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秀銀,李甲蓮,朱述俠,王苗苗,葉 麗,劉婕婷(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廣東 佛山 528000)
從2007年以來,每年的無痛內鏡檢查量持續(xù)增長,全人全程護理也顯得尤為突出。大量研究針對心血管、糖尿病、腦卒中偏癱等患者實施連續(xù)護理干預,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質量[1]。通過對門診行無痛內鏡檢查的心血管患者實施延續(xù)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探討延續(xù)健康教育對門診無痛內鏡檢查的心血管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門診行無痛內鏡檢查的心血管患者102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接受延續(xù)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患者50例為觀察組,不接受延續(xù)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患者52例為對照組。男46例,女56例,年齡46~77歲。兩組均為中老年患者,患高血壓病≥2年,同時已用藥物治療的患者,除19例為宮腔鏡檢查外,余均為胃腸鏡檢查。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種類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觀察指標:血壓和心律失常、心絞痛的發(fā)生率。評價標準:①高血壓血壓≥140/90 mm Hg(1 mm Hg=0.1333 kPa);②心律失常ECG報告有心律失常;③心絞痛需服用藥物才能緩解。對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心律失常、心絞痛的發(fā)生率進行比較,并作出延續(xù)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資料采用SPSS 11.5系統(tǒng)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百分比表示法,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無痛內鏡檢查后經(jīng)延續(xù)健康教育護理干預7 d,觀察組血壓較對照組血壓有所降低(P<0.05),并心律失常、心絞痛的發(fā)生率也明顯比對照組減少(P<0.05),這表明延續(xù)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心血管患者,可降低血壓升高幅度,減少心律失常、心絞痛的發(fā)生率。無痛內鏡檢查后的血壓和心率與檢查前相比,兩組均有所下降。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表1 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 )
表1 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 )
組別 檢查前 檢查后 檢查后第7天收縮壓 舒張壓 心率 收縮壓 舒張壓 心率 收縮壓 舒張壓 心率觀察組 151.0±15.3 89.8±10.1 84.2±9.1 144.0±13.3 85.8±9.4 80.1±10.1 136.6±12.3① 78.8±9.2① 78.2±9.1①對照組 151.2±14.6 88.9±9.6 85.0±9.3 145.0±15.2 84.3±10.1 81.0±9.6 156.1±13.3 88.0±10.1 88.0±9.6 t值 0.0676 0.4614 0.4389 0.353 0.7757 0.4614 7.6797 4.8037 5.287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原發(fā)病的病情變化率[例(%)]
延續(xù)健康教育是指護理服務不受患者出院的限制,隨著患者回歸社會而延伸到社區(qū)、家庭,對出院后的患者給予連續(xù)性服務,主要的特征包括護理的持續(xù)性和合作性。門診內鏡檢查的患者均擔心憂慮自己患惡性腫瘤疾病,若這些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情緒障礙,心理情緒能夠刺激腎上腺素能分泌兒茶酚胺及交感神經(jīng)興奮,血壓升高,左心室負荷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誘發(fā)或加重心律失常、心絞痛、呼吸困難,甚至心肌梗死[2]。因此,對門診內鏡檢查的心血管患者進行連續(xù)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意義。
[1]石 霞,劉玉玲,韓獻軍,等.腦卒中偏癱患者實施連續(xù)護理干預效果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5):1241.
[2]劉 英.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心理狀況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