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彥,吳香芝
(湖州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浙江 湖州313000)
學校體育場地器材是指學校的體育教學、體育訓練、體育課外體育活動以及體育競賽使用的場地和各種器具、器材和材料.它是學校體育的基本準備條件之一,是完成學校體育任務,實現學校體育目的的基本前提和物質基礎,是衡量學校體育發(fā)展程度的重要尺度,也是檢查、督導、評估、規(guī)范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早在1979年和1987年就頒布了《學校體育工作條理》《中小學建筑規(guī)范》,1995年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2005年頒布了《中小學器材配備目錄》,這些政策性文件都對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和要求.
針對當前小學體育場地器材供給方面的若干問題,本文對湖州市區(qū)13所小學的體育場地設施進行了調查,訪談了30余名老師、學者和領導.為湖州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優(yōu)化湖州市區(qū)小學體育場地器材提供依據,進而提高湖州市區(qū)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發(fā)揮作用,同時也為體育科學研究特別是學校體育理論研究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以湖州市區(qū)的愛山小學新校區(qū)和老校區(qū)、湖師附小幸福里校區(qū)和余家漾校區(qū)、東風小學東風校區(qū)和南園校區(qū)、新風小學清河校區(qū)和下塘校區(qū)、龍泉小學、月河小學、鳳凰小學、飛英小學、文苑小學的場地器材情況為研究對象.
查閱有關各地小學場地器材擁有狀況的資料,獲取關于體育場地布置、體育器材開發(fā)、體育器材使用等方面的信息.
1.2.2 問卷調查法
對湖州市區(qū)13所小學的體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問卷通過信度和效度檢驗,符合本研究的基本要求.
1.2.3 訪問法
對愛山小學、湖師附小、東風小學、新風小學等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供給現狀進行實地走訪與調查.
1.2.4 數理統計法
收集、整理實地調查獲得的資料,對問卷所回收的數據用表格建立數據庫,并進行問卷數理統計和分析.
很長時間沒人這么親熱地喊我的大名了,沙河村人只知道四眼兒張,可能早就忘記了張勝利這個名字。今天居然有人正兒八經地使用了我的大名,而且出自我們村支書李老黑之口,我心里一陣激動。
湖州市地處浙江沿海的內陸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比較高,屬于湖州市的主城區(qū),體育場地器材應該比較充足,配備較齊全.但通過調查發(fā)現,市區(qū)小學除了幾所新建學校的場地供給比較充足外,其他學校的體育場地供給并不樂觀.主要原因是學校處在市中心,占地面積無法擴大,體育場地自然也無法擴展.
表1 湖州市區(qū)小學環(huán)行跑道田徑場統計表Table 1 The track and field statistics with circular track of primary school in Huzhou urban district
調查結果顯示(見表1),湖州市區(qū)小學擁有350m 田徑場1塊、300m 田徑場4塊、250m 田徑場2塊、200m 田徑場7塊、350m 田徑場1塊、沒有一所小學建有400m 田徑場,只有湖師附小西山漾校區(qū)、飛英小學、月河小學幾所學校建有基本符合國家環(huán)行跑道的田徑場.這主要是因為湖師附小西山漾校區(qū)是2012年剛建設完工的新建學校,且地址靠近市區(qū)外圍,用地無憂,資金投入多.而其他學校屬于市區(qū)小學,用地困難,場地受限,也是湖州市區(qū)小學體育鍛煉不能達到新課標的原因之一.
表2 湖州市區(qū)小學室外球類場地統計表Table 2 Outdoor sports venues Stat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in Huzhou urban district
室外運動球場是大眾參與體育運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參加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因此室外球場是關系體育教學中球類教學質量高低的因素之一.
調查結果表明(見表2),體育場地整體分布不均勻,各個學校的體育場地分布差異比較大,體育場地偏少,體育場地不足.愛山小學新校區(qū)、湖師附小西山漾校區(qū)、新風小學清河校區(qū)場地較好,都有4個籃球場并配有排球場.從總體看,每個學?;旧隙加谢@球場、足球場和乒乓桌,而羽毛球和網球運動在學校開展少,因此打羽毛球和網球的人也比較少.
結合以上調查結果可知,由于羽毛球和網球對場地要求比較嚴格,而所調查的學校大多處于市區(qū)中心,受地理環(huán)境和資金等多方面的影響,難以實現這些場地的供給.主要原因有:學校校園總面積較小,大部分學校都處在市區(qū)中心地帶;學校資金不足,大部分學校沒有直接的經濟來源,國家的撥款遠遠不夠運動場地建設;少數學校領導對體育課的重要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把體育放到特別重要的位置.
