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剛 曹明月
【摘 要】關(guān)于建筑行業(yè)滲漏已經(jīng)是通病,如何預(yù)防或者運用有效措施控制是本人一直關(guān)注的問題,本文提出一些自己的抗?jié)B堵漏施工幾個要點供大家參考。
【關(guān)鍵詞】建筑;抗?jié)B堵漏施工
1.孔眼滲漏水的抗?jié)B堵漏
(1)直接快速堵塞法一般在水壓較小孔洞不大的情況下采用。操作時先根據(jù)滲漏水的具體情況,以漏水點為圓心剔槽,槽壁與基面必須垂直,不能剔成上大下小的楔形槽。用水將槽沖洗干凈,隨即將配合比為1:0.6的水泥水玻璃膠漿捻成與槽直徑相近的圓錐體,待膠漿開始凝固時,迅速將膠漿用力堵塞進槽內(nèi),使膠漿與槽壁緊密結(jié)合,同時將槽孔周圍擦干,撒上干水泥,檢查是否有滲水現(xiàn)象。待堵塞嚴密,無滲水現(xiàn)象時,再在膠漿表面抹素灰和水泥砂漿各一層,并將砂槳表面掃毛,待砂漿有一定強度后,再在其上做防水層。如發(fā)現(xiàn)堵塞不嚴,應(yīng)將原有堵塞膠漿剔除,重新按上述方法堵塞。
(2)木楔堵塞法一般在水壓較高,漏水孔洞不大時采用。操作方法是將漏水處孔洞清理干凈,用與孔眼大致相等的圓木楔(涂浸瀝青)打入孔眼,并用鉛油棉絲塞緊圓木四周,使其漏水量盡可能減小。然后用水泥水玻璃膠漿封堵圓木楔四周。木楔打入孔眼的上端,應(yīng)低于基層表面30cm。待水止住后,用1:2防水砂漿把楔頂上部填實,隨即在整個孔眼表面掃毛,待砂漿達到一定強度,再在其上做防水層。對于水壓較大、孔洞較大、漏水量大的滲漏情況,宜采用灌漿材料進行堵漏。
2.裂縫滲漏水的抗?jié)B堵漏收縮裂紋和結(jié)構(gòu)變形出現(xiàn)裂縫滲漏水,均屬于裂縫滲漏水。其修堵方法可根據(jù)水壓大小采用不同的方法
(1)快速直接堵塞法適用水壓較小的慢、快和急流滲漏水。操作時,沿裂縫剔八字形槽,深10~30mm,寬15~50mm,并將槽清洗干凈。把拌和好的水泥膠泥捻成條形,待膠泥將要凝固時,迅速壓填入槽中,并用拇指向槽內(nèi)及四周邊緣擠壓密實。若裂縫過長,可分段修堵,但膠泥間的接槎要呈反八字形相接,并用力擠壓密實。堵完經(jīng)檢查無漏水后,再抹素灰、水灰砂漿各一層,并將表面掃毛。待砂漿凝固后,再做防水層。
(2)下線增漏法適用于水壓較大的慢、快滲漏水。操作方法是先按“快速直接堵漏法”沿裂縫剔槽,在槽底沿裂縫放一小繩,繩長200~300mm。然后把要凝固的膠泥填壓于放繩的槽內(nèi),并迅速將邊緣壓實,隨即將繩子抽出,再壓實一次,使漏水順孔流出。對較長的裂縫可分段逐次堵塞,每段長約100~150mm,每段間留加寬空隙。在騰空隙處,用裹上膠泥的釘子待膠泥將要凝固時插入空隙中,并迅速把膠泥(漿)往釘子的四周空隙壓實,同時轉(zhuǎn)動釘子并立即拔出,使水順釘孔流出。然后沿槽抹素灰、水泥砂漿各一層并掃毛,待凝固后,再按孔眼滲漏水的處理方法堵住釘孔,隨后進行防水層施工。
(3)下半圓鐵用管引水堵漏法適用于水壓較大的急流滲漏水。操作時,沿滲漏水縫剔八字形槽,尺寸可視水量大小而定,彎曲后的寬度與槽寬相等,將半圓鐵片連續(xù)排放卡于槽底,便于把膠管或塑料管插入,起引水作用。插管要用膠泥穩(wěn)住,然后用膠泥分段堵塞,僅留出插管部位的空隙。堵塞經(jīng)檢查無漏水后,在沿槽的膠泥上抹素灰和水泥砂漿各一層并掃毛。待砂漿凝固后,再按孔眼滲漏水的處理方法堵住管孔,隨后與其它部位一起做好防水層。有條件時,亦可采用灌漿法。
