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博 李家一
近年來,社會經濟的迅猛發(fā)展顯著提高了公眾生活水平,飲食結構及生活方式不斷調整,加之人口老齡化社會進程加劇,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占有較高的發(fā)生比例,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存質量構成了嚴重威脅[1]。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是目前臨床首選治療手段,效果顯著,但由于心肌壞死及開通罪犯血管(IRA)血流恢復過程中,可能出現各種心律失常發(fā)生,尤以惡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最為兇險,選擇一種有效的藥物進行積極預防顯得非常必要。本研究選擇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治療后患者80例,分組就常規(guī)藥物治療與預防性應用胺碘酮治療的效果進行比較,現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的對象共80例,均為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經心電圖、臨床表現、心肌酶譜檢查證實,均符合WHO制定的診斷標準。其中男59例,女21例,年齡41~74歲,平均(50.3±9.4)歲。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心肌酶譜、心電圖改變。隨機按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劃分,兩組在性別、年齡、身高、體重、危險因素、發(fā)病時間、心功能分級、PCI后TIMI血流等一般情況上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前患者均給予氯吡格雷300 mg和拜阿司匹林300 mg負荷量口服。按標準Judkins經橈動脈或股動脈行冠狀動脈造影術檢查,即刻采用PCI對梗死相關血管進行開通,所有患者冠狀動脈血流均達到TIMI2-3級,符合再通標準。術后給予氯吡格雷75 mg,口服1次/d,拜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常規(guī)應用 ACEI、β受體阻劑滯、他汀類藥物及硝酸酯類口服,對PCI結束后2 h~1月患者的心電圖變化行密切觀察,詳細記錄有無心律失常發(fā)生及具體情況。常規(guī)治療組不應用胺碘酮,胺碘酮組均加用胺碘酮 200 mg 口服,2 次/d[2]。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有無室性期前收縮頻發(fā)(>5次/min),多源性或RonT現象,及有無成對出現或陣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進行觀察。由心電監(jiān)護儀觀察每日心電圖,上述有1項出現者即為陽性。對PCI術后心律失常率,臨床病死率詳細記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軟件采用SPSS13.0版,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胺碘酮組PCI后頻發(fā)室性早搏2例,占5%;室性心動過速死亡2例,占5%。常規(guī)治療組PCI術后室性心律失常30例,占75%,惡性心律失常12例,占30%,死亡4例,占10%。觀察組室性心律失常率及病死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情況比較(例,%)
研究證實,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多數因左前降支急性閉塞所致,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多數因右冠狀動脈或左回旋支急性閉塞所致??焖傩托穆墒С0l(fā)生率方面,前壁梗死明顯高于后壁梗死,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前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多以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為主,其機制可能為因急性缺血,增多了4相自動除極的心肌細胞、浦肯野氏纖維細胞相關的背景電流鈣離子內流,在一定程度上增高自律性所致。心肌缺血40 min前,隨缺血時間的延長,再灌注心律失常逐步加重,在缺血40 min時反應達高峰,60 min時呈明顯減弱表現。胺碘酮可發(fā)揮選擇性冠脈擴張作用,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脈血流量[3],可減慢傳導,使心房、房室結和心室肌纖維的動作電位有效不應期和時程延長,對竇房結的舒張除極給予抑制,速度減慢,并對冠狀動脈有擴張作用,使心肌梗死范圍縮?。?]。結合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胺碘酮預防性應用,可使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發(fā)生率明顯降低,進而降低因室速、室顫造成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本次觀察組室性心律失常率及病死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目前,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療的廣泛應用,顯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但受患者入院時間、冠脈血管病變情況、介入操作技術、醫(yī)院設施配備等多因素的影響,仍存在較多術后死亡風險,而在心肌梗死后尤其前壁心肌梗死PCI后采用胺碘酮預防性應用,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惡性心律失常發(fā)生率及死亡的發(fā)生率。
綜上,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采用PCI治療后給予適量胺碘酮預防性應用,可顯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發(fā)生率及死亡率,對疾病康復起到了明顯促進作用,顯著提高了患者生存質量,為生命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1]黎艷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應用IABP的護理.河北醫(yī)學,2006,(12):1306-1307.
[2]李巧春,李巧華,肖景剛.胺碘酮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臨床分析.當代醫(yī)學,2012,18(24):1009-4393.
[3]陳勇.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12例診治療效觀察.遵義醫(yī)學院學報,2006,(3):269-270:1000-2715.
[4]劉鴻閩.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22):1002-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