調查發(fā)現,只有愛山小學新校區(qū)、新風小學清河校區(qū)各有一個室內籃球館,其余學校均沒有室內籃球館,東風小學東風校區(qū)有1個乒乓球館,湖師附小幸福里校區(qū)有1個羽毛球館.由此可見,整個湖州市區(qū)室內體育場館比較少,不能滿足多種體育活動的需要,部分體育項目無法開展,如果是雨天,甚至是基本的體育課也無法得到保障.
表3 湖州市區(qū)小學田徑類器材統計表Table 3 Track and Field Equipment Stat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in Huzhou urban district
國家有關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的政策性文件主要有《體育法》《中小學建筑設計規(guī)范》《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小學器材配備目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等.這些政策性文件對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的要求是:學校應當按照國家或地方制訂的各類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備標準,有計劃地逐步配備.田徑運動中的跑、跳、投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占課時量最大的教學內容,各小學每年都要舉行一次田徑運動會[3~5].
由表3可看出,湖州市區(qū)小學大部分學校田徑器材比較缺少,特別是起跑器和欄架,沒有一個小學擁有欄架和起跑器.小學體育與健康標準中規(guī)定五六年級有蹲踞式起跑的教學內容,所有起跑器應該是每個學校必備的.還有包括龍泉小學、鳳凰小學、飛英小學、文苑小學都沒有實心球,而且現有的田徑類器材大部分陳舊、破損.其主要原因有: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時等人為因素造成,以及由于資金缺乏而未能及時重新補充.所以大部分學校因田徑器材缺乏而導致未能完全按大綱的必修教材開課[6].
球類運動具有較強的對抗性、趣味性和觀賞性,具有良好的鍛煉價值,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青少年學生特別愛好的運動.小學體育與健康標準中籃球、排球、足球三大球的教學課時占整個學期教學課時的一半,可見三大球在小學體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調查結果顯示(見表4),湖州市區(qū)小學擁有較大數量的籃球、排球、足球,基本能夠滿足教學的需要,而且各學校之間沒有明顯差別,這說明湖州市區(qū)小學在現代三大球運動方面開展得比較好.但這些學校的乒乓球、羽毛球和網球數量比較少,乒乓球最多的是東風小學東風校區(qū),擁有80個乒乓球,湖師附小幸福里校區(qū)有較多的羽毛球,大部分學校沒有網球.
表4 湖州市區(qū)小學球類器材統計表Table 4 All ball’s equipment statistics of Huzhou city primary school in Huzhou urban district
通過走訪調查還發(fā)現,有幾所學校小球供給較多,這與體育特色學校建設有直接的關系,如湖師附小余家漾校區(qū)把羽毛球運動作為學校的體育教學特色項目;東風小學東風校區(qū)把乒乓球運動作為學校體育教學的特色項目,并由體育教研組自編有趣的乒乓球操,供學生大課間練習,所以基本上每個學生都會打乒乓球.
表5 湖州市區(qū)小學體操器材統計表Table 5 Gymnastics equipment Stat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in Huzhou urban district
體操具有強健筋骨、預防疾病和糾正體型的作用.小學生體操教學在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占有四分之一的課時.由此可見,國家對小學體操課的重視程度[7~8].但調查結果顯示(見表5),湖州市區(qū)小學體操器材的配備不完善,特別是山羊和跳箱,只有少數學校擁有.調查還發(fā)現,學校領導和教師普遍認為跳山羊和跳箱因為比較危險,所以在小學的體育教學中一般不會專門對此設計教學計劃,器材的供給也比較消極,只有少數學校配備小墊子40塊以上,大墊子4塊以上,若按照一個行政班級40人計算,那么意味著有些學校上一個班級的體操課時無法保證每個學生擁有1塊墊子的需求.嚴格意義上說,呼啦圈不能算是體操器械,不過現代小學體育教學中經常把呼啦圈運用進去,并且能夠取得很不錯的教學效果.湖州市區(qū)小學有6所小學配備呼啦圈,但是數量也不多,這可能是因為呼啦圈沒有定位于學校新課標的器材項目有關.
(1)湖州市區(qū)小學均擁有200m 以上田徑運動場和一定數量的室外球類場地,但是室內場館不足,人均運動場地面積偏少,沒有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對湖州市區(qū)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影響.
