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曉東 陳曉輝 黃 坤 盧思源 盧泓方
1.中國石化北京天然氣分公司,北京 100029;
2.中國石油昆侖燃氣西南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23;
3.西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四川 成都 610500
天然氣廣泛采用管道輸送。 應根據(jù)輸氣量的需求選擇不同管徑的管道。 研究表明,不同管徑的管道承受載荷的能力不同,由壓力、溫度等因素引起的應力值改變量也不相同。 使用應力分析軟件CAESARⅡ對不同管徑的管道進行應力分析, 通過改變溫度和壓力,得出不同管徑管道應力的主要影響因素,為管道的設計和施工提供安全依據(jù)[1]。
管道承受的基本應力包括環(huán)向應力、 軸向應力、剪應力和徑向應力,見圖1。 環(huán)向應力由內壓引起,方向垂直于軸向,平行于管壁圓周的切線。 軸向應力是平行于管軸的正應力,包括由作用于管道的軸向力引起的管子軸向正應力、由內壓引起的軸向應力以及彎曲引起的軸向應力。 剪應力是作用在與材料晶體結構平面相平行的方向,并且可能使晶體相毗鄰的平面相互產生滑動趨勢的多種載荷。 徑向應力由內壓引起,方向平行于管子半徑[2]。
圖1 管道應力示意圖
根據(jù)應力基本特征, 將應力劃分為一次應力、二次應力和操作應力:一次應力是由外載荷作用在管道內部產生的正應力或剪應力,無自限性,主要引起塑性破壞;二次應力是管道的變形受約束產生的正應力或剪應力,具有自限性和局部性,主要引起疲勞破壞;操作應力是由于載荷、結構形狀的局部突變引起局部應力集中的最高應力值,它是脆性斷裂和疲勞破壞的原因。
為了保證管件的強度安全,危險點處最大工作應力不允許達到(或接近)材料的極限應力。 因此,在設計管件強度時,不能以操作應力是否到達極限應力值來判斷管件是否安全, 而應在管件極限應力的范圍內,規(guī)定一個許用應力[σ]作為衡量管件是否滿足強度要求的依據(jù)。 管道由于熱脹冷縮、曲率發(fā)生突變、端點附加位移或受到約束,會產生相應的軸力、剪力、彎矩和扭矩,應力計算后需進行一次應力、二次應力和操作應力的校核。 管道一次應力值不得超過設計溫度下管材的許用應力值;管道二次應力值不得超過許用應力范圍; 操作應力即σL與σE之和σOPE應滿足σL+σE≤σs[3]。
校核用計算公式:
式中: [σ]為管材的許用應力,MPa;F 為不同地區(qū)強度設計系數(shù);φ 為焊縫系數(shù);σL為由壓力引起的縱向應力與重力、風荷載等外載在管道中產生的縱向彎曲應力之和,MPa;σE為二次應力,MPa;σa為許用應力范圍;σc為管材在20 ℃時的許用應力,MPa;σa為管道材料標準中規(guī)定的最小屈服強度,MPa;σb為載荷變化引起的彎曲應力范圍; σOPE為操作應力,MPa; f為預期壽命內,考慮循環(huán)總次數(shù)影響的許用應力范圍減少系數(shù)。
CAESAR Ⅱ軟件的校核方法是依據(jù)美國ASME B31.8 Gas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Piping Systems(氣體輸送和分配管道系統(tǒng)), 其對管道應力的分類、校核及執(zhí)行標準都與國內管道設計規(guī)范要求相類似,不同的是管道校核許用應力采用的是管材許用應力值的90%[4]。
使用管道應力分析軟件CAESAR Ⅱ對管道進行應力分析,模型的建立包括管系輸入、覆土模型的建立及定義組合工況[5-6]。
管系輸入是進行靜力分析的基礎,包括輸入管道參數(shù)、空間走向、外界條件、管材參數(shù)、約束條件及管內介質參數(shù)。
覆土模型的建立包括輸入土壤密度、 摩擦系數(shù)、壓實系數(shù)、土壤埋入深度、入土點與出土點的選擇及定義各管段的土壤模型等。
研究溫度、 壓力對不同管徑管道應力的影響,忽略風載、地震等因素,只考慮自重、溫度和壓力,故管道的操作應力工況組合為:
式中:W 為自重應力載荷,MPa;T 為溫度應力載荷,MPa;P 為壓應力載荷,MPa。
操作工況是指載荷、結構形狀的局部突變而引起的局部應力集中的最高應力值。
為了探究溫度、壓力對不同管徑管道應力的影響情況,選取一系列管徑的管道,通過改變管道運行的溫度和壓力,對比運行條件改變前后的應力比率變化大小,得出溫度、壓力對不同管徑管道的變化規(guī)律。
