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東
如何與你討厭的人一起工作?
◎王曉東
有些人的為人處事或工作方式讓你特別反感,但在工作中你也不可避免地要與之打交道。我們?yōu)樽x者遴選了9種最令人討厭的同事類型,并且給出了應對策略。
討厭類型:油泥鰍
在職場中,有不少人,簡直是屬泥鰍的,滑不留手,推卸責任一流。無論交代他什么樣的工作,無論多么簡單的事情,他總有推脫的理由;也無論多么緊急的項目,他總有拖延的借口……只要你和他們協(xié)作工作,順利了還好,搞砸了的話,他幾句話就能把責任推到你的頭上,好像他是多么努力完成這個case,偏偏遇到了“豬一樣的隊友”,他就無力回天了。于是最后他成了悲劇英雄,你成了罪人。
《職場》支招:
①與他們協(xié)作時,每個人負責的部分必須明確,時間、內容等要求要講清楚,最好“愉快”地制定一個流程表格打印下來,以此為證據(jù)。
②適時地提醒他工作的流程,除去不可抗力的理由外,溫和而堅決地表達出“他應該完成某一部分內容”。
③如果他們真的遇到問題,除非嚴重影響到整個任務完成的期限,不要把事情主動攬過來,以防止你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兒,形成“慣性”。
④跟Leader定期匯報,把每個人每一部分做到什么程度匯報一下,Leader都是明眼人,一定會看出問題,做應該的安排;或者直接請Leader重新協(xié)調工作分配,以達成工作目標優(yōu)先的目的。
⑤養(yǎng)成工作要點做記錄的習慣,如果他們試圖把過錯推給別人,你只需按照自己的工作流程做解釋就夠了。
討厭類型:祥林嫂
人處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些對前途悲觀的人、談話以我為主的人,往往將他們的不幸、苦惱和憂慮當做談話的主題。他們不斷地大訴苦水,接連地唉聲嘆氣,使交談的人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如果仔細分析一下唉聲嘆氣者所說的不如意之事,就會知道,這些事可能非常普通、并不那么凄慘,但唉聲嘆氣者卻將自己的境遇說得非常非常地嚴重。
《職場》支招:
①花幾分鐘時間聽他們說,同情他們所遭遇的情況或情緒,再幫助他們看到正面的東西;或是把焦點拉回到工作,很實際地問他們:“對啊,有些事就是不合理,可是我們現(xiàn)在能怎么做?我們有其他的機會嗎?”引導他思考解決方案,而不是只有抱怨。
②如果還有些私人交情,在聽他抱怨,同情他之外,不妨適度反映一下你真實的感受,告訴他:“喔,我聽你講久了,也覺得好憂郁,你一定也很難過,想不想做點改變?”
