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小雨
《世事天機》楊志鵬著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3年5月版39.80元
30年前,中國沒有官場小說,只有永遠風趣機智的首長和從來憨厚樸實的群眾,偶爾一兩個壞人出來搗亂,也是壞得不摻一點水、壞得寫在臉上,供人唾棄。
上世紀80年代有了所謂“大廠文學”。國營工廠的廠長和書記們不是官僚,也不是企業(yè)家,而是一群想方設法帶領企業(yè)完成計劃任務的經(jīng)理人。至于給主角制造障礙的“反面人物”,也只是思想有些僵化,“對改革開放的精神沒有吃透,步子邁得不夠大”。
到了21世紀,官場小說一下子開始泛濫,而且徹底拋棄了懲惡揚善的所謂引導作用。官場被描寫成一個你死我活的角斗場,各類人物在里面撕咬搏斗。
兩者之間的90年代,倒像是一段被遺忘的故事。
《世事天機》便是一本將背景設置在90年代的官場小說,寫的是90年代的官員、90年代的企業(yè)家。
歷史研究往往有宏大敘事的情懷,文學家的表達則能帶給讀者更多細微的感觸。
在作者筆下,90年代的官場和商場與前十年和后十年都有明顯的不同。他們之前的國營廠長、經(jīng)理不用考慮市場和競爭;他們之后的官商則已經(jīng)有了在海外大肆并購的資本,對財富和權力的爭奪很是瘋狂。而90年的官場失去了計劃經(jīng)濟的庇護,又初次見識海外的發(fā)達和奢華?!罢猩桃Y”,這四個字成為他們的唯一目標,甚至是唯一信仰。
90年代的官場是缺乏“理論自信”的。在小說中,主人公在國外談及中國報紙的喉舌作用時,村辦事處書記在談及征地拆遷時,在合作過程中中方瞞著外方變動合同時,都以“國情文化不同”來解釋。他們不愿深入討論任何對錯問題,而只是強調一點:先把資金引進來,讓當?shù)匕l(fā)展起來再說。
小說中人固然也貪婪、好色、爭權奪勢,但與21世紀的官場小說不同,他們的貪婪中還夾雜一絲真誠,他們真的承認中國很落后,真的認為引來外資是唯一的出路,真的相信自己的腐敗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潤滑劑”?!秶恰防锓进櫇u評價李梅亭說:“我寧愿他好色,還算有點人味”,用來形容90年代的官場倒是頗為合適,被野心和理想驅使的貪婪至少要好過漫無目的的作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