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李歡歡,李 義
(1.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設計中心,黑龍江 大慶163413;2.大慶油田第六采油廠,黑龍江 大慶
163114)
大慶油田從2012年開始進行新疆塔東區(qū)塊的開發(fā),古城7井作為大慶油田在塔東區(qū)塊的首鉆井,大慶油田相關部門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調(diào)研和討論,在井身結(jié)構、鉆具組合、鉆頭優(yōu)選和三開實施扭力沖擊器+PDC鉆頭提速試驗等一系列配套設施,最終達到提速的目的。
現(xiàn)場試驗表明:扭力沖擊器配合專用PDC鉆頭提速效果明顯。從鉆速及周期上相比都有突破,僅用181 d就鉆完6789 m的井深,鉆井周期同比古城6井(6169 m井深)縮短了106 d,創(chuàng)出了大慶鉆探有史以來最深鉆井紀錄和塔東區(qū)塊鉆井新紀錄,被譽為新疆塔東區(qū)塊鉆井的“大慶速度”,現(xiàn)場實踐效果良好。
古城7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古城低凸起新疆且末縣城北偏西約82 km,東南距古城4井約22.4 km,西距古隆1井約51.5 km,北距古城6井3.2 km。鉆井目的是落實中下奧陶統(tǒng)鷹山組中下部白云巖儲層的含氣性以及探索中下奧陶統(tǒng)鷹山組頂和蓬萊壩組頂表層風化殼巖溶儲層含氣性,目的層位是鷹山組、蓬萊壩組。本井設計井深6588.00 m,實鉆井深 6789.00 m,三開 3735.00~5258.79、5409.01~5613.00 m實施扭力沖擊器+PDC鉆頭提速試驗,層位為卻爾卻克組。
受勘探程度和資料限制,地質(zhì)勘探風險較高,缺少對斷層、漏層、超壓層以及膏巖、鹽巖、火成巖、煤層、礫巖厚度和深度的準確預測,使鉆井施工風險升高,主要有以下難點:
(1)地表地層疏松,鉆表層時易發(fā)生圓井竄漏,需控制好排量與返屑;
(2)上中部井段裸眼段長,地層成巖差、井壁不穩(wěn)定、泥巖易吸水膨脹,要求鉆井液抑制性好,防止井眼縮徑卡鉆;
(3)奧陶系卻爾卻克組地層巨厚,可鉆性差,研磨性強、易塌、易斜,機械鉆速低,應嚴格控制鉆井液性能和鉆井參數(shù),尋求鉆井提速技術手段;
(4)奧陶系卻爾卻克組地層4300~4400 m井段,易井斜且古城4、古城6兩口井均發(fā)生斷鉆具事故,需加強鉆具探傷檢測,同時做好防斜打快工作;
(5)目的層為奧陶系鷹山組、蓬萊壩組,地層埋藏復雜,埋藏深(>5000 m),地溫高,均質(zhì)性差;
(6)產(chǎn)層為高壓裂解氣藏(69.36 MPa/6113.45 m),且H2S和CO2(48.15%)含量高,井控風險大,對鉆完井設計的井筒完整性要求高,應合理控制鉆井液密度,做好應急預案;
(7)地層硬度高、研磨性強,鉆頭選型難度大;
(8)高溫(110~180℃)、高密度、窄間隙條件下固井難度大,固井質(zhì)量難以保障。
利用鄰井實鉆資料,結(jié)合本井施工難點,借鑒慶深氣田和塔里木油田鉆井經(jīng)驗,重點對古城7井鄰井的井身結(jié)構設計、鉆頭選型情況以及出現(xiàn)的事故復雜情況進行了分析。根據(jù)鄰井古城4井和古城6井的鉆完井資料對古城7井進行優(yōu)化設計,優(yōu)化了井身結(jié)構和新工藝新工具鉆井井段,確保了現(xiàn)場施工順利。
針對塔東區(qū)塊地質(zhì)特點,借鑒慶深氣田和塔里木油田的常規(guī)鉆井井身結(jié)構,并綜合古城7井地質(zhì)情況,進一步優(yōu)化井身結(jié)構,以滿足鉆井提速和勘探開發(fā)需求,其各層套管下深確定依據(jù)如下。
非易斜井段采用單螺扶或雙螺扶鐘擺鉆具組合,既能控制井斜,又起到了修整井壁的作用,減少了巖屑上返的阻力,保持環(huán)空暢通,可有效降低起下鉆阻卡顯示和環(huán)空憋漏復雜情況。
易斜井段借鑒海塔、方正等區(qū)塊防斜打快經(jīng)驗,建議應用垂直鉆井系統(tǒng),實現(xiàn)控斜打快。利用LANDMARK軟件進行各開次鉆具組合校核。
