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兵
1、我把史煥泉當成文友,不僅僅他是一個年輕的知名書家,他更是一個表里如一,書如其人人如其書的一條漢子。
他當書法教師,弄著弄著卻成書法家了,并且很固執(zhí)很自信一派俠氣。我認識他來自于他的牛氣。幾年前,有人說古宛南陽年輕一茬的書家中,史煥泉的字最難要,與外界接觸也少,是個幾近不近人情之人,并講了圈內人向他求字難堪的故事;雖沒太在意卻在心里默記下了他的名字。世界小,在同一城市屋檐下的小城更小。朋友聚會、活動聚會、牌場聚會,終于和史煥泉聚在一起了。話沒多說,酒沒多喝,寒暄的握手,不在意的眼睛余光,估計都沒給對方留下太多的印記和印象。
但有一件親歷的事卻讓我有些慍怒和計較了。有周口的文友和書友來南陽互訪交流,點名要見見史煥泉并想得到他的作品。我托了作協(xié)的秘書長正義君邀約,想著他們是洛陽求學時的同門師兄弟,肯定會給面子,結果是正義兄和我都很沒面子。“還真是牛逼哩!”男人容易較勁,我的牛勁也上來了。比酒賭牌,也許我的酒量和極差的賭運牌技震撼了史煥泉,他終于開口了:“水兄,我送你一幅字批評批評吧?!本墎砬橥?,雖遲了些,但敲骨心動,惺惺相惜。一個敢于面對權勢、面對偽裝作秀裝神弄鬼說不的人,能送我字,我很滿足。
2、我是書法的門外漢,雖說藝術相通,我卻無緣染指,也不敢染指,覺得書法比寫文章難。但教書的臭毛病,總是好為人師。人家一謙虛,便胡扯一通。什么要像魯迅先生那樣很會生活也很會寫作,生活是第一位的,要先會生存而后藝術,而書法等等;還說藝術拼到最后是藝術家自身的學養(yǎng)、思想、性情云云。
我早年寫詩,現(xiàn)在以散文為主,其它技藝幾無涉獵。然而,詩歌是語言藝術,書法是線條藝術。所以,我識煥泉為一個文藝層面上的道友。和煥泉在一起,一席話一席話,一瞬間爽快了許多,但也醉了許多,囊中羞澀了許多。教師言教,但煥泉更多的是爽朗的笑和沉默。他一直在弄出聲響且已弄出了大聲響。他已是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考級中心總部考官、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楷書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青年書協(xié)副主席、北京對外經貿大學藝術研究員、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他的書法作品獲得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提名獎、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三等獎、第九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三等獎、全國首屆草書展提名獎、全國第二屆隸書展提名獎、紀念老子誕辰2578周年全國書法展一等獎、紀念傅山誕辰400周年全國書法展一等獎等等,作品還曾入展中國書協(xié)主辦的各類專業(yè)展覽30余次,入選《共和國書法大系》。中央電視臺、河南電視臺《中國書法》雜志等有專題、專欄介紹。煥泉正在趨向“大師級的書法家”行列。
這讓我有了一種深深的敬仰和自豪感。我知道,作為朋友,我只需要聆聽和欣賞,從他的作品和章法里,從他的一撇一捺里,聆聽他的心聲。
3、一晃,又一、二年了。我在糊里糊涂的生活里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但煥泉知道他要做什么,也知道,他該做什么。對他而言,法古創(chuàng)新,超越自己,更新自己,拜師求藝,傳承和發(fā)揚,否定和揚棄,每一選擇,每一思考,每一課題都意義非凡,深邃如海。
他到了北京,一個經濟、文化、資源、信息、人才都超一流的燦爛環(huán)境里拜師求學,虔誠切磋。他的書法日臻完美,也大有“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故事和噱頭。若不然,品品他的字,讀讀他的書寫內容就一目了然。
他在上升,學習,悟道,修身。
他行走在大師已走的路上。他行走在將屬于自己風格的路上。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話寫在紙上輕,做起來很重。
煥泉的追求,已彰顯出自己的特點。像他喝酒,不醉不罷休,像他打牌,惟“獨(只贏一張)”是問,獨秀牌壇。而他的書法呢?篆、隸、草、楷并行,是不是想獨步天下。尤其草書,師法黃山谷,跌宕起伏,點“點”成“睛”,對一代大師黃庭堅、祝枝山的技法上都有所師從。而在酒神精神和行文恣肆上,頗有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幾分神韻?!疤熳雍魜聿簧洗?,自稱臣是酒中仙?!睂懽质怯脕硇奚眇B(yǎng)性的,藝法自然,太顧及書法之道,太講究了,便假了,藝術的最高境界應該就是自然,像睡夢中均勻的呼吸,才會舒服。