3.大面積滲漏水的抗?jié)B堵漏
(1)氯化鐵防水砂漿抹面基層清理工作同五層抹面做法。結(jié)合層抹防水素漿2~3mm厚,隨即抹防水砂漿。防水砂漿操作采用底層與面層兩遍做法,底層厚1.0~1.2cm,分兩次抹完,每次0.5~0.6cm,并用木抹子搓一下,分兩次抹,每次0.5~0.65cm。在底層初凝后再抹面層,在面層砂漿終凝前用鐵抹子壓實。砂漿抹完8~12h后,采取噴水養(yǎng)護或用濕草袋覆蓋。在24h后,即可大量澆水養(yǎng)護,務(wù)使砂漿保持潮濕狀態(tài),養(yǎng)護期一般14d以上。
(2)環(huán)氧煤焦油涂料環(huán)氧煤焦油涂料適于修補大面積滲漏,如混凝土表面微細裂縫和混凝土不密實造成的滲水。涂料一般涂刷在迎水面,或潮濕基層上,效果較顯著。此種涂料共需涂刷三次,其中底層配方涂刷一次,面層配方涂刷兩次。欲涂刷的混凝土基層如有蜂窩麻面和孔洞,應(yīng)采用1:2水泥砂漿抹平。
(3)環(huán)氧粘貼玻璃布環(huán)氧粘貼玻璃布適合修補片漏,一般做在迎水面上。該種方法既可做在混凝土干燥面層上,也可做在?昆凝土潮濕面層上,但不宜用于有滲漏水的情況。該種防水層不宜太厚,一般1.5mm。環(huán)氧粘貼玻璃布要做在平整堅實的混凝土基層上,如混凝土基層有蜂窩、麻面、孔洞等情況,應(yīng)用1:2水泥砂漿抹平。對于一般混凝土基層需鑿去表面松動部分,或用鋼絲刷將表面浮層去掉,并用壓力水沖凈。
4.化學(xué)灌漿堵漏
(1)灌漿工藝灌漿工藝有雙液灌漿及單液灌漿兩種。雙液灌漿系采用兩個壓力泵加壓,使甲、乙溶液通過各自的管路進入混合器,混合均勻后再壓入滲水縫隙。單液灌漿僅需一套壓漿系統(tǒng),通過壓力泵加壓后,把漿液直接壓入漏水縫隙,因此單液灌漿工藝簡單,而雙液灌漿具有易于控制凝結(jié)時間等優(yōu)點。當(dāng)有條件采用壓縮空氣時,聚氨脂環(huán)氧單液灌漿可用壓漿桶,將壓縮至氣直接通入壓漿桶,并將出漿管接入中的鋼管即可,這比使用手壓泵操作方便。
(2)鑿縫充填法堵漏步驟將裂縫兩側(cè)混凝土剔成溝槽并處理干凈,裂縫深度比較大時,沿裂縫將混凝土鑿成“V”形槽,一般干裂縫槽口寬為80~100mm,槽深50mm,涌水裂縫槽口為100~150mm,深度為80mm,“U”形槽,槽口寬為50~60mm,底寬40mm,槽深80mm。鑿縫剔槽后應(yīng)認真清洗檢查,不見浮灰。槽底嵌入一條PC泡沫條,縫的兩端布好注漿管和出氣管,用速凝凈槳進行封槽埋管,速凝凈漿的厚度在“V”形槽內(nèi)為70mm,“U”形槽內(nèi)為40mm,檢查鑿縫剔槽、封槽埋管后的質(zhì)量,不容許有滲水現(xiàn)象。用手壓泵壓漿,用壓力表測試裂縫的進漿量和注漿壓力。注漿壓力控制在0.3MPa,注漿流量控制在0.5kg/m,注漿量根據(jù)裂縫長度、裂縫實際寬度、混凝土厚度、滲透擴散系數(shù)和漿液損失情況在現(xiàn)場確定,一般以漿液從裂縫或出氣管流出為止,然后將進漿管和出氣管扎緊封住。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