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冰 何進椅 吳婉珍
隨著新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護理工作的范圍已逐步擴展到對人的全部生命過程中各個不同階段健康問題的照顧,以患者為中心而建立的整體護理模式病房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士的職責也不再是單純的照顧患者,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已成為護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護士已成為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信息提供者、教育者以及幫助支持者。醫(yī)院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醫(yī)院為基地,以患者及家屬為對象,通過護理人員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過程,達到使患者了解和增進健康的目的,改變其不健康的行為,使其行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發(fā)展[1]。為了解醫(yī)院護理人員開展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不足,筆者在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對福州市某醫(yī)院98護士進行的問卷調查,并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1.1 一般資料 98例護士中主管護師17例,護師28例,護士53例,年齡20~54歲。
1.2 方法 采用多級抽樣法,隨機抽取不同職稱的護士,采用不記名問卷調查形式,內容自行設計,共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其中有效卷98份,有效率98%。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和統(tǒng)計學分析。
2.1 護理人員基本情況 98名護理人員,平均年齡36.29歲,最小20歲,最大54歲;平均從事護理工作10年,最少1年,最多36年;護士53人(54.1%),護師28人(28.6%),主管護師17人(17.3%);大專以下16人(16.3%),大專48人49.0%),本科及以上34人(34.7%)。
2.2 護理人員對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53.1%護理人員重視入院護理,27.6%的護士將入院護理服務看成常規(guī)的工作內容來完成,8.7%的人不重視。不同學歷、年齡的護理人員對其重要性的認識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不同職稱的護理人員之間認知存在差異(P<0.01),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職稱護理人員對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例,%)
2.3 護理人員開展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 96.4%的護理人員認為開展健康教育重要;83.8%的護理人員已開展了健康教育,其中開展系統(tǒng)化整體護理者占71.0%,護理人員獲取健康教育知識的途徑主要為圖書和雜志,僅37.6%的護理人員接受過健康教育訓練;85.2%的護理人員感到缺乏健康教育知識。46.4%護士缺乏健康教育知識,95.7%護士認為開展健康教育很重要,94.2%護士認為開展健康教育是醫(yī)生、護士的共同職責。
3.1 改變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應重視改變觀念 首先要改變護士重技術不重健康教育的錯誤觀念[2]。許多護士從開始臨床工作開始,對學習操作技能都有很大的熱情,而對健康宣教及護患溝通卻不夠重視。本組調查中表明有近1/2(46.9%)的護士沒有認識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少部分護士認為平時工作不出差錯就足夠了。護理管理者要堅決糾正護士的這一錯誤觀念,使護士認識到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護理操作與健康教育并重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表1可見,不同職稱的護士對患者入院護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同,對入院護理的重視程度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呈遞減趨勢,這可能與護齡較長的護理人員存在一定的知識老化,有不同程度的知識缺陷,也可能與體力逐步衰減有關。
3.2 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力求針對性 調查結果顯示87.0%護理人員認為按計劃進行教育,81.2%認為健康教育以書面為主,89.9%認為全部護士參與健康教育。從中看出護理人員進行健康宣教只是常規(guī)性執(zhí)行,缺乏針對性。由于患者個體差異,如文化程度、年齡、性別、心理狀態(tài)、社會角色的不同,對健康教育內容需求和理解也是不同的,應根據(jù)每例患者具體情況制定指導內容,避免不看對象、不分時機、千篇一律、死板生硬的作法。按1986年美國公共衛(wèi)生教育組織提供的5個步驟模式進行:確定患者及家屬的教育需求;建立患者及家屬的教育;選擇教育方法;執(zhí)行教育計劃;評價教育效果[3]。同時還應當掌握健康教育的技巧,如評估技巧、護患溝通技巧、知識灌輸、行為訓練技巧等。
3.3 加強??浦R及相關知識的學習 許多護士因專業(yè)理論基礎不扎實,在進行健康教育時感覺無從下手,調查中發(fā)現(xiàn)2/3以上的護士認為自己缺乏??浦R,而缺乏心理學等相關知識的竟多達93例(94.9%),這可能與護士的受教育層次及工作年限有關,說明學歷低、工作年限長的護士更應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因為健康教育立足于醫(yī)學,教育者只有掌握豐富、全面、更新的醫(yī)學護理理論知識,才能通過教育手段普及到患者或社會人群中[4]。另外,健康教育是一項涉及到多學科的綜合應用技術,還要鼓勵護生多學習心理學、教育學、人文學等方面知識,將各科知識融會貫通,才能在健康教育過程中言之有物,而不至于捉襟見肘[5]。
3.4 抓住健康教育的有效時機 健康教育時機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教育效果,而大部分護士都不知道該怎樣選擇有利時機,護士應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礎上,制定計劃,分階段進行教育。如外科患者可分為入院教育、術前準備、術后指導等,每個階段有各自的重點,避免把所有的信息在同一時間填鴨式地灌輸給患者。平常要將健康教育貫穿在各項護理活動中,如在測血壓完畢后,告訴患者目前的血壓狀況、需要注意的事項等,這種即時的教育方式患者容易接受、效果好。在下午治療護理完成后,時間充裕,可進行系統(tǒng)的、深入的健康教育,而需要家屬參與、了解的內容,一般安排在探視時間內。總之要鼓勵護生多深入病房,多與患者溝通,抓住一切有利的時機,隨時進行健康教育[6]。
3.5 提高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水平 調查顯示46.4%護理人員未參加過健康教育的培訓學習,缺乏健康教育知識,知識不足,時間緊張,健康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形式單一,工作程序缺乏規(guī)范性,管理滯后等是影響教育效果的主要原因。應加大培訓力度,盡快提高健康教育的整體水平,護理部要對新護士進行崗前培訓,對在職護理人員要經(jīng)常舉辦一些有關健康教育的講座,如護士的行為規(guī)范、溝通技巧等示范講座,鼓勵護理人員參加不同形式的繼續(xù)教育,拓展知識面。同時護理部還應重視對健康教育質量控制,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了解健康教育存在問題,及時改進,以保證健康教育的效果[7]。
總之,健康教育是社會發(fā)展和醫(yī)學進步的必然產(chǎn)物,也是醫(yī)院由單純治療服務向預防、治療、護理、康復一體化保健服務轉變的重要手段[8]。國內許多專家、學者都對醫(yī)院健康教育的內容、方式、方法以及護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卓有成效的研究,但也發(fā)現(xiàn)在健康教育中的諸多不足。如何結合中國國情,將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治療方法融于醫(yī)護職責并在整體護理中加以應用,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教育模式,是整體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著重研究和解決的問題之一。
[1] 黃津芳.護理健康教育學.北京:科技文獻出版社,2006:19.
[2] 鄭海燕,張少濃.護理人員開展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調查.護理研究,2004,18(5B):863-864.
[3] 陳芳.實施系統(tǒng)健康教育提高護理質量.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02S):71-72.
[4] 汪鳳蘭,何英,王桂生.影響我國護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分析.上海護理,2007,4(5):85-86.
[5] 王宏.健康教育在護理實踐中的有效實施.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15(34):80-81.
[6] 陳小燕,莊永秀.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及技巧的培訓.臨床護理雜志,2006,5(4):58-59.
[7] 羅艷姣.護理健康教育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內科,2007,2(1):116-118.
[8] 蔣春清.我國醫(yī)院健康教育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護理研究,2001,15(3):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