(2)湖州市區(qū)小學田徑、體操類器材比較缺乏,但大球類運動器材擁有量較大,基本上每個學校都擁有一定數量的籃球、足球、排球,顯示出湖州市區(qū)小學大球類運動開展較好,有些學校能根據學校場地的特點開展具有學校特色的體育教學內容,但是小球場地器材的供給嚴重不足.
(3)湖州市區(qū)小學體育經費投入偏少,且學校位置大多是在市中心,這是造成湖州市區(qū)小學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嚴重不足的直接原因.
(1)加強宣傳工作及提高領導重視程度,從執(zhí)法的高度來認識學校體育設施配置的重要性.《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中明確規(guī)定:學校應當按照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guī)定的標準配置體育場地、器材和設施,學校體育場地必須用于體育教學活動,不得挪作他用.體育場地設施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還要依靠社會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動和促進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是政府的職責.湖州市區(qū)教育行政部門,應進一步改善現有體育場地器材的運行環(huán)境,更充分合理的利用,以滿足小學體育教學的需求[9~11].
(2)設計適合學校特點的體育器材.現有的各個小學應該根據2005年頒布的《中小學體育器材配備目錄》《學校體育工作條理》,以及地方關于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的標準進行體育場地器材配備,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爭取,靈活設計本校的體育器材配備.學校應多購入符合自己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特點的輕器材,如運動場地較少的學校可購置一些短繩、長繩,使學生多多開展跳繩運動,滿足小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要求,彌補體育場地的不足.
(3)加大體育場地器材的資金投入.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資金投入量的多少決定著體育場地器材數量和質量,而體育場地器材的數量和質量的高低直接制約著小學體育課的發(fā)展[12~13].體育設施投入資金不足是湖州市區(qū)各小學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面臨的問題之一,通過增加資金的投入,使湖州市區(qū)各小學體育場地器材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在質量和數量上得以提高.
(4)加強體育場地器材的科學管理.市文化體育行政部門應嚴格要求各體育場地主管單位加強對體育場地器材的科學管理,保證體育場地器材的條件、日常養(yǎng)護、正規(guī)使用等基本管理措施.各級部門應確保本地體育場地器材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嚴禁侵占、破壞體育場地器材.
(5)鼓勵發(fā)展體育特色學校.小學體育特色學校是我國體育教育部門非常關注的部分,湖州市區(qū)各小學應充分發(fā)揮現有體育場地器材和教師資源的作用,爭取成為體育特色學校,爭取獲得政府和體育教育部們的資金幫助,進而對學校體育器材的數量與質量進行擴充[14~15].
(6)鼓勵自己制作簡易體育器材.各個學校除了學校自己配備的體育器材外,應該積極發(fā)動學生制作一些簡單的體育器材,自制體育器材既可以開發(fā)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懂得自給自足,又可以為小學體育課、課外活動和體育訓練提供器材支持,彌補學校體育器材的不足,如制作紙球、沙包等.
[1]楊貴仁.中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的重大改革——《中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國家標準)開始實施[J].中國學校體育,2006(3):196-199.
[2]徐忠,許良,唐云虹.我國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現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以重慶市中小學為例[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2):35.
[3]韓永君,蘆平生.甘肅省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現狀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19(5):103-105.
[4]周興旺.西安市中小學體育場地設施現狀與對策研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05,11(6):11-13.
[5]丁長有.淺析農村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的利用與開發(fā)[J].網絡財富,2010(5):43.
[6]黃銀華,關海濤.湖北省體育場地設施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12(2):12-13.
[7]葉加寶,徐本力.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天津體育科學學院學報,2001,16(8):45-49.
[8]孫仲春.國內外學校體育設施的比較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5,23(4):15-18.
[9]武冠宇.學校體育活動場地設施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科學研究,2002,20(3):23-24.
[10]李偉,翁惠根.關于我省普通高校體育場地現狀的分析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1998,20(2):38-41.
[11]韋毅.體育教學中場地的布置與器材使用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10):85.
[12]馬勤.石河子市區(qū)學校體育器材的開發(fā)現狀與對策[J].中國學校體育,2011(8):76-77.
[13]董諄,韋德良.河南省城鎮(zhèn)中小學體育活動場地的調查與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7):78-79.
[14]袁立新.農村地區(qū)學校體育器材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6):86-88.
[15]辛斌,沈建峰.川、陜、渝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08(11):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