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宏,李詩苗
(鄭州大學信息管理系,河南 鄭州 450001)
圖書館的愿景是指圖書館想要達到的一種景象,是對自身的定位與發(fā)展的方向;使命是圖書館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它們是圖書館工作的行為指南和發(fā)展目標,涉及圖書館中長期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有助于圖書館更好地履行其職責,與圖書館的核心價值體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國家級圖書館是一個國家圖書館事業(yè)的中心,是本國與他國圖書館進行交流的橋梁,它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文化政策,對一個國家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2013年2月27日,筆者在CNKI 上以“篇名=圖書館+愿景”為表達式進行檢索,獲得15 條記錄;以“篇名=圖書館+使命”為表達式進行檢索,獲得242 條記錄。研究國家級圖書館愿景與使命的文獻如鳳毛麟角,更無人專門比較研究國家級圖書館的愿景與使命。鑒于此,我們以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新西蘭國家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愛爾蘭國家圖書館、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英國國家圖書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不丹國家圖書館、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埃塞俄比亞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南非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澳大利亞館、新西蘭館、美國館、愛爾蘭館、加拿大館、英國館、新加坡館、不丹館、亞歷山大館、埃塞俄比亞館、南非館、中國館)為例,主要圍繞搜集、保存、供給信息資源,促進本國發(fā)展,保存文化遺產,自身定位,促進學術研究和知識創(chuàng)新等愿景與使命進行比較分析,力圖得出一些富有啟發(fā)意義的結論。
圖書館的基本職能是搜集、保存與傳遞社會信息資源,國家級圖書館自然也不例外。然而,上述國家級圖書館不是將“搜集、保存與供給信息資源”定位于基本職能,而是上升到愿景與使命的高度。12個國家級圖書館的愿景與使命都反映了這方面的內容(見表1),但不同的圖書館對這一愿景與使命的表述又有所差異。在搜集信息資源的范圍上,愛爾蘭館強調搜集本國文獻和智力記錄;澳大利亞館、美國館和不丹館明確指出要搜集國內外的文獻資料;其余8個圖書館沒有限定信息資源的搜集范圍。在服務對象上,新西蘭館、美國館、愛爾蘭館、加拿大館、英國館和不丹館強調要為本國人民服務,其余6個圖書館沒有明確界定服務對象。在實現(xiàn)“搜集、保存、供給信息資源”這一愿景與使命的方式上,澳大利亞館、加拿大館和埃及亞歷山大館指出要加強圖書館與其他主體之間,或本國社區(qū)之間,或不同文化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表1 搜集、保存、供給信息資源——愿景與使命比較
國家級圖書館作為一個國家的知識存儲和信息利用共享的機構,因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其天然使命便是為國家的發(fā)展服務。國家級圖書館保存著一個國家當代和過去豐富的知識記錄,為國家的發(fā)展服務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筆者通過瀏覽上述國家級圖書館網站發(fā)現(xiàn),圖書館的愿景與使命中明確提出服務國家發(fā)展的網站只占少數(shù)。其中,加拿大館的使命是為人民傳播知識,有助于自由、民主的加拿大文化、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英國館的愿景是通過圖書館的館藏、技術和合作促進知識進步,有助于經濟和社會利益及文化生活的豐富;使命是豐富國家文化生活;新加坡館的愿景是致力于建設知識型社會;中國館為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質,推動科學發(fā)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推進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做出貢獻。相比較而言,圖書館都旨在通過知識進步促進國家的發(fā)展,這與當前提倡的知識經濟有著密切關聯(lián),但不同國家級圖書館的情況有所不同。加拿大館主要通過在人民中傳播知識來實現(xiàn),英國館通過圖書館的合作來促進知識進步;加拿大館和英國館通過知識進步促進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全面發(fā)展;新加坡館則未明確指出發(fā)展的具體內涵;中國館主要重視知識在推動文化發(fā)展和增強文化競爭力中的作用。
從表2 可以看出,有5個圖書館明確提出了保存文化遺產的愿景與使命。由于文化遺產的不可再生性,5個圖書館均指出以保存文化遺產為主要使命,例如:不丹館搜集和保存社會各方面如宗教、文化、歷史和社會傳統(tǒng)方面的文化遺產,特別強調古籍善本及手稿的保存;澳大利亞館、新西蘭館、加拿大館和南非館提出豐富或延續(xù)文化遺產。中國國家圖書館雖然沒有用“文化遺產”這一術語,但實際上把保存文化遺產作為自己的使命。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是該國人民在過去積累的知識精華,在國家的文化建設中至關重要,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文化影響力。圖書館的基本職能是搜集和保存文獻信息資源,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重要的資源之一,因此保存文化遺產也是圖書館的使命。