目前塔東區(qū)塊已鉆井數(shù)量有限,迄今共鉆不到40口井,且多為2005年以前施工的井,應用鉆頭型號繁多,單鉆頭進尺少,部分井單井用鉆頭超過70只,劃眼用鉆頭超過10%,鉆頭失效嚴重,所以開展鉆頭優(yōu)化設計需求迫切。
圖1 二開鉆具校核圖
圖2 三開鉆具校核圖
圖3 四開鉆具校核圖
在進行古城7井鉆頭設計時,借鑒了大慶深層鉆頭優(yōu)化經(jīng)驗,并根據(jù)塔東區(qū)塊特點進行鉆頭優(yōu)化,主要思路是:優(yōu)先使用PDC鉆頭,在礫巖層和“黑被子”地層配合使用牙輪鉆頭;提高上部地層鉆進排量,增大鉆井液上返速度和水功率,減少二次破巖,預防鉆頭“泥包”,提高機械鉆速。重點強化鉆頭保徑和使用壽命,探索動力鉆具+孕鑲金剛石鉆頭提速可行性,建立鉆頭應用序列,提高鉆井速度。
根據(jù)古城4、古城6井資料預測古城7井4000~4500 m井段巖石硬度平均值<15000 psi(103.35 MPa),并繪制了古城7井巖石硬度預測曲線圖,見圖4。
圖4 古城7井巖石硬度預測曲線圖
針對塔東區(qū)塊古城構造地質(zhì)特點,開展抗高溫、防塌鉆井液體系及維護技術研究,保障鉆井施工的順利進行。
一開0~800 m:設計使用高粘切、低失水、護壁性強的膨潤土-聚合物鉆井液體系,主要解決第四系和新近系上部井段地層松散、流沙層易坍塌的問題。
二開800~3352 m:三疊系以上井段采用優(yōu)質(zhì)大分子強包被聚合物鉆井液體系。選用大、中、小分子聚合物復配,抑制地層造漿,配合適量潤滑劑,改善泥餅質(zhì)量,減少濾失量,充分利用四級固控設備,徹底除去無用固相,調(diào)整優(yōu)化鉆井液流型,主要解決泥巖吸水膨脹,起下鉆阻卡嚴重,鉆頭易泥包的問題;進入三疊系加入3%KCl轉(zhuǎn)化為KCl-聚合物體系,進一步增強鉆井液的抑制性;進入石炭系標準灰?guī)r頂段轉(zhuǎn)換使用聚磺泥漿體系,增加抗溫能力。加足大分子聚合物,使用瀝青粉和潤滑劑,控制粘切和失水,提高懸浮、攜巖和抑制能力,主要預防地層垮塌、降低和減少短起下的難度,保證測井下套管安全順利等。
三開3352~5603 m:設計使用KCl-聚磺鉆井液體系,重點做好奧陶系地層上部滲漏和坍塌問題。
四開5603~6588 m:設計使用KCl-聚磺鉆井液體系,主要解決奧陶系、寒武系泥巖強造漿,膏巖和高壓鹽水層、灰?guī)r層污染問題。奧陶系目的層鉆進鉆井液加入1%~2%Ⅰ型屏蔽暫堵劑和1%~2%Ⅱ型屏蔽暫堵劑Ⅱ型隨鉆堵漏劑,同時備用高濃度堵漏鉆井液,做好防漏和堵漏工作。在目的層段后必須加強H2S檢測與防護,鄰井有H2S顯示的要提前在鉆井液中預加0.05% ~2%除硫劑,并提高pH值至9.5以上。
由于在井身結(jié)構設計時進行了優(yōu)化,使井身結(jié)構設計較適應實際情況,與鉆井現(xiàn)場實際井身結(jié)構符合率相當高。
在古城7井實鉆過程中,使用了扭力沖擊器配合PDC鉆頭使用和螺桿來提高鉆速,縮短鉆井周期,取得了顯著提速和縮短周期的效果。古城7井實鉆鉆頭使用情況見表1。
表1 古城7井鉆頭使用情況
古城7井在三開井段使用了扭力沖擊器配合PDC鉆頭使用,進行提速試驗,來達到提速的目的。
4.3.1 扭力沖擊器試驗井段的基本情況
在三開井段共試驗了4趟扭力沖擊器的應用,分別是:
第一趟:扭力沖擊器+MD1646GU,試驗井段3735~4621.6 m,累計進尺886.6 m,純鉆時間153 h,平均機械鉆速5.80 m/h;單只鉆頭進尺886.6 m,扭力沖擊器累計使用時間173 h。本趟鉆進各項參數(shù)為:鉆頭壓降2.7~3.5 MPa,水眼W16×6,鉆壓80~100 kN,扭矩12~14 kN·m,排量32.0 L/min,泵壓19~21 MPa,轉(zhuǎn)速60~75 r/min。
第二趟:扭力沖擊器+U416M,試驗井段4621.6~5136.55 m,累計進尺514.95 m,純鉆時間129 h,平均機械鉆速3.99 m/h;單只鉆頭進尺514.95 m;扭力沖擊器累計使用時間140 h。本趟鉆進各項參數(shù)為:鉆頭壓降2.8~3.3 MPa,水眼W16×6,鉆壓80~100 kN,扭矩13~18 kN·m,排量32.0 L/min,泵壓19.5~22 MPa,轉(zhuǎn)速60~75 r/min。