設計一段直管段,管道總長度約1 000 m,研究模型的起點和終點分別設置固定支墩1、2, 用以截斷研究對象以外管道對模型的影響。 根據(jù)英國Cambridge M.G 工程的資料,采用X80 鋼Φ1 219×14.3 mm 的管道,根據(jù)等強度原則,選取一系列管徑的管道,參數(shù)見表1[7-9]。 土壤參數(shù)見表2,建立的管道走向示意圖見圖2。 由于輸氣管道輸送溫度變化范圍較大,故實驗分為兩組, 第一組實驗基準溫度為20 ℃常溫,管道運行狀態(tài)1 的工作條件為20 ℃、10 MPa,狀態(tài)2相對狀態(tài)1 壓力不變,溫度上升至30 ℃,狀態(tài)3 相對狀態(tài)1 溫度不變,壓力上升至12 MPa;第二組實驗基準溫度為較高溫度50 ℃,管道運行狀態(tài)4 的工作條件為50 ℃、10 MPa, 狀態(tài)5 相對狀態(tài)4 壓力不變,溫度上升至60 ℃,狀態(tài)6 相對狀態(tài)4 溫度不變,壓力上升至12 MPa,見表3。 地區(qū)等級為1 級,設計系數(shù)F 為0.72。
表1 各管徑管道參數(shù)
對常溫(第一組)和高溫(第二組)工作狀態(tài)下幾種管徑的管道進行應力分析見圖3,將分析結果匯總,見表4~5, 并將第一組實驗狀態(tài)1~3 下管道平均應力比率的改變值繪制折線圖進行線性分析,見圖4~5,第二組實驗狀態(tài)4~6 下管道平均應力比率的改變值繪制折線圖進行線性分析,見圖6~7。
表2 土壤參數(shù)
表3 六種管道運行狀態(tài)
圖2 管道走向示意圖
圖3 管道應力分析示意圖
表4 運行狀態(tài)下管道的平均應力比率對比(第一組)
表5 運行狀態(tài)下管道的平均應力比率對比(第二組)
圖4 常溫下由溫度升高引起的各管徑管道平均應力比率變化情況
圖5 常溫下由壓力增大引起的各管徑管道平均應力比率變化情況
圖6 高溫下由溫度升高引起的各管徑管道平均應力比率變化情況
圖7 高溫下由壓力增大引起的各管徑管道平均應力比率變化情況
通過對常溫和高溫下各管徑管道的應力分析,得出隨著溫度或壓力的升高,管道平均應力比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0-11]。 隨著管徑的增加,溫度對管道應力的影響逐漸增大,而壓力對管道應力的影響逐漸減小。
使用應力分析軟件CAESAR Ⅱ對不同管徑管道進行應力分析,通過改變管道運行的操作條件(溫度、壓力),對比分析結果,得出輸氣管道隨溫度或壓力的升高,管道應力有所增大,且隨著管徑的增加,管道應力受溫度的影響逐漸增大, 受壓力的影響逐漸減小。在管道工程設計中, 確定管道的壁厚和適用條件,需考慮溫度和壓力對不同管徑管道的影響,特別是對晝夜溫差、壓差較大的地區(qū),需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保障輸氣管道設計的合理性及其運行安全。
[1]GB 50251-2003,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guī)范[S].
[2] 唐永進. 壓力管道應力分析(第1 版)[M]. 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3.11-24.
[3]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 石油地面工程設計手冊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設計[M]. 東營: 石油大學出版社,1995.153-157.
[4] ASME B31.8-2010,Ga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iping Systems[S].
[5] 黃 坤,吳世娟,盧泓方,等. 沿坡敷設輸氣管道應力分析[J]. 天然氣與石油,2012,30(4):1-4.
[6] 吳曉南,鮮 燕,劉源海,等. 清管過程中隧道內輸氣管道內應力分析[J]. 天然氣與石油,2012,30(2):1-3.
[7]GB 50316-2000,工業(yè)金屬管道設計規(guī)范[S].
[8] 王茂堂,何 瑩,王 麗,等. 西氣東輸二線X80 級管線鋼的開發(fā)和應用[J]. 電焊機,2009,39(5):6-14.
[9]GB/T 9711.1-1997, 石油天然氣工業(yè)輸送鋼管交貨技術條件第1 部分:A 級鋼管[S].
[10] 王軍平.CAESAR Ⅱ軟件在油田工藝設計中的應用[J]. 石油規(guī)劃設計,2002,13(2):26.
[11] 方 立. 用CAESAR Ⅱ軟件進行管道應力計算的幾個問題探討[J]. 化工設備與管道,2004,41(6):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