表2 保存文化遺產——愿景與使命比較
國家級圖書館的定位,主要是指國家級圖書館在一國業(yè)界或國際圖書館界甚至在知識社會扮演的角色,關系到國家級圖書館在一國業(yè)界或國際圖書館界的話語權。國家級圖書館政策的實施涉及一個國家的文化政策,國家級圖書館的定位也與國家的文化戰(zhàn)略關系巨大,但在愿景與使命中涉及自身定位的國家級圖書館并不多。如表3 所示,在12個國家級圖書館中,只有5個表述了自身的定位。其中,英國館和埃及亞歷山大館具有全球視野,埃塞俄比亞館旨在非洲范圍內發(fā)揮主導作用,南非館致力于成為非洲和世界范圍內圖書情報領域的佼佼者,中國館既要成為國內圖書館界的領頭羊,又要向外輻射影響力。這5個圖書館無一將自己的坐標局限在國內,均具有開放的視野。
表3 圖書館自身定位——愿景與使命比較
圖書館是存儲、組織、傳播與利用人類知識的機構,國家級圖書館承擔著國家知識儲存與傳播的任務,同時也肩負著促進科學發(fā)展與學術進步及知識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的使命。各國的圖書館建設和科學發(fā)展情況不同,因此促進學術研究和知識創(chuàng)新的愿景與使命也有所不同。如表4 所示,12個圖書館中,9個圖書館明確表述了這一愿景與使命,它們重視人民有助于知識進步的創(chuàng)造性努力,并明確提出依靠國家力量支持創(chuàng)造性活動,通過館藏資源的搜集保存和獲取便利,推動本國的學術發(fā)展。大多數(shù)圖書館都試圖通過便利人民信息獲取來促進科學發(fā)展和學術進步,但達成這一愿景與使命的方式略有差異。其中,澳大利亞館通過合作與支持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來實現(xiàn)這一愿景與使命,埃及亞歷山大館通過人民之間的學習交流促進學術進步,美國館通過支持國會完成其使命的途徑支持知識創(chuàng)新,英國館是有重點地支持主要領域的社區(qū)研究,中國館是通過專業(yè)化和個性化的服務來兌現(xiàn)這一愿景。
表4 促進學術研究和知識創(chuàng)新——愿景與使命比較
通過比較上述12個國家級圖書館的愿景與使命,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12個圖書館均明確提出了以增強館藏能力,滿足本國人民信息需求為宗旨的愿景與使命,這對國內公共圖書館制定本館的愿景與使命具有借鑒意義。在我國支持文化事業(yè)發(fā)展,大力增強文化產業(yè)競爭力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應把握契機,制定合理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明確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使命,構建圖書館愿景,推動文化發(fā)展繁榮。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應堅持以人為本,除了增加藏書數(shù)量,也應注重館藏利用率和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強與文化機構或者營利性企業(yè)的合作,根據(jù)經濟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轉變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使人民受益。
總體上看,2/3 的被調查國家級圖書館未明確提出促進本國經濟文化發(fā)展方面的愿景與使命,應該說這是一種缺憾。雖然在圖書館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中有所涉及,但這是國家級圖書館的應有之義,在愿景與使命中應予以明確表述。令人欣慰的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清楚地、詳細地表述了這一愿景與使命。我們認為,不僅國家級圖書館負有促進本國經濟、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重任,而且所有的圖書館都有這種義務,只是有的圖書館能發(fā)千鈞之功,有的圖書館只能盡綿薄之力。
本來國家級圖書館收藏著重要的文化遺產,但12個國家級圖書館中只有6個強調其保存文化遺產的愿景與使命,比例只有50%,這一狀況不容樂觀?;蛟S這與一國的歷史有一定的關聯(lián),例如埃及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古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是最古老的圖書館探索,埃及亞歷山大館旨在復興這個有著本國特色的圖書館,搜集各種形式的古埃及文明資料,與現(xiàn)代技術結合,成為學習、對話和交流中心;新加坡的歷史較短,本國的文化遺產不多,因此新加坡館特別重視社會的知識進步和創(chuàng)造性,主張以先進的信息技術、形式多樣的人性化服務和高水平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fā),建立起方便、高效的圖書館體系。但是,歷史不悠久不應成為忽視文化遺產保存的理由。任何國家的文化遺產都有一個從無到有、聚少成多的累積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遺產只會越來越豐富。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我國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不同地區(qū)有著不同的物質的或者非物質的文化遺產,不僅中國國家圖書館應全力保存祖國的文化遺產,省市級圖書館以及一些高校圖書館也應根據(jù)自身實際和區(qū)位狀況,定位好保存文化遺產的具體角色,將保存文化遺產樹立為重要的愿景與使命。
