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秀蘭 (河北省涉縣中醫(yī)院 涉縣056400)
卵巢囊腫是臨床上常見的威脅女性健康的疾病?,F(xiàn)代醫(yī)學認為其病因與內分泌紊亂、血液循環(huán)異常、炎癥反應等因素有關[1]。是卵巢腫瘤的一種,屬于良性腫瘤,可單側發(fā)生,也可雙側同時發(fā)生,患者以20-50歲多見。臨床上以小腹墜痛、月經(jīng)不調、白帶異常、腰痛等為主要特征,還可能發(fā)生卵巢囊腫蒂扭轉、破裂、繼發(fā)感染、惡變等多種病變。我科采用化瘀消癥方配合頭孢克肟片治療卵巢囊腫取得較滿意的療效,現(xiàn)將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2011年來我院婦產(chǎn)科就診患者150例。已婚135例,未婚15例;年齡16-20歲16例,21-30歲38例,31-40歲73例,40歲以上者 23例。囊腫大小:1.0×1.0-1.9×1.9cm32 例,2.0 ×2.0 -2.9 ×2.9cm64 例,3.0 ×3.0 -3.9 ×3.9cm34 例,4.0 ×4.0 -8.0 ×8.0cm20例;囊腫部位:雙側26例,右側72例,左側52例。臨床表現(xiàn)有下腹墜痛不適,腰酸痛,白帶多,月經(jīng)失調,繼發(fā)性不孕。婦科檢查:附件一側或雙側壓痛,可觸及形狀大小不等的包塊,多數(shù)活動佳,呈囊性感。B超檢查提示單側或雙側卵巢囊腫。且符合藥物保守治療原則及患者意愿。所有患者近3月內均未接受過任何藥物治療,腫瘤標記物:血清糖蛋白125(CA125)正常。卵巢囊腫蒂扭轉、伴心肝腎功能不全、全身功能衰竭、囊腫有惡變可疑、合并妊娠者,均不在觀察之列。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5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5例。治療前后均經(jīng)B超對照檢查。
1.2 方法 觀察組從月經(jīng)干凈后開始服用化瘀消癥方(桂枝、赤芍、牡丹皮、桃仁、茯苓、烏賊骨、茜草、旋覆花、薏苡仁、敗醬草、黑附子、白芷等,水煎濃縮取汁200mL,100 mL/次,2次/日)。加服頭孢克肟片(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20030046,規(guī)格:每片50mg)每次2片,2次 /天,18天為一個療程。治療1療程后B超復查及婦科檢查。對照組服頭孢克肟片每次2片,2次 /天,18天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觀察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分別行盆腔及婦科檢查,由同一B超醫(yī)師測量患者卵巢囊腫徑線。
1.4 療效判斷 按照治療前后B超測量卵巢囊腫徑線變化判定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消失,B型超聲檢查囊腫消失;有效:臨床癥狀較前明顯好轉,B型超聲檢查囊腫明顯縮小;無效:臨床癥狀較前改善,B型超聲檢查囊腫未見縮小或反而增大??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所有患者在服藥1個療程后臨床癥狀均已好轉。觀察組臨床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2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張仲景《金匱要略》中記載的瘕病與本病類似。在治療方面,張仲景首先提出宜用破血逐瘀法,藥用桂枝茯苓丸,寓活血化瘀以除瘤之意。氣血津液失調是卵巢囊腫的病機關鍵,氣血水郁滯日久漸成癥瘕積聚,聚而不散。卵巢囊腫治療宜化瘀消癥,方選桂枝茯苓丸、旋覆花湯、四烏賊骨一藘茹丸、薏苡附子敗醬草化裁而成化瘀消癥方。方中桂枝通陽利脈,芍藥行血中氣滯,丹皮涼血消瘀,桃仁破瘀化結,茯苓安中,滲濕下行,與桂枝相配入陰通陽;旋覆花合茜草暢通氣血,可治半產(chǎn)漏下,四烏賊一慮茹丸乃《內經(jīng)》十三方之一,可治血枯;薏苡附子敗醬草原為治療腸癰而設,因其化瘀利濕之功而移治本病,可增強化瘀消癥之效。從現(xiàn)代藥理而言可改善全身微循環(huán),促進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吸收,使卵巢增厚胞膜軟解溶化,病態(tài)組織崩潰,包塊消散?,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2],桂枝茯苓丸對小鼠有鎮(zhèn)痛和抗炎作用。本研究中治療組(化瘀消癥方聯(lián)合頭孢克肟片)較對照組(頭孢克肟片)總有效率有明顯提高(P<0.05)。這說明化瘀消癥方具有一定的鎮(zhèn)痛、消炎作用,同時又聯(lián)合西藥抗生素抗菌消炎,止痛消腫以促使囊腫消散,縮短了療程,提高了治愈率,療效顯著,得到了大多數(shù)患者的肯定。
[1]李忍言,王西寧.腹腔鏡下膽囊與卵巢囊腫聯(lián)合切除術40例[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0,15(10):1 419 -1 420.
[2]王建超,廖英.桂枝茯苓丸方加減治療婦科疾病驗案2則[J].江蘇中醫(yī)藥,2011,13(8):236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