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二氧化氯殺滅水中銅綠微囊藻的影響因素

      2013-09-15 09:23:24趙德駿李紹秀夏文琴袁秀麗謝葆紅王志紅李冬梅
      凈水技術(shù) 2013年1期
      關(guān)鍵詞:二氧化氯微囊混凝

      趙德駿 ,李紹秀 ,夏文琴 ,袁秀麗 ,謝葆紅 ,王志紅 ,李冬梅

      (1.廣州市水務(wù)工程建設(shè)管理中心,廣東廣州 510640;2.廣東工業(yè)大學(xué)土木與交通工程學(xué)院,廣東廣州 510006)

      水體富營養(yǎng)化會引起藻類過度繁殖,不但給飲用水生產(chǎn)帶來困難,藻分泌的毒素還通過飲用水影響人體的健康[1,2]。銅綠微囊藻是淡水水體中發(fā)生較為頻繁的水華藍藻,其分泌的微囊藻毒素具有多器官毒性、遺傳性和致癌性,對飲用水安全造成嚴(yán)重威脅,因此一直是國內(nèi)外學(xué)者研究的熱點。常規(guī)的飲用水凈化工藝對藍藻的去除率并不高[3],因此,探討飲用水凈化過程中銅綠微囊藻的去除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二氧化氯作為新型的飲用水消毒劑,在國內(nèi)中小水廠的應(yīng)用逐步得到推廣。近年來,不少學(xué)者對二氧化氯用于飲用水預(yù)氧化殺藻進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二氧化氯殺藻的效果得到了肯定[4-9]。本文研究影響二氧化氯殺滅銅綠微囊藻的因素,并考察二氧化氯氧化與混凝過程協(xié)同去除銅綠微囊藻的效果,以期為水廠采用二氧化氯去除銅綠微囊藻提供技術(shù)支持。

      1 試驗部分

      1.1 材料與儀器

      二氧化氯由亞氯酸鈉與鹽酸為原料反應(yīng)制得,純度大于99%,現(xiàn)用現(xiàn)配。試驗中的銅綠微囊藻取自廣東某人工湖,經(jīng)離心后,用蒸餾水懸浮得銅綠微囊藻藻液。試驗中以氫氧化鈉和鹽酸溶液調(diào)節(jié)水樣所需的酸堿度,有機物和氨氮分別由腐殖酸和氯化銨配制而成。

      ZR4-6混凝試驗攪拌機(深圳中潤水工業(yè)技術(shù)發(fā)展有限公司),S-CL501便攜式余氯二氧化氯五參數(shù)快速測定儀(深圳市清時捷科技有限公司),TU-1901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公司)。

      1.2 試驗方法

      二氧化氯氧化殺藻試驗在1 000 mL燒杯中進行。往水樣中投加二氧化氯后,以300 r/min對水樣攪拌混合,定時取樣檢測殺藻前后葉綠素α值。

      混凝實驗分為兩個階段,第1階段為混合階段,以400 r/min對水樣攪拌30 s;第2階段為絮凝階段,先以120 r/min的攪拌速度持續(xù)攪拌5 min,接著以80 r/min的攪拌速度持續(xù)攪拌10 min;靜置沉淀15 min。取上清液測定葉綠素α和濁度。

      1.3 分析方法

      二氧化氯使用前用S-CL501便攜式余氯二氧化氯五參數(shù)快速測定儀測定。以葉綠素α作為藻類個數(shù)的代用參數(shù)[10],通過檢測殺藻前后葉綠素α的變化來考察殺藻效果。葉綠素α采用丙酮提取分光光度法[11],氨氮采用納氏試劑比色法[11],測定UV254值代表腐殖酸的相對含量[12]。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影響ClO2殺藻效果的因素

      2.1.1 接觸時間

      銅綠微囊藻液中葉綠素 α 濃度為 55.95 μg/L,在 pH=6.80 的中性條件下,投加 0.5 mg/L ClO2,不同接觸時間下的殺藻效果如圖1所示。

      圖1 接觸時間對ClO2殺藻效果的影響Fig.1 Effect of Contact Time on Killing Microcystis Aeruginosa by ClO2

      從圖1看出,殺藻率隨接觸時間的延長而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在不同的時間段有所不同。時間為1 min和5 min時,殺藻率較低,分別為19.49%和20.31%;當(dāng)反應(yīng)時間從5 min延長到10 min時,殺藻率提高較大,10 min時殺藻率提高到41.39%。但接觸時間超過10 min后,殺藻率隨時間的延長而提高的幅度很小,當(dāng)接觸時間為30 min時,殺藻率僅提高至45.30%,所以ClO2殺藻的最佳時間控制在10 min。