12個國家級圖書館中,只有5個圖書館提出了對自身定位的愿景,比例為42%。我們認為,定位是圖書館發(fā)展的邏輯起點,一個圖書館只有定位準確,才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前述搜集、保存與供給信息資源,保存文化遺產,促進本國發(fā)展以及促進學術研究和知識創(chuàng)新等愿景與使命的達成,無一能離開圖書館的正確定位。上述五種愿景的關系可以這樣表述:圖書館定位是基礎,搜集、保存、供給信息資源和保存文化遺產是手段,促進本國發(fā)展、促進學術研究和知識創(chuàng)新是目的。不僅國家級圖書館要有明確的定位,其他類型的圖書館也要有自身的定位。圖書館定位的大體思路是:立足本國(區(qū)域、行業(yè)、系統(tǒng)、組織),放眼世界,緊扣時代發(fā)展脈搏,面向知識經濟,面向未來。
圖書館不僅自身具有學術性,而且是國家知識創(chuàng)新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即隸屬于其中的知識傳播系統(tǒng),國家級圖書館更不例外。受調查的12個國家級圖書館中,9個將促進學術研究和知識創(chuàng)新作為自己的愿景和使命,這說明圖書館在知識社會大有用武之地已成為國際圖書館界的共識。由于知識創(chuàng)新和知識傳播均是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單靠國家級圖書館來履行知識傳播職能從而推動國家知識創(chuàng)新,那肯定是杯水車薪,因此其他類型和級別的圖書館也責無旁貸,所有的圖書館都應加入到為國家知識創(chuàng)新服務的行列中去。
圖書館的愿景與使命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變換和社會的發(fā)展,圖書館的vision 和mission 也應適時更新。在這方面,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做法很好。譬如,中國國家圖書館于2010年制定了《國家圖書館“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雖然該館沒有用“愿景與使命”這樣的術語,但該館的愿景與使命已融入綱要之中了。既然有“十二五”規(guī)劃,就會有“十三五”規(guī)劃、“十四五”規(guī)劃……中國國家圖書館注重愿景與使命時效性的作為,值得國內其他圖書館效法。當然,圖書館也可以聯(lián)合起來訂立愿景與使命。例如,2006年3月湖南省120多個公共圖書館在長沙制定了《湖南省公共圖書館共同愿景》,提出了“公共圖書館向全社會敞開知識之門”、“公共文化服務是公共圖書館工作的靈魂”、“圖書館因奉獻而美麗”、“政府的重視是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創(chuàng)造輝煌”等愿景,[13]這就是一種很好的嘗試。
[1]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http://www.nla.gov.au/about-us/who-we-are.
[2]新西蘭國家圖書館http://www. natlib. govt.nz/about-us/role-vision/our-vision-values.
[3]美國國會圖書館http://www. loc. gov/about/mission.html.
[4]愛爾蘭國家圖書館http://www. nli. ie/en/about-the-library.aspx.
[5]加拿大國家圖書館http://www. bac-lac. gc.ca/eng/about-us/Pages/our-mandate.aspx.
[6]英國國家圖書館http://www. bl. uk/aboutus/stratpolprog/2020vision/themes/index.html.
[7]新加坡國家圖書館http://www. nlb. gov. sg/Corporate. portal?_nfpb = true&_pageLabel =Corporate_portal_page_aboutnlb&node = corporate% 2FAbout + NLB% 2FVision + and +Mission&corpCareerNLBParam = Vision +% 26+Mission.
[8]不丹國家圖書館http://www. library. gov. bt/library/index.html.
[9]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http://www. bibalex.org/aboutus/mission_en.aspx.
[10]埃塞俄比亞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http://www. nala. gov. et/Pages/CommonPage. aspx?Id=1.
[11]南非國家圖書館http://www. nlsa. ac. za/index. php?option = com _ content&view =article&id=19&Itemid=241.
[12]中國國家圖書館http://www.nlc.gov.cn/dsb_footer/gygt/ghgy/.
[13]湖南省公共圖書館共同愿景. 圖書館,200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