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飛虎
(玉溪市人民醫(yī)院麻醉科 云南玉溪 653100)
近幾年來,醫(yī)療技術快速發(fā)展,許多手術的適應性被慢慢放寬,可是重點手術對象高齡人群的數(shù)量日漸增多,必須采取麻醉誘導與手術治療的患者也快速增加。所以,研究高齡患者在不同全身麻醉藥物誘導下心功能的影響問題,對于保證高齡患者手術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靜脈麻醉藥丙泊酚與麻醉藥七氟醚都可以很好的實現(xiàn)全麻誘導,二者各有特點[1],本文對高齡患者使用這兩種麻醉藥實現(xiàn)全麻誘導所產(chǎn)生的效果與不良反應進行探討,試圖找到一種真正適合高齡患者使用的麻醉誘導方式,現(xiàn)做如下報告。
1. 一般資料:本研究選擇擬行腹部擇期手術的高齡患者44例,選擇的高齡病情(ASA)均為Ι ~Π 級?;颊吣挲g分布于62 ~78 歲,平均年齡(68 ± 5. 3 )歲,體重57 ~71 kg,平均體重(64 ± 7. 2)kg。將所選擇的44 例高齡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丙泊酚靜脈誘導組和七氟醚吸入誘導組。每組22 例。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軟件檢驗,兩組在年齡、體重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 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首先給予患者肌注戊乙奎醚,注射量0. 01 mg/ kg,開放靜脈通道,通過靜脈輸注復方電解質(zhì)液250 ml 左右,同時給予患者給氧去氮,時間3 分鐘,增加患者SpO2 值,使其提高至98% 以上。
丙泊酚組:先采用靜脈注射方式,給予患者注射2μg/ kg 的芬太尼,芬太尼注射后一分鐘,再給予患者注射0. 1 mg/ kg 的維庫溴銨,并緊接著給予患者靜脈注射1. 5 mg/ kg 異丙酚。
七氟醚組:先將7% 的七氟醚通入回路,時間2 分鐘左右。此時,關閉面罩的出口,并盡量排空呼吸囊,使整個回路中充滿麻醉氣體。采用靜脈注射注射方式為患者輸注2μg/ kg 芬太尼1分鐘,然后再將已經(jīng)準備好的呼吸回路面罩置于患者面部,重新檢查面罩的密閉性,并要求患者做深呼吸,使其充分吸入七氟醚,同時加入4L/ min 的氧流量。將吸氣時間點設為0s,每隔5s 呼叫患者一次,直至患者不應答,則表示患者意識已經(jīng)消失。此時,降低七氟醚濃度至3%,并給予患者0. 1 mg/ kg 的維庫溴銨,維持患者的麻醉效果。
丙泊酚靜脈誘導組和七氟醚吸入誘導組的患者肌松后,均采用氣管內(nèi)插管以控制呼吸。
3. 觀察項目:詳細記錄兩組患者誘導期間的各項指標,包括誘導開始至意識消失的時間、意識消失到插管時間。同時,全面記錄誘導前后各個階段基礎性心功能指標,如收縮壓、心率、舒張壓、血氧飽和度等變化。
4. 統(tǒng)計學方法:本研究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17. 0。定性數(shù)據(jù)采用卡方檢驗,定量數(shù)據(jù)采用t 檢驗,若P<0. 05,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比較兩組意識消失時間及插管時間,七氟醚吸入誘導組患者意識消失時間顯著低于丙泊酚靜脈誘導組(P<0. 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插管時間無顯著性差異(P>0. 05),如表1所示。
通過記錄兩組在各個階段的基礎性指標,結(jié)果顯示,兩組高齡患者置喉鏡前的基礎性指標SBP、DBP、HR 等與誘導前相比,差異顯著(P<0. 0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其他階段兩組基礎性指標無顯著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意識消失時間及插管時間對比
高齡患者具有機體活力不高、器官功能儲備低、心功能減退、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代償能力較差、呼吸儲備與氣體交換功能減弱、功能殘氣量加大等多種特征[2]。
七氟醚具有麻醉效果好、無刺激性氣味、對呼吸道的刺激不大、血/ 氣分配系數(shù)低等特點,相對于其他吸入性的麻醉藥,其主要優(yōu)點是麻醉誘導與蘇醒快等,因此,有人提出將其使用于吸入麻醉誘導[3]。采取高濃度的七氟醚進行快速誘導時,由于長時間吸入高濃度七氟醚致導血壓下降的發(fā)生率很高,所以,在吸入了2 ~3 分鐘后必須將濃度進行調(diào)整,保持維持濃度即可。同時,要想使七氟醚誘導時減少氣管的插管反應,在進行誘導前的1 分鐘靜脈注射2μg/ kg 芬太尼,不但可以加快意識、痛覺消失,還可以減少無意識的肢動發(fā)生率,這表明其結(jié)合七氟醚誘導具有較強的協(xié)同效應,從而使副作用降到最低。
丙泊酚是靜脈全麻藥物,其麻醉效果強,起效快,持續(xù)時間較短,并具有很好的麻醉平穩(wěn)性,不良反應很少。然而,丙泊酚對循環(huán)有較強的抑制效果,尤其是對高齡患者表現(xiàn)特變明顯[4]。本實驗發(fā)現(xiàn),通過給予高齡患者靜脈注射1. 5 mg/ kg 異丙酚,高齡患者的血壓有較為明顯的降低。丙泊酚所產(chǎn)生的循環(huán)抑制作用和注射速度以及劑量有較大的關系。丙泊酚與芬太尼進行結(jié)合,不但可以抑制氣管插管時所導致的應激反應,還可以達到較好的麻醉深度。
麻醉藥自身可以達到特定范圍血管擴張及心功能抑制的作用,麻醉前適當?shù)倪M行擴容,能夠較好彌補麻醉所致的相對性容量不足。在進行麻醉誘導時,SBP、DBP、HR 所產(chǎn)生的變化也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5]。在本實驗中,雖然在進行誘導前作了200 ~300 ml 的晶體液輸注,兩組高齡患者在采用七氟醚與丙泊酚誘導后,后置喉鏡前SBP、DBP、HR 與誘導前作比較,均有明顯的下降。
通過本文的研究,兩種全麻方式均能很快地實現(xiàn)麻醉誘導,但是均有導致患者血壓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七氟醚吸入麻醉誘導與丙泊酚誘導相比,前者速度更快,而且有較短的意識消失時間及插管時間,不足的是,七氟醚誘導可能會產(chǎn)生較多的插管反應。
1 王建剛,劉保江,呂潔萍. 七氟醚與丙泊酚用于小兒全麻誘導的臨床觀察[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08,8(6):487 - 488.
2 季淑娟,黃禮兵,崔蘇揚,等. 七氟醚與丙泊酚用于麻醉誘導的臨床比較[J]. 江蘇醫(yī)藥,2008,34(12):1239 - 1240.
3 姜旭暉,李士通,張瑩,等. 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誘導對維庫溴銨起效的影響[J]. 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25(2):168 - 169.
4 江海霞,劉進. 七氟醚和丙泊酚麻醉誘導的比較[J]. 臨床麻醉學雜志,2008,24(6):527 - 528.
5 孔全立. 七氟醚、丙泊酚在老年患者麻醉誘導中的應用觀察[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113 -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