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娟 張 杰
患兒女,2歲,因頸部皮疹、聲音嘶啞1個月余,咳嗽、氣促7 d入院。患兒有佩戴毛線裝飾品史。體格檢查:頸部見一圈紅色瘢痕樣改變,無出血、結節(jié)、氣腫。上消化道造影未見明顯異常。胸部CT示雙肺斑片狀影,右肺中葉及左肺下葉部分實變。胸廓入口水平氣管局部稍狹窄,余氣管、支氣管通暢。頸部超聲示完整的環(huán)形強回聲帶,位于甲狀腺中部水平橫貫氣管中后2/3處,緊貼并壓迫兩側頸總動脈、頸靜脈,以右側為甚,未影響食管,雙側頸內靜脈見血栓。超聲診斷:①頸部環(huán)狀異物(圖1A);②異物橫貫氣管;③雙側頸內靜脈血栓形成;④頸部軟組織損傷。纖維支氣管鏡檢示聲門活動差,聲門口張開2~3 mm,不能完全閉合。進入氣管后2 cm可見一白色異物鄰近氣管背側1/3處,隆突上約8~10 cm(聲門下2~3 cm)可見一似白色麻線樣物質橫跨氣管,與氣管合成一體,該線有張力、固定。遂行頸部瘢痕松解探查術+支氣管鏡檢及異物取出術,手術結果示異物為長約12 cm的橡皮筋(圖1B)。
圖1 A.異物(箭)位于甲狀腺水平橫貫氣管中后2/3處;B.手術取出的異物。Tr.氣管;Th.甲狀腺;CCA.頸總動脈
患兒頸部皮疹時間長,伴有聲嘶、干咳、氣促。體格檢查時頸部改變已基本形成瘢痕。超聲檢查提示異物并橫貫氣管,且雙側頸內靜脈已有血栓形成,進一步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外科手術明確診斷,與超聲診斷相符。超聲診斷軟組織異物的敏感度和特異度較高,王敏等[1]采用超聲發(fā)現闌尾切口處因縫線異物致傷口不愈,余黎等[2]和Mare等[3]采用B超對軟組織異物診斷和定位,并在超聲引導下取出異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于與組織密度相近的橡皮筋等異物,X線及CT較難發(fā)現[4],但超聲探查可診斷;而且能精確定位,顯示異物的大小、距體表深度及異物與周圍組織器官如血管[5]、氣管的關系,引導手術,減輕手術創(chuàng)傷,提高手術成功率,同時還可以預測臨床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對推測疾病的預后有重要指導意義。
[1] 王敏, 高婕. 闌尾切口處皮下軟組織內異物超聲表現1例.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1, 27(11): 1037.
[2] 余黎, 宋小兵, 鄭啟超, 等. B超在急診軟組織異物取出術中的運用. 醫(yī)學新知雜志, 2009, 19(1): 26-27.
[3] McArthur T, Abell BA, Levsky ME. A procedure for soft tissue foreign body removal under real-time ultrasound guidance. Mil Med, 2007, 172(8): 858-859.
[4] 歐渡, 龍從杰, 朱向會. 右頰部牙刷頭異物1例.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08, 1(16): 74.
[5] 李雪平. 超聲診斷右側頸內靜脈異物1例.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1, 27(1):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