第三趟:扭力沖擊器+U516M,試驗井段5136.55~5258.79 m,累計進尺122.24 m,純鉆時間63 h,平均機械鉆速1.94 m/h;單只鉆頭進尺122.24 m;扭力沖擊器累計使用時間72 h。本趟鉆進各項參數(shù)為:鉆頭壓降2.0~2.5 MPa,水眼W16×7,鉆壓80~120 kN,扭矩13~18 kN·m,排量32.0 L/min,泵壓21~23 MPa,轉(zhuǎn)速60~75 r/min。
第四趟:扭力沖擊器+U513M,試驗井段5409.01~5613.00 m,累計進尺203.99 m,純鉆時間51 h,平均機械鉆速4.00 m/h;單只鉆頭進尺203.99 m;扭力沖擊器累計使用時間58 h。本趟鉆進各項參數(shù)為:鉆頭壓降2.0~2.3 MPa,水眼W18×5,鉆壓80~130 kN,扭矩15~17 kN·m,排量32.0 L/min,泵壓21~23 MPa,轉(zhuǎn)速60~65 r/min。
4.3.2 扭力沖擊器試驗井段與鄰井同井段對比情況
表2 古城7井扭力沖擊器試驗井段與鄰井對比情況表
圖5 古城7井與古城6井鉆時對比圖
古城7井自一開開鉆至四開鉆進至設計井深6588 m,共施工145.07 d,比設計鉆井周期264 d縮短了118.93 d。同比古城4井完鉆鉆進至6550.00施工376.62 d縮短了231.55 d。同比古城6井完鉆鉆進至6169.00 m施工261.79 d縮短了116.72 d。從一開到四開加深井深(6789 m)完鉆共用152.44 d。詳情見表3及圖6。
表3 古城7井施工進度與古城7井設計及古城6井施工進度對比數(shù)據(jù)表
圖6 古城7井施工進度與古城7井設計及古城6井施工進度對比圖
按扭力沖擊器試驗井段計算古城7井節(jié)約的成本,考慮節(jié)省鉆機日費、節(jié)省鉆頭費用、節(jié)省的時間內(nèi)鉆井液維護費用等,共計為古城7井使用扭力沖擊器累計節(jié)省的鉆井成本,成本結(jié)余遠遠超千萬元,經(jīng)濟效益可觀。
(1)古城7井提速效果非常明顯,原因包括其井身結(jié)構優(yōu)化設計,鉆井液性能以及施工技術,均符合塔東區(qū)塊的地質(zhì)和勘探要求,為日后塔東區(qū)塊鉆井施工設計提供了參考。
(2)古城7井三開試驗了阿特拉的扭力沖擊器,扭力沖擊器配合專用PDC鉆頭提速效果明顯。從鉆速及周期上相比都有突破,總體機械鉆速提高1.69倍。也為以后在新疆塔東區(qū)塊鉆遇卻爾卻克組“黑被子”地層找到了較好的技術方法。
(3)使用鐘擺鉆具組合,配合扭力沖擊器鉆井,井身質(zhì)量良好,具有穩(wěn)斜降斜效果,古城7井井斜角由1.9°降至1.1°,井眼規(guī)則,起下鉆順利,沒有阻卡現(xiàn)象。
(4)在合適的井段應用扭力沖擊器配合專用PDC能夠大幅度提高機械鉆速并縮短鉆井周期,結(jié)余鉆井成本,有很大的經(jīng)濟效益。
[1]呂曉平,李國興,王震宇,等.扭力沖擊器在鴨深1井志留系地層的試驗應用[J].石油鉆采工藝,2012,34(2).
[2]張惠良,王招明,張榮虎,等.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優(yōu)質(zhì)儲層控制因素與勘探方向選擇[J].中國石油勘探,2004,(5).
[3]李歡歡,王玉璽,李秋杰.扭力沖擊器在大慶油田肇深17井的試驗應用[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3,40(4).
[4]胡九珍,劉樹根,冉啟貴,,等.塔東地區(qū)寒武系-下奧陶統(tǒng)成巖作用特征及對優(yōu)質(zhì)儲層形成的影響[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6(2).
[5]王昌利,劉永貴,楊淑靜.大慶徐深28井氣體鉆井實踐[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8,35(8).
[6]孫莉,李瑞營,孫義春.古深3井非目的層井段氣體鉆井設計與實踐[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3,40(6).
[7]孔凡軍,楊智光,張書瑞,等.徐家圍子深井高溫復合鉆井技術的試驗研究[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5,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