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政
(山東石大勝華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57061)
2013年的國內外市場顯示,中國光伏產業(yè)目前正遭受歐美“雙反”與國內產能嚴重過剩的雙重考驗。人們不禁擔心,中國的光伏產業(yè)的春天是否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實際上,這僅僅是光伏產業(yè)的產能過剩,并不能因此看衰整個光伏產業(yè)。
2013年光伏需求將會同比增長7%,達31GW。中國將首次超過德國變成最大光伏市場。而亞洲也將變成需求最旺盛的大陸。中日印三國需求將占到全球需求的36%。2013年又將成為另外一個轉型之年,光伏業(yè)將適應后歐洲市場的疲軟。目前,光伏產業(yè)的總體趨勢在走下坡路,而其中電站開發(fā)環(huán)節(jié)的趨勢是上升的,2013年必將迎來光伏發(fā)電電站建設的一個春天。
當前我國政策鼓勵方向是分布式光伏發(fā)電。分布式光伏發(fā)電是指區(qū)別于集中式光伏發(fā)電的建設方法,一般建在用戶側,所生產電力主要自用。具有容量小、電壓等級低、接近負荷、對電網(wǎng)影響小等特點,可以應用在工業(yè)廠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頂上。分布式光伏發(fā)電充分利用了太陽能廣泛存在的特點,并且避免了集中建設的場地限制因素,具有建設靈活的特點。
光伏發(fā)電一般按照與電力系統(tǒng)的關系分類,可以分為獨立光伏發(fā)電和并網(wǎng)光伏發(fā)電。獨立光伏發(fā)電不與電力系統(tǒng)連接在一起,獨立于整個系統(tǒng),發(fā)出的直流、交流電直接供給負載。而并網(wǎng)光伏發(fā)電則像發(fā)電站一樣,可以向電網(wǎng)輸送有功、無功的電能。
獨立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由太陽能電池陣列、蓄電池、逆變器組件、控制器和負載(直流負載和交流負載)組成。因為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能為直流,但是由于光照強度實時變化,太陽能電池輸出的電壓也不穩(wěn)定,這時也需要蓄電池來起到一個濾波的作用,將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壓穩(wěn)定在蓄電池的電壓值上,在另外一種意義上,用蓄電池也有儲能的作用,可以將過剩的電能儲存起來供在光照強度較低的時候使用。如果是直流負載就可以直接接在蓄電池上工作,如果是交流負載,那么需要經(jīng)過逆變器的DC-AC變換,將直流電變成交流電,供給交流負載。
獨立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由太陽能電池陣列、蓄電池、逆變器組件、控制器和負載組成。因為需要將光伏發(fā)出來的電回饋給電網(wǎng),這就需要將直流電轉換為電網(wǎng)要求的220V、50HZ的交流電,并且在相同相位的情況下并網(wǎng),像電網(wǎng)供電。
無論是獨立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還是并網(wǎng)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逆變系統(tǒng)對于交流負載和并網(wǎng)發(fā)電都是必不可少的,接下來我們主要就光伏分布發(fā)電中的逆變系統(tǒng)的相關設計進行研究。
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主要由太陽能電池、主回路、控制電路和負載組成。主回路主要包括DC/DC電路、DC/AC電路、濾波器組件。下面主要對于主回路部分的設計做介紹,其中包括主回路的拓撲結構進行分析,介紹一下全橋逆變電路的工作原理以及逆變器模塊的選型,以及相關保護的設計。
通常單相電壓型逆變器主要分為推挽式、半橋和全橋逆變電路三種。這三種方式根據(jù)其不同的特點應用于不同的場合。
