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化
把握好自己的方向
——我從事劇目創(chuàng)作二十年
■張黎化
自1992年任縣級文化局劇目工作室主任算起,我已在劇目創(chuàng)作的崗位上耕耘了二十年。
二十年間,我承攬了南通市通州區(qū)(原為南通縣、通州市)幾乎所有大型文藝活動的演出策劃及主創(chuàng)任務(wù)。每年為縣級組織的招商活動、節(jié)日慶典及中心工作宣傳等演出創(chuàng)作的劇目總數(shù)在十個以上。
因為小有名氣,不斷有一些文字活兒找上門來,寫作的領(lǐng)域不斷拓寬。除應(yīng)邀為各機關(guān)、企事業(yè)單位創(chuàng)作小戲、小品、快板、詩朗誦、表演唱、歌詞、報幕詞等外,新聞通訊、記實速寫、體會文章、演講稿、宣傳片拍攝臺本、展覽說明、解說詞、畫冊說明文字、婚禮主持詞、賀詞、對聯(lián)、挽聯(lián)、悼詞、祭文、碑文……真想不起有哪一類文字我沒涉獵過。有那么幾次,政府接待外賓的歡迎詞、政府工作報告,也都讓秘書送來請我作一些修改和潤色。
從事這樣的創(chuàng)作,與名利無緣;天性疏懶,我也很少拿自己的作品去參加比賽、評比之類的活動。
我所創(chuàng)作的幾部小戲和一些演出劇目,確實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好評,這并不是說我的作品質(zhì)量達到了什么高度,而在于我把握住了一個正確的方向:面向老百姓。既然身在基層,就得為基層的觀眾著想,創(chuàng)作出主題積極向上、讓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劇目。
話很好說,做到并不容易。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廣大農(nóng)村觀眾的審美情趣和娛樂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差不多和時代保持同步了。
我創(chuàng)作的黃梅小戲《桑樹村頭》,十多年來隨著計劃生育的宣傳活動,差不多演遍了江蘇大地,總場次達700多場;我改編的通劇《范老爺判婚》,每次演出總是笑聲、掌聲如潮,通州歌舞團商業(yè)演出,有不少人點名要看這出戲;去年我創(chuàng)作的小通劇《算破“鐵算盤”》,同樣大受歡迎,估計也能給歌舞團掙回不少演出費。歌舞團歷任團長和演員們對我很感激,說我給他們創(chuàng)作的劇目是“飯票”。事實上,通州歌舞團能夠保持著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除了政府的扶持、團領(lǐng)導(dǎo)和演員們的開拓進取,也有我的一份支持。當然他們也付我稿酬,但那點稿酬實在有限,根本就構(gòu)不成對我的“誘惑”。
甘心為歌舞團效力的動因,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責任感,一份哥兒們義氣。幾次跟歌舞團外出演出,看年輕的小演員們那么辛苦,我總是很心疼。當然,我也從中收獲著一份創(chuàng)作的樂趣。每當看到自己的勞動得以很快地呈現(xiàn)于舞臺、并得到觀眾的認可時,我總能體會到一份老農(nóng)民喜獲豐收的那種欣然和愉悅。
這種快樂,不是錢能買到的。
既吃創(chuàng)作這碗飯,也就免不了痛苦和孤獨;而痛苦和孤獨,也常常使我思索。
文學(xué)、藝術(shù)、科學(xué)精神等等,決不只是某些人眼中的插花工藝那類的裝飾品;它包含著人類生活中最寶貴的元素:自由、正義、博愛、人道……伏案寫作的過程,應(yīng)該是一種擺脫名利腐蝕、自我不斷凈化的過程。
國學(xué)大師陳寅恪曾說過,知識分子區(qū)別于其他階層的特征,就在于他有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捌ü蓻Q定腦袋”。既然坐在了文化干部的位置上,服從決策,奉命行事,那是自然而然的。而作為一名知識分子,你要是混同于一般閑雜人員,并和他們同聲相應(yīng)、沆瀣一氣,知識分子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價值。要知道,我們的社會是在不斷的批評、鞭策中向前發(fā)展的。質(zhì)疑選擇、認清方向,批評歪斜、激勵前進,“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李大釗語),正是知識分子的天然使命。
休計較春風秋雨登高懷遠舞臺便成大世界
且奈何夏暑冬寒淡泊養(yǎng)心此處更有好文章
這是我五年前草撰的一副楹聯(lián),至今仍鮮艷地嵌在通州文化館門前,吸引了不少的圍觀者,有人還拿筆抄錄了去。在我,只是抒發(fā)了一點個人的情懷。身為文化人,只有不去計較“春風秋雨”,也別在乎“夏暑冬寒”,登高懷遠,淡泊養(yǎng)心,恪守自己內(nèi)心的一份清空,正氣和坦然才能充盈于筆墨間。
文藝創(chuàng)作,從來就是人類思考和批判生活的一種方式。古今中外一切偉大的文學(xué),其本質(zhì),都是反思性和批判性的。
也許有人責問:你寫的歌功頌德的東西還少嗎?我承認:是不少,有些作品還讓組織者龍顏大悅,滿心歡愉。但是你要明白,我們誰也無法拎著自己的耳朵雙腳離開地面,現(xiàn)代人的莫大悲哀就在于常常身不由己。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讓心靈蒙上油垢,頭腦必須保持清醒。況且,生活在紛繁塵世,我們也還有著一份鼓舞人心、激勵發(fā)展的責任呢!為正確的決策而歌,為社會的進步而唱,為美好的未來而呼,知識分子同樣義不容辭。超然物外,冷眼旁觀,并不是可取的態(tài)度;就像觀眾看足球?qū)官?,完全置身局外,不僅讓人討厭你的格格不入,自個兒也會感覺沒趣的。
人靠兩條腿走路,一旦邁動雙腳,身子的左右搖擺也就難免。學(xué)會走路的訣竅在于:保持好身體的平衡。一味的左傾或者右斜,摔跤是必然的!
真正懂得珍惜時間是近幾年的事。兩鬢斑白,難免對鏡自憐,長噓短嘆:還有許多書沒來得及讀,還有好多該寫的小說、文章、劇本沒有來得及寫?。∪欢?,創(chuàng)作又是項沒法大干快上的活兒。得醞釀情緒,得激發(fā)靈感,得有個良好的心態(tài)。沒法著急,我也不想著急。好在父母給我遺傳了一副好身板,我會沿著自己認準的方向,定位于服務(wù)社會進步,服務(wù)基層觀眾,一步步走下去。能在有生之年多寫出點讓自己滿意的文字、受老百姓歡迎的劇本,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我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