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佳 莊武 鄒思平 蔣侃 吳標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是目前常見危害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該病早期發(fā)現(xiàn)困難,多數(shù)患者診斷時已經(jīng)是肺癌晚期,失去了手術(shù)治療機會,晚期NSCLC化療效果差,盡管新藥(吉西他濱、紫杉類、長春瑞濱)和鉑類聯(lián)合組成的第三代化療方案療效有一定提高,但患者的生存受益仍然有限,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抗血管生成藥物與化療藥聯(lián)合有可能提高療益,帶來生存受益[1]。國內(nèi)III期臨床試驗證實,重組人血管內(nèi)皮抑制素(恩度)與NP(長春瑞濱+順鉑)方案聯(lián)合具有協(xié)同作用,不僅提高了晚期NSCLC治療有效率,而且顯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不良反應無明顯增加,具有令人鼓舞的臨床應用前景[2]。我科自2008年至今采用吉西他濱和順鉑聯(lián)合恩度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將其療效和不良反應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的初治NSCLC患者,需要接受全身化療的晚期NSCLC患者;按照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1.1 版至少有一個可測量的腫瘤病灶;ECOG體力狀態(tài)評分0~2分;預計生存期大于3個月;符合全身化療指征,包括外周血象、血小板計數(shù)基本正常,心臟、肝臟和腎功能無明顯異常;沒有未愈合的傷口;既往對生物制劑沒有嚴重過敏反應;有明顯癥狀的腦轉(zhuǎn)移癌患者不能入組。共有38例患者入組,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齡33歲~73歲,中位年齡54歲;腺癌28例,鱗癌8例,腺鱗癌2例;根據(jù)癌癥分期手冊(第七版)NSCLC分期標準,IIIA期2例,IIIB期6例,IV期30例;ECOG評分0~1分29例,2分9例;無吸煙者25例,有吸煙者13例。
1.2 治療方法 吉西他濱1000 mg/m2加入10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30 min,第1,8天,順鉑75 mg/m2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第2天,恩度注射液7.5 mg/m2加入500 ml生理鹽水中,勻速靜脈點滴,滴注時間3~4小時,第1~14日,每21 d為一周期。
1.3 療效及不良反應評價 根據(jù)RECIST 1.1版對治療的患者進行療效評價,每2個治療周期進行一次腫瘤影像學檢查以評價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PR)、疾病穩(wěn)定(stable disease,SD)和疾病進展(progression disease,PD)??陀^緩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是指CR+PR患者占全組患者的百分率。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是指CR+PR+SD占全組患者的百分率。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是指患者首次化療用藥到腫瘤進展或死亡的時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是指患者首次化療用藥到死亡的時間。按照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的毒性評價標準(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 AE)(第3版)對不良反應進行分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療效和臨床特征相關(guān)性采用Fisher'精確檢驗,雙側(c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FS和OS采用Kaplan-Meier法進行分析。
2.1 療效 38例患者中,無CR病例,PR 13例,SD 17例,PD 8例,ORR為34.2%,DCR為78.9%。本組中位PFS為4.6個月,95%CI為2.600~6.600個月。隨訪到2012年11月,38例患者23例已死亡,中位 OS為13.5個月,95%CI為9.599~17.401個月,1年生存率42.1%。
2.2 癥狀改善情況 全組38例患者,20例有肺癌相關(guān)癥狀改善(52.6%),臨床上表現(xiàn)為咳嗽減輕,胸痛好轉(zhuǎn),乏力、食欲改善和體力狀態(tài)好轉(zhuǎn)等,13例PR患者中肺癌相關(guān)癥狀有改善占10例(76.9%),17例SD患者中肺癌相關(guān)癥狀有改善占9例(52.9%),8例PD患者中肺癌相關(guān)癥狀有改善占1例(12.5%)。Fisher'精確檢驗提示:PR患者的肺癌相關(guān)癥狀改善率優(yōu)于PD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8),提示肺癌相關(guān)癥狀改善情況與客觀有效率有關(guān)。
2.3 不良反應 本組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血液學毒性,臨時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中性粒細胞下降和血小板降低。非血液學主要是惡心、嘔吐、乏力、轉(zhuǎn)氨酶升高等,未發(fā)現(xiàn)咯血,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高血壓等心血管不良反應,其不良反應見表1。
表1 吉西他濱和順鉑聯(lián)合恩度治療NSCLC不良反應(例)
