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鋒
益陽市第一中醫(yī)醫(yī)院,湖南益陽 413000
精索靜脈曲張屬于現(xiàn)在男性中的多見病癥, 對于一些癥狀顯著或者是精液異常合并不育癥的病人一般主張手術治療,腹腔鏡高選擇性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在臨床中應用非常廣泛[1]。 為分析研究腹腔鏡高選擇性精索靜脈高位結扎治療精索靜脈曲張的治療效果,該文選取2009年5月—2011年10月醫(yī)院收治的原發(fā)性精索靜脈曲張患者資料186 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該組患者資料共有186 例, 均選自2009年5月—2011年10月醫(yī)院收治的原發(fā)性精索靜脈曲張患者, 將186 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3 例。 觀察組患者進行腹腔鏡高選擇性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26 歲,左側81 例,雙側12 例,婚后不育的患者有72 例,患者的病程為1~13年,陰囊墜脹疼痛不適的患者有69 例。 對照組患者進行腹腔鏡精索血管集束結扎術, 對照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26 歲,左側80 例,雙側13 例,婚后不育的患者有71 例,患者的病程為1~13年,陰囊墜脹疼痛不適的患者有66 例。
觀察組(93 例)患者施行硬膜外麻醉,建立氣腹,在患者臍下緣切口放入10 mm 套管,插入腹腔鏡,在其內環(huán)上方找到精索血管束,在與輸精管交匯位置的上2~3 cm 沒有血管的區(qū)域切開后腹膜,把氣腹壓力降低[2],防止血管受壓迫縮小,在此同時將藥物通過吸引器推注在局部避免患者血管痙攣,仔細觀察患者精索動脈搏動的具體位置, 開始需要分離出明顯增粗曲張的精索靜脈, 使用超聲刀進行切斷或者結扎,之后再分離結扎動脈四周的細小靜脈, 一些患者的精索靜脈和四周小靜脈關系緊密,在進行分離時需要特別注意,檢查患者其余淋巴脂肪組織中是否有遺漏靜脈,四周臟器是否有損傷,排凈二氧化碳氣體,進行傷口縫合[3]。 對照組(93 例)患者施行硬膜外麻醉,同觀察組建立氣腹并且放入套管,在切開腹膜以后不降低氣腹壓力和滴注藥物,進行精索血管束分離,集束結扎切斷。
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以及手術之后鞘膜積液的發(fā)生幾率,手術之后3 個月患者的精液常規(guī)變化,手術之后6 個月復查患者的睪丸萎縮情況,手術之后2年統(tǒng)計所有患者的復發(fā)幾率和配偶的自然懷孕幾率。
采用SPSS 10.0 軟件分析資料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
186 例患者全部手術成功,手術之后對其隨訪2年。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睪丸萎縮、手術后鞘膜積液以及精液改善和生育狀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復發(fā)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之后并發(fā)癥、配偶自然懷孕幾率和精液質量變化情況對比例[n(%)]
精索靜脈曲張是指因為精索靜脈回流受到阻礙或者是瓣膜能力失去造成反流導致血液淤滯, 從而使患者的蔓狀靜脈叢迂曲擴張。 當患者的曲張出現(xiàn)以后將會對其睪丸血液循環(huán)有影響,使其睪丸部分溫度提高,反流進入睪丸,造成患者睪丸能力降低還會影響患者精子的產生[4]。 一些患者經常會感覺到患側陰囊墜脹疼痛有不適感,而且可能繼發(fā)不育癥,有相關文獻[4]報道不育癥患者的精索靜脈曲張的發(fā)病幾率達到60%~70%。 通過手術治療精索靜脈曲張能夠及時的阻斷靜脈反流,避免出現(xiàn)局部血液淤滯,提高患者睪丸的生長環(huán)境,對于患者的精子功能恢復是相當有利的,并且還可以降低患者的臨床不適癥狀。 精索靜脈曲張的手術方式有很多種, 一般較多使用的為經腹股溝、腹膜后、患者外環(huán)下進行精索靜脈結扎和精索內靜脈轉流手術或者是顯微外科精索靜脈結扎術等等[5]。 現(xiàn)在腹腔鏡下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已經廣泛被使用,和開放性手術比較,其特點為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等。
綜上所述, 施行腹腔鏡高選擇性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在手術之后的并發(fā)癥幾率降低, 患者的精液質量增強以及手術之后2年配偶自然懷孕的幾率升高,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
[1] 徐忠華,胡三元,周尊琳,等.腹腔鏡與開放手術精索內靜脈高位結扎術的對比研究[J].腹腔鏡外科雜志,1999(1):51-52.
[2] 郭小林,張旭,馬鑫,等.腹腔鏡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3(3):37-38.
[3] 石富文,王燕,黃珊珊,等.彩色多普勒高頻超聲檢查不育癥患者精索靜脈曲張的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08(1):119-122.
[4] 陳弋生,鄒濱,劉衛(wèi)平,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除術中監(jiān)測血糖、血鈉的臨床意義[J].安徽醫(yī)學,2009(1):123.
[5] 郭松林,張書賢,王允武,等.該院近30年泌尿外科手術演變及相關因素分析[J].安徽醫(yī)學, 2009(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