      2.1.2 ClO2投加量

      銅綠微囊藻液中葉綠素 α 濃度為 40.55 μg/L,在 pH=7.00 的中性條件下,投加 0.07~0.97 mg/L 的ClO2,接觸時間為10 min,對ClO2的殺藻效果進行了考察,結(jié)果如圖2所示。

      圖2 ClO2投加量對殺藻效果的影響Fig.2 Effect of Different Dosages of ClO2on Killing Microcystis Aeruginosa

      從圖 2可以看出,ClO2投加量為 0.07 mg/L 時,效果不明顯,殺藻率僅為10.03%。隨著投加量的增加,殺藻率逐漸升高;當(dāng)ClO2投加量達到0.97 mg/L時,殺藻率可達76.18%。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將二氧化氯投加量作為自變量x,殺藻率作為因變量y,得到二氧化氯投加量在 0.07~0.97 mg/L 的范圍內(nèi),銅綠微囊藻的殺滅率和二氧化氯投加量的關(guān)系式為:

      R2值較高,為0.980 5,說明數(shù)學(xué)表達式與試驗數(shù)據(jù)能較好地擬合。從兩者的關(guān)系式看出,二氧化氯投加量和銅綠微囊藻的殺滅率呈對數(shù)關(guān)系。

      2.1.3 藻初始濃度

      在pH=7.00的中性條件下,配制葉綠素α濃度為 6.78~135.622 μg/L 的含藻水樣,ClO2投加量為0.5 mg/L,反應(yīng) 10 min,得到藻初始濃度與 ClO2殺藻率的關(guān)系曲線如圖3所示。

      圖3 藻的初始濃度對ClO2殺藻效果的影響Fig.3 Effect of Different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on Killing Microcystis Aeruginosa by ClO2

      從圖3可以看出,在葉綠素α初始濃度為27.122 μg/L 時,殺藻率最高,為 60.57%。當(dāng)葉綠素α 初始濃度低于 27.12 μg/L 時,二氧化氯殺藻率隨藻初始濃度的升高而提高。當(dāng)葉綠素α初始濃度高于27.12 μg/L時,殺藻率隨著藻初始濃度的升高而逐漸下降,當(dāng)葉綠素α初始濃度高達135.622 μg/L時,殺藻率下降為46.40%。可以認(rèn)為,藻的初始濃度增大,與ClO2反應(yīng)的反應(yīng)物濃度增大,促進了ClO2氧化藻的反應(yīng)的進行,因而,殺滅的藻的絕對量是隨著藻初始濃度的增大而增大的,這從圖3可以分析得到,但殺藻率是個相對量,它由殺滅的藻的絕對量與藻的初始濃度而決定。所以,隨著藻初始濃度的增大,殺藻率呈現(xiàn)不同的變化趨勢。

      2.1.4 pH 值

      pH值影響著ClO2的氧化還原電位,從而可能影響ClO2殺藻的效果,因此,實驗考察了pH值對ClO2殺藻效果的影響。實驗中ClO2投加量為0.5 mg/L,接觸時間10 min,結(jié)果如圖4所示。

      圖4 pH值對ClO2殺藻效果的影響Fig.4 Effect of pH Value on Killing Microcystis Aeruginosa by ClO2

      從圖4看出,二氧化氯殺藻效果隨pH值升高而下降。pH 值從 4.29增大到 8.91時,ClO2殺藻率從 57.07% 降到 37.19%,下降了 19.88%。在中性條件下,ClO2的氧化還原電位是1.511 V[13],但隨pH和ClO2濃度而變化。ClO2水溶液的氧化還原電位ψθ值與pH呈線性關(guān)系,每增加一個pH單位,ψθ值就減少0.062 V,所以溶液的酸性越強,ClO2電極電位越高,則氧化能力就越強。

      2.1.5 有機物含量

      腐殖酸是天然水體中天然有機物的主要成分[14],是飲用水消毒副產(chǎn)物的前驅(qū)物,成為飲用水微污染的控制對象。本實驗以腐殖酸作為有機物的代表,水樣葉綠素 α 初始濃度為 30.11 μg/L,在 pH=6.80 的條件下,ClO2投加量 0.5 mg/L,考察腐殖酸對ClO2殺藻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5所示。

      圖5 有機物含量對ClO2殺藻效果的影響Fig.5 Effect of Organics Content on Killing Microcystis Aeruginosa by ClO2

