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先
陜西安康市歷史博物館藏有一幅路慎莊水墨畫《山村雨霽圖軸》,紙本,縱107厘米,橫61厘米。畫面描繪出宿雨初霽的山村景色,層巒疊翠,溪水蜿蜒。迎面山的山巒突兀,近前水岸磐石間長出雜樹棵棵;右側山溪間有房屋散布,石階層層;左側山腳下一片村舍,前后連水,遠山蔓延。山石均用解索皴,樹木用元人畫法。畫面雖未敷彩,但墨筆有五彩之神韻。左上角題款識:“夢徵老伯大人清賞,小洲侄路慎莊?!毕骡j白文篆書印“路慎莊印”。
路慎莊是關中名儒路德的長子?!堵肥霞易V》中記載周至縣終南鎮(zhèn)北堡(今毓興村)路氏家族,素以治家治學聞名于世,除了三位翰林,路家還走出了五位進士,以及舉人、監(jiān)生、貢生共14人。在清代,路氏一族共被封二品一人、三品二人、四品二人、五品二人、七品六人,官居知州、同知、縣令者八人。近代,路氏官居少將、廳長等高職者有11人。
路德(1784~1851年)字潤生,號鷺洲。清嘉慶十四年己巳恩科(1809年)中二甲進士第77名,選翰林院庶吉士,歷官戶部主事、員外郎。嘉慶十四年戶部湖廣司主事,3年后考補軍機章京職。以眼疾告歸,專心治學。路德的學術講究自反身心、不分門戶、不事標榜,他反對當時學術剽竊、空談的惡習,認為讀書是為了讓自己成為“好人”,而并非是追求富貴的工具,這些觀點被世人所稱道。他先后在乾陽、象峰、對峰、宏道、關中等書院講學,前后達20余年。講學期間,他嚴設課程、因材施教,經(jīng)他教授的學生達千人之眾,其中以秦、晉、浙三省者居多,許多弟子后來都成為名家。晚清著名的財政大臣閻敬銘便是路德在關中書院講學時的學生。
路慎莊,字子端,號筱洲、小洲。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1836年)二甲進士第26名,授翰林院編修,任福建鄉(xiāng)試副考官,后遷御史、淮海道。他富藏典籍,為當時著名藏書家。還擅于繪畫,丹青之暇,以山水自娛。畫風沉郁蒼潤,得黃公望筆意。長于山水,兼工花卉,有自繪《使閩紀程冊》。咸豐三年(1853年)發(fā)任江蘇河漕鹽驛兵備道,赴任前回到故里終南鎮(zhèn),徜徉于故鄉(xiāng)田園山水風光之中,流連忘返,情動于中,是年十二月十五日在村南“雙桂軒”繪制成《終南五景圖》,圖卷壯闊沉靜,展現(xiàn)了終南秦嶺余脈的壯闊,以及人們生產、生活情景和文物古跡,筆墨間處處散發(fā)著濃濃鄉(xiāng)情。他在終南五景之三《終南疊翠》上題記:“余家世居終南北堡,堡南百余步為鎮(zhèn),鎮(zhèn)南二十里為山。山因地異名,而唯當此處者,則以終南稱。終南敦物,載在《禹貢》,每當宿雨初霽,旭日東升,疊巖層巒,蒼翠欲滴。唐人云‘終南佳氣入樓臺,唯余所居,足以當之,他處不能移贈也?!薄督K南五景圖》原作現(xiàn)保存于周至縣文管所。另著有《蒲編堂書目》《唾余稿》等。
責編 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