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衍合
(山東能里能彥礦業(yè)有限公司,山東 鄒城273517)
教學三礦的開拓方式為立井單水平分區(qū)式開拓,開采水平為+40m,煤層傾角小于8°,屬于近水平煤層,瓦斯等級為低瓦斯。主要開采的二1煤層厚度為3~15m,平均厚度為6.35m,共有3個采區(qū),采用單體支柱或懸移支架放頂煤開采過程中,由于地質條件與開采技術問題,部分頂煤沒有放出,部分區(qū)域留有煤底,煤炭采出率低,大量的煤炭遺留在采空區(qū)內,造成資源和經(jīng)濟損失。據(jù)礦方提供的數(shù)據(jù)估算,僅11采區(qū)遺留下的煤炭就達60多萬噸,所以復采煤炭勢在必行。
11采區(qū)位于本礦區(qū)東部,北至本礦與建業(yè)煤炭有限公司邊界保護煤柱,南鄰13采區(qū),西至本礦與二礦有限公司邊界保護煤柱,東鄰16采區(qū)。11采區(qū)布置2條下山巷道,東軌道巷擔任采區(qū)輔助運輸及采區(qū)進風,東皮帶巷擔任采區(qū)煤炭運輸及采區(qū)回風。
11012 復采工作面位于11011采空區(qū)內,東部為采空區(qū),北部為11011采空區(qū),南部為采空區(qū),西部為礦井保護煤柱。
11012 復采工作面上巷(回風巷)從原南北皮帶巷與東皮帶交叉口處,設計工程量520m,設計方位64°,沿底掘進;下巷(進風巷)開口位置:從12皮帶巷與12052上巷交叉口處,設計工程量190m,設計方位244°。上、下巷掘進過程中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施工方案,待完工后從上巷開口向北掘進與下巷貫通作為工作面切眼;工作面切眼貫通后從原南北皮帶巷向北90m處開口掘進11012下巷。
11012 工作面上巷為工作面進風巷,擔任工作面輔助運輸,下巷為工作面回風巷,擔任工作面主要運輸,切巷作為工作面。上、下巷采用礦工鋼對棚支護(梯形),礦工鋼規(guī)格2.2m×2.6m,巷道凈寬4.2m,凈高2.3m,巷道凈斷面積7.0m2。切巷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配π型鋼梁對棚支護(矩形),規(guī)格2.2m×2.4m,巷道凈寬2.0m,凈高2.0m,巷道凈斷面積4.0m2。
1)采用經(jīng)驗公式計算
本設計參照近水平不穩(wěn)定厚煤層放頂采煤法研究報告中的支護強度計算,利用最危險狀態(tài)的近似計算分析來確定工作面每架合理的支護強度:
式中:Pt為工作面合理的支護強度,kN/m2;H為直接頂厚度,m;h為采高,m;s為支護面積,m2;γ為頂板巖石重力密度,t/m3,一般可取2.5t/m3;k為工作面支柱應該支護的上覆巖層厚度與采高之比,一般為4~8,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合理選取。開采煤層較薄、頂板條件好、周期來壓不明顯時,應選用低倍數(shù),反之則采用高倍數(shù)。取系數(shù)6。
2)支架有效初撐力確定
式中:Rt為支柱實際支撐能力,kN/根;Kg為工作系數(shù),0.99;Kz為增阻系數(shù),0.95;Kb為不均勻系數(shù),0.9;Kh為采高系數(shù),1.0;Ka為傾角系數(shù),1.0;R為支柱額定工作阻力,300kN。
3)工作面合理的支護密度
式中:N為支柱密度,根/m2。
工作面實際支護密度為5/1.2=4.2,因4.2>1.11,故支護密度合理。
4)合理控頂距的選擇,最大控頂距3.4m,最小控頂距2.4m。
5)支護設備選擇。根據(jù)上述有關參數(shù),結合采高等因素,11012工作面選用DW22-300/100單體液壓支柱配2.4mπ型鋼梁支護。
該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炮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
采煤工藝:爆破落煤→裝煤→運煤→工作面支護→采空區(qū)處理。
回采工藝流程:打眼→注水→打眼→放炮→移主梁老塘柱(站副梁中柱)→采煤→支護(移主梁)→放頂(移副梁)→放頂煤→移溜子站中柱→交接班→檢修。
型號說明:DW22-300/100型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DW為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22為支柱最大高度的公稱值;300為額定工作阻力,kN;100為油缸內徑,mm。
標準配置見表1。
表1 主要技術參數(shù)
根據(jù)我礦和鄰礦同煤層礦壓觀測資料,工作面采用DW22-300/100單體液壓支柱配2.4mπ型鋼梁支護,每棚“兩梁五柱”,正常生產(chǎn)時,柱距500mm±50mm,最大控頂距3400mm,最小控頂距2400mm,放頂步距1000mm。
工作面機頭采用8對4mπ型鋼梁配單體液壓支柱進行支護,安全出口長4000mm,行人道寬不小于700mm,高不低于1600mm,最大控頂距5000mm,最小控頂距4000mm;π型鋼梁與工字鋼交接要實,不實處用木楔背實,摘除機頭側工字鋼棚腿。
工作面機尾采用采面相同支架支護。
超前支護前6m范圍內采用自動步移端頭液壓支架,配合采用DW22-300/100單體液壓支柱配2.4mπ型鋼梁支護走向20m范圍內布置,“一梁三柱”雙排布置。支柱穿柱鞋并拴齊拴牢防倒鏈。
本文介紹了教學三礦進行復采的技術工藝,包括復采工作面的布置、巷道支護強度的計算、工作面的頂板控制采煤工藝。復采技術及工藝的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炭資源的回采率,創(chuàng)造直接的經(jīng)濟價值,同時在礦井資源緊張情況下,可進一步延長礦井的服務年限。
〔1〕錢鳴高,劉聽成.礦山壓力及其控制〔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1.
〔2〕金 太,等.緩傾斜厚煤層開采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0.
〔3〕張頂立.綜放工作面煤巖穩(wěn)定性研究及控制〔D〕.博士論文.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1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