      由圖5可看出,ClO2對銅綠微囊藻的殺滅率隨有機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當(dāng)添加腐殖酸的量從5 mg/L 逐漸增加到 25 mg/L 時,殺藻率從 58.03%降至29.78%。腐殖酸的存在可能消耗水中的二氧化氯,使實際作用于藻的二氧化氯量減少,從而隨著腐殖酸含量的增大,殺藻率降低。

      2.1.6 氨氮含量

      氨氮是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主要因素,也是微污染水源常見的污染物。因此,試驗考察了在ClO2投加量為0.5 mg/L,接觸時間10 min時,氨氮對ClO2殺滅銅綠微囊藻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6所示。

      由圖6可看出,由氯化銨形成的氨氮含量從1 mg/L增大到6 mg/L,銅綠微囊藻的殺滅率從51.10%升高到 62.59%。在水溶液中,ClO2與氨氮很難反應(yīng)[13],但由于氨氮的存在,改變了溶液的酸度,從而影響到ClO2殺滅銅綠微囊藻。

      氨氮的水解反應(yīng)式:

      圖6 氨氮含量對ClO2殺藻效果的影響Fig.6 Effect of Ammonia Nitrogen Content on Killing Microcystis Aeruginosa by ClO2

      從該式可知,氨氮的水解作用使溶液的pH值降低,從而增強了二氧化氯的氧化能力。另外,試驗中的氨氮由氯化銨配置而成,由于氯化銨的強酸弱堿鹽,溶液呈酸性,當(dāng)氨氮增大時,意味著酸性更強,有利于ClO2殺藻。

      2.2 二氧化氯與混凝的協(xié)同除藻作用

      二氧化氯殺藻往往是在飲用水常規(guī)處理之前進行預(yù)氧化,因此,試驗考察了二氧化氯預(yù)氧化與其后續(xù)的混凝工藝結(jié)合的協(xié)同除藻情況。試驗水樣為模擬天然原水水質(zhì)配制,水質(zhì)如下:pH=7.10,濁度 23.1 NTU,銅綠微囊藻葉綠素 α 為 22.17 μg/L。二氧化氯預(yù)氧化10 min后,再投加混凝劑聚合氯化鋁 PAC 10 mg/L,攪拌 15 min 后,靜沉 15 min,取上清液測定銅綠微囊藻的葉綠素α和余濁,結(jié)果如圖7(a)所示。

      圖7 二氧化氯預(yù)氧化與混凝協(xié)同去除銅綠微囊藻Fig.7 Synergic Removal Effect onMicrocystiswith Chlorine Dioxide Pre-Oxidation Followed by Flocculation-Sedimentation Process

      由圖7(a)看出,二氧化氯預(yù)氧化與混凝沉淀工藝相結(jié)合能很好的去除銅綠微囊藻,除藻率介于89.21%~98.09%。而單獨采用 ClO2殺藻時,只有當(dāng)ClO2的量比較高時,才有較高的殺藻率。當(dāng)ClO2為0.5 mg/L時,殺藻率只有60%左右,但結(jié)合了混凝,除藻率提高到96.17%,提高了36.17%。而常規(guī)的混凝工藝除藻率也不高,可見,二氧化氯與混凝具有協(xié)同除藻作用。因此,在達到一定除藻率的要求下,可以減少ClO2的投加量。圖7(a)中雖然PAC的投加量維持不變,但隨著ClO2投加量的增大,余濁也逐漸增大。可能是ClO2增大時,葉綠素被氧化的量增多,藻細胞結(jié)構(gòu)被破壞,引起水樣的濁度增大。而當(dāng) ClO2的投加量大于 0.9 mg/L,ClO2可能進一步氧化藻細胞,使得濁度又有所降低。

      圖 7(b)為 ClO2投加量為 0.5 mg/L,在不同的PAC投加量下的結(jié)果。圖7(b)顯示,PAC的投加量在4 mg/L以上,除藻率高于96%,而且余濁在5 NTU以下。PAC的投加量為10 mg/L時,余濁降至3.56 NTU。

      3 結(jié)論

      (1)ClO2殺藻率隨ClO2與銅綠微囊藻的接觸時間的延長而升高,最佳接觸時間為10 min。ClO2的投加量與殺藻率成正相關(guān)性;殺藻率y與ClO2的投加量x之間有如下的數(shù)學(xué)關(guān)系:

