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新
今年秋季拿到仁愛新教材,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機遇和挑
戰(zhàn)。雖然在這之前我參加過仁愛新教材的培訓,但真正拿著教材進教室上課時我心里還是有點忐忑不安。學生以前學得怎么樣?現在基礎怎么樣?我能把握好教材嗎?我能教好學生嗎?……一個個問號在我的腦海里閃現,懷著這樣的心情我走進了教室。
今年學生人數眾多,比去年多了三分之一,教室里坐滿了學生,但英語基礎好、一般、差的學生都有。而且到了初三,差的學生基本也就放棄了。從我在教室里的觀察可以看出,有的學生已經準備好了課本、筆記本和練習本;而有的學生書還沒拿出來,正在跟旁邊的學生講話。巡視一圈后我清清嗓子,先是自我介紹,然后講了一下我對這本教材的一些看法。對于已經使用了兩年仁愛教材的學生來說,他們對教材的熟悉度遠大于我。于是,我就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讓他們說一下以前教師是怎么上課的,你認為這種方式好嗎?有什么可改進的?學生都很積極,以前有三個班,基本上每個班的學生都做了發(fā)言。我也對他們以前上課的方式、方法有了大概的了解。
根據學生的發(fā)言我了解到:
1.以前上課的進度是一節(jié)課一面。如果有難度大點的對話、短文,這就要一節(jié)課的時間。而且對話、短文要反復領讀,直到學生讀會為止。
2.生詞都是放在課前讀,全部學會后再上新課。碰到生詞多的課,光教單詞就要一節(jié)課。
3.教師重點講授語法、知識點,且舉了大量的例子,并全部寫在黑板上。
4.課文中的每個部分都講,且按照課本的順序往下拖。
總結過后我陷入了深思,要改革這是我的第一個想法。根據我之前進行的培訓,我認為學生們以前所熟悉的這種上法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新課標對英語的運用性要求提高,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會做題。雖然剛開始學生肯定有些不習慣,但這動搖不了我的決心。
(作者單位 湖北省洪湖市汊河鎮(zhèn)前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