推挽式逆變電路的電路結構比較簡單,如圖3-1 所示。其上電路只需要兩個晶閘管,基極驅動電路不需要隔離,驅動電路比較簡單,但是晶閘管需要承受2倍的線路峰值電壓,所以適合于低輸入電壓的場合應用。
同時變壓器存在偏磁現(xiàn)象,初級繞組有中心抽頭,流過的電流有效值和銅耗較大,初級繞阻兩部分應緊密藕合,繞制工藝復雜。因為推挽式逆變電路對于晶閘管的耐壓要求比較高,不適合作為光伏發(fā)電的逆變系統(tǒng)主回路。
圖3 -1 單相推挽式逆變電路
相比于推挽式逆變電路,單相半橋式逆變電路中所使用的晶閘管的耐壓要求就相對較低,不會有線電壓峰值2倍這么多,絕對不會超過線電壓峰值。其逆變出來的波形也相對推挽式比較接近于正弦波,所以濾波的要求也相對較低。由于晶閘管的飽和壓降減小到了最小,所以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半橋式逆變電路的結構決定,如圖3-2所示,其集電極電流在晶閘管導通時會增加一倍,使得在晶閘管選型的過程中,要考慮大電流、承受高壓的情況,就難免會因為其價格昂貴,所以不適合作為光伏發(fā)電的逆變系統(tǒng)主回路。
全橋式逆變電路就是介于推挽式和半橋式之間,兼顧其各自優(yōu)點的一種逆變電路。其既有推挽式電路的電流性質,也有半橋式電路的電壓性質,其結構詳見圖3-3所示。全橋式電路可以使得晶閘管期間達到最大輸出功率,而且其逆變出來的波形更加接近于正弦波。所以,這次這次光伏發(fā)電的逆變系統(tǒng)主回路選用了全橋式逆變電路。
其中VT1-VT4為晶閘管,VD1-VD4為四個反向并聯(lián)的二極管。下面詳細介紹一下全橋逆變電路的工作原理。
圖3 -3 單相全橋式逆變電路
首先,VT1和VT4是一對同時開關的晶閘管,VT2和VT3是另外一對同時開關的晶閘管,VT1、VT4,VT2、VT3各受兩路控制電壓的控制。首先,VT2、VT3的控制電壓為負值,那么VT2、VT3關斷,處于截止狀態(tài)。VT1、VT4的的控制電壓為正值,那么VT1、VT4導通,電流流通路徑如圖3-4所示。如果忽略晶閘管自身的壓降,那么輸出電壓就等于Uout=EN2/N1。
然后,VT1、VT4關斷,四個功率開關都處于截止狀態(tài)。
圖3 -4 電流流通路徑
第三個時刻,VT1、VT4的控制電壓為負值,那么VT1、VT4關斷,處于截止狀態(tài)。VT2、VT3的的控制電壓為正值,那么VT2、VT3導通,電流流通路徑如圖3-5所示。如果忽略晶閘管自身的壓降,那么輸出電壓就等于Uout=-EN2/N1。
最后,VT2、VT3關斷,四個功率開關都處于截止狀態(tài)。
這就是一個周期內,晶閘管的開關變化情況。按照這種工作方式,則可以獲得交變的電壓。
圖3 -5電流流通路徑
逆變器組件的設計
根據(jù)某地的用戶載荷分析,用戶的用電載荷平均大概為3.2kW。根據(jù)某地全年品均月輻照強度5.4KWh/m2/天??偣残枰碾姵匕宸疥嚬β视嬎愎綖椋?/p>
Wl:負載的消耗功率
F:蓄電池放電效率的修正系數(shù)(通常取1.05)
Tm:峰值日照時數(shù),其值與輻照強度的值基本相同,這里取3.6h
:方陣表面由于塵污遮蔽或老化引起的修正系數(shù),通常可取 0.9~0.95
:方陣組合損失和對最大功率點偏離以及控制器效率的修正系數(shù),通??扇?.9~0.95
L:蓄電池的維修保養(yǎng)率(通常取0.8)
Ka :包括逆變器等交流回路的損失率(通常取0.7,如逆變器效率高可取0.8)
本方案選用230W的單晶硅電池板,則總共需要8塊,總功率為1.84Kw 。
由于當?shù)氐挠秒婋妷簽?2OV,所以選擇輸出電壓為22OV的離網(wǎng)逆變器,經(jīng)過用戶用電器統(tǒng)計可知,用戶的最大功率約為716W,考慮到用戶負載中有感性負載,在啟動過程時有較大的沖擊電流,同時考慮系統(tǒng)的臨時增加負載的情況,所以逆變器功率應相對選擇較大的。在逆變系統(tǒng)中要求系統(tǒng)響應快,可靠性高,保護功能強等。本次設計的逆變電路中蓄電池通過DC/DC變換最大提供給逆變器400V的直流電壓,所以單個晶閘管所承受的最大耐壓也為400V,考慮到電壓波動和留一定的余量的關系,最終將晶閘管的最大耐壓設定在150%的輸入最大輸入電壓,那就是600V。
逆變器的額定輸出功率為3kW,輸出電流的峰值為18A,隔離變壓器的變壓比為1:1??紤]到留有一定的余量,每個晶閘管的耐流值設定在30A。然后我們就可以進行選型了。