③如果沒有什么交情,也無法招架或鼓勵他們,不妨刻意避開(避免自己成為長期的垃圾桶),久而久之,他們得不到共鳴,就不會再來找你了。
討厭類型:笑面虎
在你面前,他能讓你覺得如沐春風,但為達到某種目的,他們可以用離間去挑撥同事間的感情,制造不和,好從中取利。在你面前講一套,在別人面前又說另一套。在你面前對你好,但是在別人的面前就出賣你,說你的不是。他們喜歡套你話,之后就說是你講的,連你不同意的看法,他都可以說是你說的!他們就有如兩頭蛇,言行不一,講一套做一套,是最會見風使舵的主。
《職場》支招:
①不要說正經的事,多說些無關緊話,如“今天天氣很好”的話就可以了。他如果發(fā)牢騷抱怨公司的種種弊端,或是議論別人的短長,即使與你心中所思一拍即合,你也不能與之知音識曲,這時你最好把話題岔開。否則,日后這些話會被他添油加醋地傳出去,說成是你的意見,叫你解釋不清,有苦難言。
②交往只限于公事。一切與他有關之公事決策匯報均要召開會議,并請來有關人等出席;其他公事上的情報則一律采取避而不談的策略,個人私隱甚至其他同事等是非一概守口如瓶。
討厭類型:小喇叭
在任何時候,小喇叭廣播都會讓人討厭。但這樣的人永遠都少不了,職場上那些喜歡講是非、傳八卦、中傷他人的家伙,往往讓人防不勝防。雖然講八卦、傳八卦反映了人的天性,可以滿足內心窺探別人隱私、評點他人短長的欲望,但八卦講久了,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是非之地。
如果身邊有這樣的同事,真是件郁悶的事。工作間里一些小打小鬧式的玩笑無傷大雅,但要警惕它們發(fā)展成為令人望而生畏的閑話乃至傷人的謠言。很多不懂得三思而后語的人無意中成了各種流言的推波助瀾者。
《職場》支招:
①少跟愛講八卦的同事在一起聊天、交換信息。一來不讓自己成為八卦轉運站,二來也不會讓個人的隱私傳播出去。不要諷刺他或者阻止他,只要表示出你并不感興趣就可以了。
②如果有同事散布你的是非,最好當面質問傳話者,這樣可以有效地撲滅流言和中傷:一方面給對方解釋的機會,另一方面,也為自己澄清事實。喜歡傳播八卦的人,要么并無惡意,只是享受傳播信息的成就感,要么是膽小不自信,只喜歡背后做小動作,大部分人出于面子原因,不想搞得大家尷尬,以為遠離就能改變,但這樣反而助長了八卦者的氣焰,直接讓對方知道你對于被傳播的堅決反感的態(tài)度,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討厭類型:愛斗雞
職場中有競爭,這是必然,但是有一種人,即使在和你協(xié)作的過程中,也始終記得和你比較,無論是獎金,還是你所得的功勞?;蛘哒J為自己高人一等,長你一籌,無所不通,無事不能,他自己以真理的化身自居,無論問題是西瓜之大,還是芝麻之小,他都會以誓死捍衛(wèi)真理的氣概與你針鋒相對,氣勢咄咄逼人。有些時候,這會讓你感到束手束腳,你的工作進行得順利了,你得顧及到他的腳步,不然你就會感到他的敵意。
《職場》支招:
①如果是良性的競爭,不妨從提高自己的角度,正面接受,且與之互動及學習。
②如果競爭一直讓自己感到困擾或不安,萬一對方斗性很強,不妨先退讓一步,因為在職場是看長期表現(xiàn),而不是短期的爭斗。那種腦里沒有讓大家雙贏概念,只想到自己要拿到全部的人,無法在職場長期生存,早晚會受到其他同事排斥。
討厭類型:指揮棒
這類人似乎擁有天生的優(yōu)越感。在公司里,即便他和你一樣只是小兵一枚,他也儼然覺得掌握了世界上所有的真理和真相,對你頤指氣使,品頭論足;若是他擁有一定的職務或特權,那么這個職務和特權一定會讓他自以為是的優(yōu)越感如虎添翼。
《職場》支招:
①說教者雖然令人生厭,但他們有的人確實能說到點兒上。所以要正面地去看待別人的說教——是你可以吸取其中有益的;二是認認真真地傾聽,會使他覺得異常高興,這對增進情誼有好處。
②如果他是你的領導,但不妨先看看,他挑剔的背后的動機是什么?是他自己對工作就要求很高,還是他要藉此來打擊別人?如果他是個就事論事的人,不妨欣然接受對方的批評和建議,了解他們對工作的要求水準,讓他們知道你其實是可以信賴的。