詩需要一點醉意,書法也需要。好的書法,應該是每一個字,每一個線條,都充滿醉意,沒有醉意的書法缺少神韻。聽說,張旭的狂草絕世,大都是在醉意朦朧中如升仙得道,驚天泣地。
而書的醉意感?那就是“氣韻”。“氣韻”這個東西很中國,聽起來形而上,其實是實實在在的。我們說酣暢淋漓,一氣呵成,大概指的就是這個氣韻,一幅書法作品有了氣,就是一個整體,就有了生命感。我們還說,大寫意,潑墨。想想寫字像用力把一硯墨如一盆水一樣潑出去,那是何等壯觀的氣勢,不力透紙背才怪。
在中國藝術里,宣紙和美酒,和長嘯一樣,同樣具有傲骨、孤獨和抒情。煥泉的作品已是關于自己關于個性美的“史詩”。他已出版了書法作品集《棠棣之約》、“時代書畫名家工程《史煥泉卷》”。他已用自己的書法發(fā)出了自己的聲音,展出了自己的形象。
但這個世界和社會太吵了。我不敢確定,他的聲音和形象,能傳出多遠,能讓多少人聽見看見。好在,我聽見看見了。
趁一次酒后大醺,我讓他給我寫幅“花開大地風情萬種”草書,他一展案臺,凝聚神氣,一揮而就。那氣度,那神韻,如萬馬奔騰,暴雨泉涌,又如春江花月,憨鳥獨枝,濁酒老翁,臘梅斜橫。只可惜,再一次酒后,我把它丟了,也許是天意讓它流落到不可知處,在天與地間花開大地,風情萬種!一嘆,又一憾。
但煥泉也有他的無奈,畢竟是身在江湖,活在塵世。那些不愿參加的活動,他得參加,那些不愿贈送的作品他得贈送。我知道,多少次他不吭聲,但心在反抗。在一次爽約而不爽聚的小交流書會上,我一連讓煥泉寫了四、五幅,他擰著的眉頭,最后收筆時用力的一點一捺,都是他無聲的抗訴。再見了他說我不是水兵而是強盜,我無言以對。他的心音,讓我心疼,讓我覺得自己罪孽深重。甚至讓我覺得,當下的社會,病得很重。但做人如能再多幾分傲骨,安貧再守幾分隱寂,那將是書家中的上品和偉丈夫,書法有幸,書法史有幸。
4、大書無形,如行云流水,章法自在心中??茨鞘篱g碑刻、匾額、對聯(lián)、墻題,屬于瑰寶級的,那個不是放蕩不羈,隨意隨心,如風吹草,如雨撲地。傳世的《肚臍貼》,《留言貼》,更是大師們急促急就而成就的本色和大美。如果有一天《蘭亭序》真跡面世,肯定讓書界唏噓不已,不僅僅是書法之美,更深是王者歸來,寫法自然無敵。甚至王羲之先生再世也會感嘆是神來之筆,說自己再也寫不出來。
煥泉弟弟的品性也一如我所認識的他的個性:大大方方,男人氣十足,大口喝酒,大塊吃肉;亦如他的性情:不奸不滑,清澈見底。也許這只是我所感。如果你想走近他,依我之見,你不妨賞賞他的書法,讀完他那些用性情傾瀉的文字之美以及尺幅上的清香。
5、煥泉還要遠行,因為他還有夢想。一個人心中有夢想就會有足夠的底氣,有足夠的底氣就能遠行。他就可以高尚而又勇敢地說:“你不懂書法,我不想給你字!”
當然,一個人光有夢想是不行的,還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身體力行。一個甩掉體制供養(yǎng),甘愿打工流浪的苗族詩人寫道:
天下之大,都是朝廷
八萬里,只有貴陽一座城,能容下
英雄與統(tǒng)治者在夢里的一次相遇
把酒言歡,醉倒的是野心
醒來的,也是野心
不走了,先占領貴州,再進攻中國
請允許我:抽刀斷水,仰天長笑
臥薪嘗膽,借東風而南下
在三月里率領百萬雄師
攻占整個洛陽和一首唐詩
這是詩人的浩氣,我想這也應是大書家和煥泉弟弟的浩氣。
6、南陽是一塊盆地,是一塊溫潤如玉的沃土,我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而深感欣慰。與名人為鄰有所敬仰本是好事,但也容易在圍城內閉門造車,夜郎自大。物質的豐富,大家雖不是錦衣玉食,但也食有魚肉,容易困頓和迷茫,欲望誘惑太多,創(chuàng)造的奇跡就會太少,這是個悖論。事實上任何一個時代都會給寫作者制作出種種難度和困境。政治年代如此,經濟年代同樣如此。我們的時代多像虛擬的迪斯尼樂園和經過華麗包裝的游樂場,叫喊的正是商業(yè)時代的平庸和人性的垃圾。尤其值得擔憂的是“商業(yè)化”、“消費化”和“媒介化”的時代,真正地對生命、生存、歷史、民族所一起構成的大美觀照和“個性化”書家正在大面積消失。煥泉弟要葆有自己的個性和書寫特點,不管書藝到什么程度,一出手總讓人眼前一亮并肯定地說:“瞧,這是史煥泉的書法!”這就夠了,我想。
獨處的時光很重要,因為世事擾攘,誘惑往往遮蔽個性;生活背景的色相決定著一個人精神氣質的色相。一個人精神氣質的色相決定著一個人作品藝術的色相,對此,我深信不疑。
我不想給史煥泉做出評論性的結論,或者無端地逢迎:好,大家氣象。我只是滿懷期待,期待他能夠如愿以償,離大家和書法史越來越近。我還想對他說,兄弟,再多讀讀書吧,尤其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詩詞歌賦,因為文學使人更溫暖更豐沛更有情趣。一位書法家沒有詩人氣質,還配和蘇東坡一塊飲酒江月而大江東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