1971 年Folkman提出腫瘤生長需要依賴腫瘤血管形成的觀點,開創(chuàng)了腫瘤治療一個新研究領(lǐng)域,通過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從而達到控制腫瘤目的[3]。ECOG4599研究[4]納入878例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后分成紫杉醇和卡鉑聯(lián)合貝伐單抗治療組與單純紫杉醇和卡鉑治療組進行比較,加用貝伐單抗組的客觀有效率、無進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一結(jié)果促使更多學者致力于抗腫瘤血管生成靶向治療。血管內(nèi)皮抑素(endostatin)最初是從鼠成血管細胞瘤株的培養(yǎng)液中提取分離得到的一種與細胞外基質(zhì)膠原羧基末端具有同源性的內(nèi)源性糖蛋白,它具有抗腫瘤血管生成作用,從而起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5]。王金萬等[2]報道了一項雙盲、隨機、安慰劑平行對照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證實,恩度與長春瑞濱和順鉑聯(lián)合治療具有協(xié)同作用,同對照組相比,不僅提高了客觀有效率,而且顯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不良反應無明顯增加。韓寶惠等[6]報道了報道的一項臨床研究證實,在紫杉醇和卡鉑化療方案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恩度治療,可以降低患者的早期疾病進展風險,恩度聯(lián)合治療組和對照組24周的無進展生存率分別為78.3%和58.8%(P=0.017),疾病進展風險比為0.35(95%CI為0.13~0.90,P=0.030),同對照組相比提高了客觀有效率,而恩度聯(lián)合治療組不良反應無明顯增加。本研究入組38例患者結(jié)果顯示:ORR為34.2%,DCR為78.9%,中位PFS為4.6個月,中位OS為13.5個月,同上述國內(nèi)二個臨床研究的結(jié)果相似,提示恩度與長春瑞濱和順鉑方案、紫杉醇和卡鉑方案以及吉西他濱和順鉑方案聯(lián)合,均能增加患者客觀有效率。本組13例PR患者的肺癌相關(guān)癥狀改善率明顯優(yōu)于8例PD患者,提示肺癌相關(guān)癥狀改善情況與客觀有效率相關(guān)。同吳標等[7]報道的培美曲塞治療吉非替尼失敗的肺腺癌32例臨床觀察結(jié)果一致,晚期肺癌癥狀與肺癌本身引起的癥狀、腫瘤局部侵犯及腫瘤遠處轉(zhuǎn)移引起的癥狀相關(guān)。有效治療后腫瘤縮小,其肺癌相關(guān)癥狀得到改善,ECOG體力狀態(tài)好轉(zhuǎn)。臨床上常可以根據(jù)患者腫瘤相關(guān)癥狀改善情況預估全身化療療效。
Schiller JH等[8]2002年報道了 ECOG 1594研究結(jié)果,該研究共有1105例晚期NSCLC患者隨機分組到健擇/順鉑化療組、紫杉醇/順鉑化療組、紫杉醇/卡鉑化療組和泰索帝/順鉑化療組。結(jié)果顯示這四組的客觀緩解率、中位生存期及一年生存率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健擇/順鉑組中位進展時間稍有延長。健擇/順鉑化療組血小板減少、貧血和腎毒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紫杉醇/卡鉑化療組惡心和嘔吐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最低,其他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似。本組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血液學毒性,臨時床上表現(xiàn)為中性粒細胞下降和血小板降低。非血液學主要是惡心、嘔吐等,這些不良反應考慮同吉西他濱和順鉑的不良反應相關(guān)。未發(fā)現(xiàn)咯血和心血管等同恩度有關(guān)的不良反應。提示恩度聯(lián)合化療無明顯增加患者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吉西他濱和順鉑聯(lián)合恩度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有較好療效和安全性,具有較好臨床應用前景。
[1] Gadgeel SM,Ramalingam SS,Kalemkerian GP.Treatment of lung cancer.Radiol Clin North Am,2012,50(5):961-974.
[2] 王金萬,孫燕,劉永煜,等.重組人血管內(nèi)皮抑素聯(lián)合NP方案治療晚期NSCLC隨機、雙盲、對照、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中國肺癌雜志,2005,8(4):283-290.
[3] Folkman J.Role of angiogenesis in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Semin Oncol,2002,29(6 Suppl 16):15-18.
[4] TYAGI P.Bevacizumab,when added to paclitaxel/carboplatin,prolongs survival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the ECOG 4599 trial.Clin Lung Cancer,2005,6(5):276-278.
[5] 李樹婷,孫燕.腫瘤血管抑制劑的研究歷史、現(xiàn)狀和發(fā)展前景.癌癥進展,2003,1(1):80-87.
[6] 韓寶惠,修清玉,王慧敏,等.紫杉醇卡鉑聯(lián)合重組人血管內(nèi)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及生活質(zhì)量分析.中華腫瘤雜志,2011,33(11):854-859.
[7] 吳標,黃誠,蔣侃,等.培美曲塞治療吉非替尼失敗的肺腺癌32例臨床觀察.中國肺癌雜志,2010,13(8):809-812.
[8] Schiller JH,Harrington D,Belani CP,et al.Comparison of four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 Engl J Med,2002,346(2):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