③隨時告知他們工作的進度與狀況,必要時詢問他們的意見,這樣讓他知道你很看重他的指導。當然,這種學習后一定要有進步,如果你不斷地重復詢問一樣的問題,Lader會眼中懷疑你的學習能力。
④如果你不小心犯了錯,也要讓他們知道你會從這個錯誤中學習,不會一再重蹈覆轍。
⑤詢問他們事情最糟的狀況是什么,可以幫助他們了解結果通常不會像他們想象的那么糟。
討厭類型:火藥桶
職場中可能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人不壞,工作也很努力,但就是脾氣不太好,說話直來直去,碰到看不慣的人或事,他們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場就會發(fā)作,可能不會看場合,也不會考慮后果,對旁人大吼大叫,或是狂打電話,只求宣泄自己抓狂的情緒。因此會影響同事之間的關系以及合作伙伴對他的印象。
《職場》支招:
碰到EQ差的火藥庫,特別要保持冷靜,不要受他們影響,忽略他們發(fā)出的負面情緒。更不要因此覺得受傷害,認為他是沖著你個人而來。多觀察他們的行為,會發(fā)現(xiàn)他們對很多人都有類似反應。
①同事情緒失控時,最應該用運用“半小時后再發(fā)火”的哲學,如果你遇到發(fā)火的同事,禮貌地說一句:“對不起,我想去趟洗手間,等一下我們再談?!笨傊?,及時離開現(xiàn)場,可以讓你遠離風暴、平復心情。
②如果不是面對面的沖突,而是收到火藥桶憤怒情緒的E-mail或簡訊,也不要立刻沖動地回復,與之共舞。因為事后通常會很懊悔自己跟對方一樣沖動,而且電子文件很容易被轉寄或傳閱,留下更多后遺癥。較理想的處理方法是隔幾個小時或一兩天,等自己較冷靜時,再用中性不帶情緒的字眼回復,冷靜描述你的意見,減少對方再次抓狂的機會。
③面對他們的情緒失控,不要也被撩起情緒,應以冷靜、客觀的態(tài)度響應,陳述事實即可,不需辯解。
討厭類型:鐵算盤
非常明確地表明:“做這件事對我有什么好處?會有我的利益嗎?不然我才沒興趣,花力氣做這種又不是我該做的事,太吃虧了,下次這種事別找我,要做你自己去做?!?/p>
《職場》支招:
既然他唯利是圖,那自然就要以利待之。
①對于不是他們分內的工作,他們有權利拒絕,你必須先有這樣的認知,也不用對此生氣或感到挫折。
②他們對于是不是自己分內工作自有一套解讀的方式,你最好也弄清楚,讓彼此有相同的認知。
③真的需要他們幫忙額外的工作時,不要用命令的語氣,而應該讓他們知道你是真誠地請求他們協(xié)助。不妨提出雙邊交易,例如這次你幫我這件事,我可以幫你另外那件事,感謝他們也激勵他們。
討厭類型:馬屁精
可以說幾乎所有人都見識過這類人,開大會的時候永遠坐在第一排;集體會餐的時候就算把自己喝得七葷八素,也得跟領導推杯換盞;時時在伺機捕捉任何一個能趨炎附勢、令自己一步登天的機會。人往高處走,這是一種普遍心態(tài),可怕的是“馬屁精”中有一種人,他通過踩扁身邊的人,來達到自己高升的目的。他有很多花招可耍,或者打小報告,故意貶低你,或者直截了當?shù)卦谏纤久媲耙汶y堪,領導訓斥你的時候,他會微笑著充當“敲鑼邊”者,讓你猝不及防,瞬間變成個胡言亂語的大白癡。
《職場》支招:
①他會打小報告,造成領導對你的成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找領導當面把事情講清楚,增加彼此間的交流?,F(xiàn)如今,大家的智力都差不多,誰也沒法左右別人。如果真的遇上這種事,用事實說話,流言自會不攻而破的。
②如果他當著領導讓你下不來臺,不要覺得壓力大而應立即正面回答問題,繞開他的陷阱,但也不要顧左右而言其他,因為他會窮追不舍,面對這種尖銳的難題,幽默可能是最好的防御。
(摘自《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