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曉青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qū)川煤集團攀煤總醫(yī)院 617066)
中國政府一貫重視婦女的生存和健康狀況,降低孕產(chǎn)婦死亡率被視為重點工作在進行。婦女在妊娠期內隨著孕周的增加,其凝血因子Ⅱ、Ⅳ、Ⅴ、Ⅶ、Ⅸ、Ⅹ等都有增加,使得孕婦的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這樣有利于孕婦產(chǎn)后快速止血,但是同樣也增加了產(chǎn)后患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概率[1]。為及早發(fā)現(xiàn)臨產(chǎn)孕婦的凝血功能狀況,預防和降低孕婦產(chǎn)后出血和DIC的發(fā)生,特對本院2011年59例臨產(chǎn)孕婦和45例健康非孕婦女進行了血凝3項和D-二聚體(D-D)的測試和結果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1年本院臨產(chǎn)孕婦59例作為試驗組,年齡(26.1±6.4)歲;同時選擇同期的體檢非孕婦女45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4.9±5.8)歲。兩組均無血栓性疾病史和出血史,近期也未服用凝血類藥物。
1.2 標本采集 臨產(chǎn)孕婦在入院后的次日空腹抽取靜脈血2 mL,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混勻后,3 000r/min離心10 min,分離出血漿待用;體檢非孕婦女做同樣處理。
1.3 儀器與試劑 D-二聚體測定試劑盒(膠乳免疫增強比濁法)由四川省新成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采用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均采用貝克曼top血凝儀及配套試劑。
1.4 試驗方法 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在相應儀器上設置參數(shù),然后測試血漿樣本。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shù)采用配對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試驗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兩組試驗結果及分析(x±s)
血漿D-二聚體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的特異性降解產(chǎn)物中的小片斷,可作為纖維蛋白形成和纖溶的敏感分子標記物,其血漿水平增高往往提示高凝、纖溶狀態(tài)的存在,是纖溶亢進的分子標志物之一[2]。
目前血漿D-二聚體的正常參考值范圍各家報道不一,新成生物的D-二聚體測定試劑盒給出的參考值范圍為小于0.05 μg/mL。本文以臨產(chǎn)孕婦為例,以健康非孕婦女為對照,分別測定其血凝3項和D-二聚體含量,探討聯(lián)合檢測血凝3項和D-二聚體在臨產(chǎn)應用中的意義。本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臨產(chǎn)孕婦的APTT、PT顯著下降,F(xiàn)IB、D-D則顯著升高,探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婦女的妊娠是一個特殊過程,為利于胎兒成長和分娩,孕婦的凝血功能和纖溶系統(tǒng)都會發(fā)生相應變化,其血中凝血因子明顯增加,抗凝血酶活性下降,從而使孕婦血液處于高凝、低纖溶狀態(tài),這時極易誘發(fā)DIC及血栓性疾病。
同時,有報道顯示,D-二聚體在肝臟疾病中含量明顯增高,且與嚴重程度呈正相關,但是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故對二者的鑒別診斷意義不大[3-4]。在肝臟疾病中,D-二聚體水平顯著提高,提示患者血液中纖溶活性增強,可能伴隨DIC的發(fā)生,但也不排除肝臟清除FDP的功能受損,致使外周血D-二聚體的含量增高[5-6]。因此筆者認為,聯(lián)合檢測血凝3項和D-二聚體在監(jiān)察肝臟病情的過程中也應該有幫助。
外科手術的時候,在手術過程中局部可能有微血栓形成并有纖溶活性亢進,致使D-二聚體含量水平升高[7]。這樣的話,聯(lián)合檢測血凝3項和D-二聚體在手術過程中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監(jiān)測患者血液狀況的手段。
最后,基于血凝3項和D-二聚體的本身特性,聯(lián)合檢測這4項指標,也可以應用在抗凝治療效果的監(jiān)測上面,例如意大利Gualtiero Palareti博士的研究顯示,血凝3項和D-二聚體水平升高可確定中斷抗凝治療、有復發(fā)性血栓栓塞高風險的患者[8]。聯(lián)合檢測血凝3項和D-二聚體將為醫(yī)生隨時掌控患者抗凝治療情況提供依據(jù)。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研的深入,聯(lián)合檢測血凝3項和D-二聚體這種組合檢測方式,在臨床實際應用中將更加廣范。
[1] 黃彬,陳榮,高玲.產(chǎn)科早期DIC患者止凝血功能分子標志物的研究[J].中國醫(yī)學檢驗雜志,2005,6(5):359-361.
[2] Zurbom KH,Duscha H,Gram J,et al.Inbestigstion of coagulation system and fibrinolysis in patients with disseminated sdenocaroinomas and nonhodgdin,slymphoma[J].Oncologym,1990,47(5):376-380.
[3] 晉穎.肝硬化、肝癌患者臨床分期與血漿中D-二聚體檢測及臨床意義[J].中華現(xiàn)代內科學雜志,2007,4(2):76-77.
[4] 黃尉國,王鴻利,張穎琪,等.血漿D-二聚體檢測及其臨床應用[J].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1995,18(2):71-74.
[5] 覃慶開,陳作珍,羅雪林.產(chǎn)婦血漿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降解產(chǎn)物測定及臨床應用[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1,2(7),50-51.
[6] Gualtiero Palareti.A critical appraisal of non-invasive diagnosis and exclus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in outpatients with suspected deep vein thrombosis or pulmonary embolism:how many tests do we need[J].N Engl J Med 2006,355:1780-1789.
[7] 熊軍,熊勛波.急性腦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水平的變化[J].上海醫(yī)學檢驗雜志,2011,26(3):198-200.
[8] 孫克.D-二聚體檢測在急性腦梗死中的研究進展[J].華北國防醫(yī)藥,2011,23(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