      (2)銅綠微囊藻的葉綠素α初始濃度低于 27.12 μg/L 時,二氧化氯殺藻率隨藻初始濃度的升高而提高,當(dāng)葉綠素α初始濃度高于27.12 μg/L時,殺藻率隨著藻初始濃度的升高而逐漸下降。

      (3)ClO2殺藻效果隨pH值升高及有機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氨氮的存在影響溶液的pH值而使銅綠微囊藻的殺滅率有所提高。二氧化氯與混凝工藝具有協(xié)同除藻作用。當(dāng)ClO2為0.5 mg/L,PAC 為 10 mg/L時,殺藻率達到 96.17%,余濁降至3.56 NTU。

      (4)由氯化銨形成的氨氮量愈高,藻類殺滅率稍有提高。

      [1]楊峰峰,何圣兵,戴鼎立,等.藻類混養(yǎng)生長機能與水華爆發(fā)的關(guān)系[J].凈水技術(shù),2012,31(1):4-8,15.

      [2]朱惠剛,施瑋,吳靜.水體藻類污染與健康(一)[J].凈水技術(shù),2000,19(1):13-16.

      [3]岳舜琳.組合水處理工藝除藻效率探討[J].凈水技術(shù),2006,25(2):1-5.

      [4]季穎,付嬌,黃君禮,等.二氧化氯殺滅水中微囊藻的效果研究[J].化學(xué)工程師,2008,148(1):17-20.

      [5]夏文琴,李紹秀,王志紅.二氧化氯預(yù)氧化除藻的研究進展[J].凈水技術(shù),2010,29(5):22-25.

      [6]Jodlowsk A.Effect of algae pre-oxidation with chlorine dioxide on their removal by dissolved-air flotation[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2001,27(3):73-87.

      [7]Burrini D,Lupi E,Klotzner C,et al.Survey for microalgae and cyanobacteria in a drinking-water utility supplying the city of Florence,Italy[J].Aqua(Oxford),2000,49(3):139-147.

      [8]賈瑞寶,李力,李世俊,等.二氧化氯強化處理含藻水庫水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2003,19(13):93-95.

      [9]劉俊杰,劉文軍,朱梅.ClO2對藻類殺滅效果的試驗[J].中國市政工程,2005,(3):38-39.

      [10]王占生,劉文君.微污染水源飲用水處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174-178.

      [11]國家環(huán)境保護總局《水和廢水監(jiān)測分析方法》編委會.水和廢水監(jiān)測分析方法[M],第4版.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xué)出版社,2002.

      [12]林星杰,楊慧芬,宋存義.UV254在水質(zhì)監(jiān)測中應(yīng)用的研究[J].能源與環(huán)境,2006,1:22-24.

      [13]黃君禮.新型水處理劑—二氧化氯技術(shù)及其應(yīng)用[M].北京:化學(xué)工業(yè)出版社,2002.

      [14]王津南,李愛民,張波,等.水體中腐殖酸的去除[J].水處理技術(shù),2007,33(12):7-10.

      猜你喜歡
      二氧化氯微囊混凝
      緩釋型固體二氧化氯的研究及應(yīng)用進展
      云南化工(2021年5期)2021-12-21 07:41:12
      二氧化氯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的應(yīng)用——食場篇
      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中混凝沉淀工藝的應(yīng)用
      電解制備新型混凝劑及其混凝特性
      二氧化氯純水溶液的制備
      安徽化工(2016年1期)2016-03-25 05:48:49
      混凝沉淀法處理含鉛礦坑涌水
      化工進展(2015年6期)2015-11-13 00:32:12
      緩釋型固體二氧化氯的制備及其釋放通量的影響因素
      化工進展(2015年6期)2015-11-13 00:26:29
      微囊懸浮-懸浮劑和微囊懸浮劑不是同種劑型
      超聲強化混凝處理冬季松花江水有機物的研究
      微囊藻毒素-LR對秀麗線蟲精子形成的毒性作用
      吉林市| 临朐县| 罗田县| 榆社县| 九寨沟县| 新宾| 密云县| 东阿县| 漳州市| 自治县| 高要市| 霞浦县| 绥阳县| 贡觉县| 贺兰县| 扎兰屯市| 平潭县| 鄂州市| 女性| 丹棱县| 福贡县| 科技| 泊头市| 射阳县| 平潭县| 栾城县| 三河市| 观塘区| 甘德县| 台南县| 阿克陶县| 密云县| 兰州市| 尚义县| 澎湖县| 莆田市| 汾阳市| 清远市| 伊通| 忻州市| 六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