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美華
戲劇表演是一種具有獨特魅力的藝術(shù)表演形式,它是夸張的藝術(shù),更是表現(xiàn)型藝術(shù),演員在舞臺上塑造出有血有肉的鮮活人物,我認為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二是體現(xiàn)人物。
理解人物是體現(xiàn)人物的前提,演員拿到劇本首先要熟讀劇本,分析人物,深刻理解對所飾演的角色在劇本中的關(guān)系,情感起伏,所表達的精神世界,有時,甚至要在腦海中試圖勾畫虛擬人物,先把握人物的基調(diào),再進行描繪,最后細致地體現(xiàn),這樣才會做到塑造的人物形象鮮明而準確,例如,我所演現(xiàn)代戲《法官媽媽》,它講述的是一名基層法官,她終日行走在田埂鄉(xiāng)間,腳下留下串串故事,她用大愛和深情,踐行司法為民,讓孤苦的老人重享天倫,讓缺失的母愛重植幼小的心靈,她用微笑傳遞了心靈的和諧?!瓣愌嗥肌比藗兎Q她為“法官媽媽”,當我熟讀劇本,陳燕萍這人物形象也就映入我的腦海,美麗大方、善解人意、平實自然、大愛無疆的法官媽媽。
第一場戲中,陳燕萍在曬谷場開設臨時法庭,她用親切的微笑化解了兄弟之間的隔閡,巧妙的語音讓不孝之子重拾做人的良知。一出戲的好不好,也許不在乎表現(xiàn)形式是要有多么的花俏,最主要的是看演員能否成功的塑造好角色,能否使人信服,人物形象能不能讓觀眾留下美好又難忘的印象,這是決定角色成功的重要標志。如我團排演的《清風亭》,講述的是兩位老人得子的歡心,養(yǎng)子的苦心,失子的痛心,尋子的焦心,認子的鉆心。我在劇中扮演的是二夫人,她是一個弱者被壓迫者,羸弱的薛家小妾,落草小兒的被害,產(chǎn)后虛弱的尋子,半途又被大夫人押回薛府,十三年思兒度日如年,后又在清風亭尋得嬌兒,卻不料回到府中又被大夫人所控,忍氣吞聲做親生兒的姨娘,但最終未能逃出大夫人的毒手,整場戲中,我出場的次數(shù)并不多,但是,我掌握人物最重要的基本特征,我的體現(xiàn)讓觀眾留下了同情的淚水。
當然,我認為對人物的理解是深是淺,是對是錯,還取決于演員的文化知識,藝術(shù)素養(yǎng),我們的導演王友禮說過,演員就是要舍得吃苦,要持久,要有知識的提高見識的廣博,要學會自己聰明的發(fā)現(xiàn),靈活的運用,作為一名戲劇演員,最幸福的時候莫過于自己的表演得到觀眾的認可,對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產(chǎn)生共鳴。
如何能更好地體現(xiàn)人物呢?體現(xiàn)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結(jié)果,我在演古裝戲《相思夢》中王憐娟這一角色,她也是個悲劇人物,花前月下私定終身,最終被拋棄,魂斷他鄉(xiāng)。最后一場戲王憐娟體弱多病,客棧產(chǎn)下嬌兒,奄奄一息,萬念俱灰,根據(jù)劇中情景,我的表演沒有任何大起大落,矯揉造作。只是采用了生活中垂危病人的狀態(tài),身體依靠在背椅上,或者雙手勉強支撐在桌子上,最后大段的唱腔催人淚下,我是以情帶聲,控制外置的表現(xiàn)與氣息的運用。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準確地理解人物性格,充分地體現(xiàn)人物形象并非一日之功,我們需要學習并且需要刻苦地學習,戲曲藝術(shù)本身就是綜合藝術(shù),我們要了解、熟悉各個時期的藝術(shù)精品,深諳戲曲各個行當?shù)囊I(lǐng),不斷更新,方能更好地理解與體現(xiàn)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