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睿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老年病科,重慶 400042)
跌倒是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意外事件,普通人一生中都會或多或少經歷。對于青壯年來說,由于身體機能強盛,跌倒后多無不良后果的發(fā)生,臨床出現(xiàn)骨折等事件的幾率也較為少見。老年人則是受跌倒損傷最為嚴重的一組人群,由于機體功能的下降,跌倒后極易發(fā)生傷殘,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給家庭以及社會帶來了較大的負擔〔1〕。國外有研究表明〔2,3〕,老年人(>60歲)中有近30%的人一年中發(fā)生一次以及一次以上的跌倒。骨折、腦挫傷、軟組織損傷以及脫臼是老年人跌倒后主要的并發(fā)癥〔4〕。目前的研究認為〔5〕,跌倒與多種因素的影響有關,如:生理、病理、行為、環(huán)境影響等。本研究對年齡因素與老年人群跌倒風險進行分析,試圖闡述兩者之間的相關聯(lián)系。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來自沙坪壩區(qū)的983名入組老年人(>60歲)。其中男456名,女527名,年齡60~89〔平均(69.7±4.6)〕歲。跌倒的診斷標準為突然、無意圖的倒向地面,排除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嚴重肌無力以及癱瘓等原因坐輪椅者。
1.2 研究方法 對983名老年人進行生理、病理、行為、環(huán)境影響等分組調查,將年齡、性別、視力情況、聽力情況、既往慢性病史、有無肢體殘疾以及靜態(tài)平衡能力作為調查分析項目。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行χ2檢驗。
2.1 各項生物學危險因素與跌倒風險的關系 該區(qū)983名老年人群中,共有43人出現(xiàn)過跌倒。年齡、性別、聽力、視力、慢性疾病、殘疾、靜態(tài)平衡等均與跌倒相關(P<0.01,P<0.05)。見表1。
2.2 年齡因素與跌倒風險的關系 年齡與跌倒風險呈顯著正相關。60~65歲、66~70歲、71~75歲、75~80歲、80歲以上組跌倒發(fā)生率分別為 1例(0.65%)、5例(1.62%)、10例(3.98%)、13例(6.74%)、14例(18.18%)。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表1 各項生物學危險因素與跌倒風險的關系〔n(%)〕
跌倒是老年人群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意外事件,其和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有關。國內外對老年人群的跌倒均進行過統(tǒng)計,在西方發(fā)達國家,老年人群的跌倒率為25% ~49%;而在亞洲國家,這個比例為13.6% ~22.6%。本研究可以看出,目前重慶市沙坪壩區(qū)的跌倒率基本符合相關文獻的報道〔6,7〕,但相對低于亞洲的發(fā)生率。其原因可能和發(fā)達國家老年人工作負擔、生活娛樂等事件多有關,而人種因素亦為可能影響的原因之一。一般認為,白種人的跌倒率高于黃種人,發(fā)達國家的跌倒率高于發(fā)展中國家。
致殘以及致死率是跌倒的一個重要創(chuàng)傷事件,一般年輕人創(chuàng)傷多為輕微,僅僅出現(xiàn)皮損、扭傷或挫傷等,均無需治療,能在短時間內自愈。但隨著年齡的增大,骨質疏松、靜態(tài)以及動態(tài)平衡協(xié)調能力的下降,或者本身具有一些慢性疾病,跌倒后可能出現(xiàn)一些較為嚴重的損傷,輕者脫臼,重者骨折〔8〕。跌倒后還可能引起一系列機體內部環(huán)境的變化,如造成血壓突然升高,跌倒者本身就有高血壓或者一些其他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則極有可能引起急性心腦血管事件或加重既有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病情。根據(jù)國外的研究報道〔9〕,老年人跌倒一次的平均治療花費在1 400美元左右,每年因跌倒產生的醫(yī)療費用達到200億美元,這個費用的總數(shù)仍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估計到2020年,每年因跌倒產生的醫(yī)療費用達到324億美元。說明跌倒所產生的問題,不僅僅影響到個人的生命、健康問題,其不斷增加的醫(yī)療費用,亦增加了個人以及社會的負擔。
通過本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與跌倒風險呈現(xiàn)正相關。因此,對老年人群進行早期健康保健以及疾病預防,能夠控制和緩解跌倒的發(fā)生,防止各類損傷事件的發(fā)生,最終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減輕家庭以及社會的負擔。
1 王聲涌.我國的傷害流行病學研究亟需開展〔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7;18(3):131-2.
2 Wagner EH,Lacroix AZ,Grothaus L,et al.Preventing disability and falls in older adults:a PoPulation-based randomized trial〔J〕.Am J Public Health,1994;84(11):1800-6.
3 Cassel CK.Geriatric medicine〔M〕.2d ed.NewYork:Springer-Verlag,1990:528-34.
4 King MB,Tinetti ME.A multifactorial approach to reducing injurious falls〔J〕.Clin Geriatr Med,1996;12(4):745-59.
5 Connell BR,Wolf SL.Environmental and behavioral circumstances associated with falls athome among healthy elderly individuals〔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7;78(2):179-86.
6 李少棉.老年人跌倒的相關因素及其預防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保健醫(yī)學創(chuàng)新研究,2007;4(33):29-31.
7 鄧菲菲,甘秀妮.運動鍛煉與多因素評估及干預對老年人預防跌倒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5):735-8.
8 徐 偉,萬秋萍,吳益生,等.社區(qū)老年人跌倒危險因素調查〔J〕.環(huán)境與職業(yè)醫(yī)學,2010;27(12):707-10.
9 Englander F,Hodson TJ,Terregrossa RA.Economic dimensions of slip and fall injuries〔J〕.J Forensic Sci,1996;41(5):7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