最后,選擇了PM200CLA060型號的三菱公司出品的IPM模塊,其耐壓600V,耐流200A,符合我這次設計的光伏發(fā)電逆變系統(tǒng)對于模塊的要求。
對于分布式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其直流側需要增加電容保證直流側電壓穩(wěn)定,不出現(xiàn)電壓突變。那么需要設計出符合以下公式要求的電容。
其中P為太陽能電池的輸出功率,按照此項目每塊太陽能電池的輸出功率80W±3%計算,那么40塊太陽能電池組成的陣列,其輸出功率可達3.2KW。
f為電網(wǎng)的頻率,取50Hz。
K為波紋系數(shù),取0.1。
U為直流母線電壓,取400V。
所以,我們只要選用大于1273.89的電容即可,我選用2200。由于考慮到直流側電壓為400V,那么選擇500V/2200的電解電容。
由單相全橋逆變電路逆變出來的電壓不是標準的正弦波,而是直流斬波電壓。如下圖所示。
為了使得輸出的波形更加接近正弦波,以保證負載和電網(wǎng)獲得高質量的電能,濾波電路是影響波形輸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濾波電路的設計中最重要的就是電感和電容的設計。
其中,由于逆變器的輸出為220V/3kVA,那么所以Poutmax=3kVA。Uout=220V。
設定逆變器效率為96%。波紋電流系數(shù)為17%。
那么而電容的設計如下:
其中K為諧振頻率/基波頻率,設定為12.
f為基波頻率,就是50Hz。那么
所以根據(jù)設計數(shù)據(jù),濾波電容選擇40,濾波電感選擇2mH。
圖3 -2 單相半橋式逆變電路
光伏分布式發(fā)電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常見,其中在并網(wǎng)和交流負載的使用過程中,逆變器的設計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對于逆變器部分的結構和原理的分析,簡述了光伏發(fā)電中逆變器設計的總體思路。整個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還依靠于各個部分,包括太陽能電池、蓄電池、濾波部分、控制部分、并網(wǎng)控制部分的配合。所以在實際的逆變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其他部分的配合和影響。
[1]董密,羅安.光伏并網(wǎng)發(fā)電系統(tǒng)中逆變器的設計與控制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6,30(20):97-102.
[2]吳巍.基于波動低壓輸入的獨立光伏逆變器的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13,21(4):963-971.DOI:10.3788/OPE.20132104.0963.
[3]楊水濤,丁新平,張帆等.Z-源逆變器在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中的應用[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28(17):112-118.
[4]張紅超,馬春英,李全喜等.環(huán)境對太陽能光伏逆變器性能影響的試驗方法研究[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1,39(16):135-138.DOI:10.3969/j.issn.1674-3415.2011.16.025.
[5]安樹懷,王明渝,鄧威等.可用于光伏并網(wǎng)的雙頻逆變器控制策略[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1,31(1):84-88.DOI:10.3969/j.issn.1006-6047.2011.01.021.
[6]于晶榮,曹一家,何敏等.單相單級光伏逆變器最大功率點跟蹤方法[J].儀器儀表學報,2013,34(1):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