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改的影響下,英語教師要對新時期的英語教學有所反思和改進,并結合實際在教學中融入生活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對英語課程的任務是這樣描述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庇纱?,我們不難看出、興趣、習慣、策略和合作是我們培養(yǎng)孩子綜合能力的基礎,分地體現(xiàn)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思想。那么,就要求教師要改變以前那些守舊的教學方法來適應新理念下的教學改革挑戰(zhàn)。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那么交際就離不開生活,為什么不把生活中的情境帶到學習中來呢?有了這樣的疑問,我便開始摸索、試探,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充分利用教學媒體和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營造一個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踐語言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交際的欲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這一點,在我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比如,在講模塊3 UNIT 2 Healthy eating 時,多數(shù)講的都是和健康飲食有關的信息,我通過讓學生觀察生活,讓他們主動去學習一些新的詞匯和句式,并且給他們一段關于烹飪番茄炒蛋的視頻,讓他們注意觀察,并結合自己所學習的知識,用英語描述所看到的內容,這能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展示自己說的才華,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增強了自信。這樣要比讓孩子們讀課文,再去找重點句子給予分析和講解要好得多。我這樣的做法在教研組里得到大家的好評,領導還鼓勵大家都要這樣: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處理枯燥無味的課文。
相對于課文來講,詞匯的講解就有點麻煩了,因為它不像課文那樣還有內容。傳統(tǒng)講解詞匯的方法就是翻開書本,學生看著單詞表,老師領讀幾遍,把他們的本意講一遍,再找?guī)讉€句子讓孩子們翻譯一下。當然這種教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學得比較沉默,沒有興趣,提不起精神。如果在講解的過程中能夠給孩子們足夠的空間去主宰他要學的東西,效果會不會更好呢?比如,在學單詞的過程中,先讓大家自己讀一下,然后老師再糾正個別的錯誤,這樣能加深記憶,而且也能因學生的差異來確定語音重點;再說講解,我摒棄了以往教師給出例句的形式,在確定了語音的準確性之后,我讓學生運用當節(jié)課所學的新詞匯,自己說出或者寫出幾個句子,即使是很簡單的也要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做,孩子們能夠對自我的能力得到肯定,并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有利于接下來的學習和理解。
在英語教學中,可能讓很多老師頭疼的就是寫作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很差。面對這樣的狀況,我查閱了很多資料,發(fā)現(xiàn)一些外籍教師的教學方法很好。比如,給學生圖片讓他們寫幾個句子進行描述。開始他們只能說出一些簡單句,那我就讓他們每個人都說簡單句,我分別都寫在黑板上,然后給他們時間思考,讓他們把這些簡單句組合成復合句。開始的時候,做起來也是很難的,經常出錯,還不自信。但練的多了,也就應對自如了。這樣,我們就把難句和圖片、情境有機地結合起來了,讓學生想忘都難哦。
總之,就是在這樣不斷地摸索、總結中,我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努力,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情境教學運用于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積極地學習,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教學效率,做到了學以致用,增強了學生學習語言的信心。
作者簡介:李文芝(1967-),吉林大安市,吉林省大安市第二中學教師,中學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