有這樣一則寓言——
兩只老虎,一只在籠子里,一只在荒野中,它們都認為自己的處境不好,互相羨慕對方。一天,兩只老虎決定互換身份,可過了不久,它們都死了:一只饑餓而死,一只憂郁而死。
很多時候,我們也像這則寓言中的兩只老虎一樣,習慣注視著別人的幸福,而對自己的幸福熟視無睹,殊不知自己所擁有的卻正是別人所羨慕的。
老祖宗有一句話最能概括幸福感:“身在福中不知福”。“隔鍋的飯香,老婆是別人的好”,所謂幸??傇趧e人處,是我們最容易陷入的誤區(qū)。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誰沒有生存壓力,誰沒有生活煩惱?沒有人能坦然回答“我是幸福的”,這原本就是人性之通病。朱德庸說,幸福分成兩種,一種是看得見的幸福,一種是看不見的幸福,前者是物質的感觀,后者是精神的感受。你選擇了何種幸福,就決定了哪一種人生。但人性的不滿足,總是后悔沒選擇另一種人生,所以大部分的人永遠都無法真正享受所選擇的幸福。
其實,人生必是一種平衡,你擁有了這樣,必然會錯過那樣;你什么都想得到,結果往往會失去更多。如果你總是羨慕別人的生活而對自己的生活心存不滿,如果你總是對自己說:我討厭我的工作,討厭我的家,討厭我的朋友……那么,這就意味著你陷入了一個可怕的循環(huán),美好的事物不會來到你的身邊,幸福更會遠遠離你而去。
追回幸福主權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要清楚地知道,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強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會不期而至。因此,要有一顆安定的心,不過度,不強求,不悲觀。心安了,幸福才會款款而來。
霍金先生的故事一直被傳為美談。有一次,在學術報告結束之際,一位年輕的女記者面對這位已在輪椅里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學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無悲憫地問:“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將你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覺得幸福嗎?”這個問題顯然有些突兀和尖銳,報告廳內頓時鴉雀無聲,一片肅謐。
霍金的臉龐卻依然充滿恬靜的微笑,他用還能活動的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隨著合成器發(fā)出的標準倫敦音,寬大的投影屏上緩慢然而醒目地顯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接納自己,接納生活的不完美,是通往幸福的起點。
如果你有吃穿住,你已比世上75%的人富有。如果你有存款,錢包有現(xiàn)金,還有小零錢,你已是世上最富有的8%了。如果你早上起床,沒病沒災,你已經(jīng)比活不過這周的100萬人幸福多了。如果你從沒經(jīng)歷戰(zhàn)亂、牢獄、酷刑、饑荒,你比正身處其中的5億人幸福多了。少一些抱怨,就多些幸福。
人心簡單即幸福。幸福不在于擁有多少,而在于擁有的是不是能填滿你的心房。如果心是一個無底洞,再多的好填進去也見不到蹤影;如果心淺淺地開著,些許美好便能讓它滿滿洋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