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毛
非洲貝寧人民共和國南部有座名城科托努,在它的附近,有一座水上村莊,坐落于天然深湖諾庫湖上。這個村莊的名字叫岡維埃,它很奇特,在高于水面一米多的一排排木樁上,建有數以千計的茅草屋。
人們居住在水上,船是主要交通工具,無論是串門還是趕集,都離不開船只。居民主要以捕魚為生。在諾庫湖上,男人捕魚,女人則負責養(yǎng)魚及做捕撈后的貯藏、加工工作,還要拿到集市上出售。
這個擁有12000居民、頗具“威尼斯”風采的“水上村莊”,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他們乘坐船只,在湖上游覽“水上村莊”,到商店里購買自己喜愛的紀念品,在由木樁架起的咖啡館里喝咖啡,還可以在設備簡陋卻是精心安排的水上茅屋里過夜。
從科托努西行約20千米,就到了岡維埃水上村莊。一葉扁舟,載著我們幾個人,在茫茫水草間穿行,緩緩駛向諾庫湖心的水鄉(xiāng)。
離岸近處,周圍的小船多了起來,有的是巨木鑿成的獨木舟,有的是孤帆斜掛的小木船,船上都是些從村里結伴出來采購的男男女女。他們從岸上買來的蔬菜、布匹、面粉等貨物把船壓得很低,似乎稍有風浪就會傾覆。
村莊的人們非常熱情,離著老遠就和我們高聲打招呼??僧斘覀兡闷鹣鄼C準備拍下他們憨厚的笑容時,這些見慣了游人的村民卻馬上低下頭,或用草帽遮住臉,或索性用手擋過來,連聲說“不”。后來才知道,他們是害怕人的靈魂與形象一起被傳說中的魔鬼攝走。
不覺中,小船駛入空曠的湖心。這里的水草稀疏了許多,更適合航行與捕魚。突然,眼前銀光一閃,抬頭看,原來是漁網正撒將開來。再仔細一瞧,小小的漁船已是魚兒滿艙,漁民的臉上流露出滿足的喜悅。
一只受驚的水鳥“撲棱”一聲,從水草叢中撞了出來,又消失在另一片水草中,著實令人一驚。此時,一座座錯落有致的高腳屋映入了眼簾,這就是岡維埃水上村莊,灰色的茅草屋頂、灰色的棕櫚葉籬笆、灰色的木樁,融合在淺色的水面與天空之間,顯得那樣自然和諧。
導游說,這里原是一個普通的瀉湖,17世紀初貝寧北方的阿波美王朝發(fā)兵南下,附近居民為躲避戰(zhàn)亂逃到湖上捕魚為生。漸漸地,他們在水中打下木樁,以竹、木、茅草、棕櫚葉為材料搭起了一座座高腳屋。
此后300多年里,一代代村民默默地守護和建設著他們的水上家園,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