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燕 劉惠娟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qū)醫(yī)院 湖南 長沙 410001)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fā)自發(fā)性氣胸屬于呼吸系統(tǒng)較為常見的急重癥,會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等嚴重后果,在老年人群中發(fā)病率極高。在治療方面需要對其進行準確的診斷,并根據病情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并配合良好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治療的效果,降低其死亡率。因此對其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1]。本文回顧性分析了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fā)自發(fā)性氣胸患者進行不同的護理過程,分析總結了有效的護理經驗,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自發(fā)性氣胸癥狀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2例,年齡為52歲~78歲,平均年齡為63±2.1歲;女性患者18例,年齡為54歲~76歲,平均年齡為65±1.9歲。該50例患者中,27例患者進行了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其他患者病情較輕,因此臥床休息,并對于進行觀察及治療?;颊叩幕A疾病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主要癥狀包括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胸悶、呼吸困難等,部分患者較為嚴重,出現胸痛、大量出汗、發(fā)紺、甚至休克的癥狀。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常規(guī)組和加強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上沒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 護理方法
1.2.1 常規(guī)組護理方法:對兩組患者實施有區(qū)別的護理措施。常規(guī)組實施一般的護理措施,包括日常護理及嚴密監(jiān)控生命體征,具體內容如下:①日常護理 患者需要臥床靜養(yǎng),切忌自由活動,護理人員應抬高患者的床頭或者取半臥位等較為合適的體位,并配合低流量濕化吸氧,避免出現呼吸道干燥而導致的咳嗽,加重病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蛋白質、維生素的攝入,并配合高纖維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心情放松,防止因便秘時體內壓力增大造成的肺泡破裂,使氣胸反復。注意定時測量患者的呼吸的頻率、節(jié)奏、深度、及在呼吸困難時的表現,注意頻繁檢查胸腔閉式引流管是否保持通暢,水封瓶的密封是否完好,另外需要注意水封瓶的位置,應放置在低于患者胸腔的位置[2];②嚴密監(jiān)控生命體征 患者則會病癥出現前會有一定的體征表現,如頻繁咳嗽或有下呼吸道感染的情況。該類情況在一般的老年人阻塞性肺疾病中也可能會出現,還有其他癥狀也十分相似,如呼吸困難、急促,發(fā)紺,氣胸局限等,病情均較為嚴重,誤診為該疾病的加重。因此,對于該類患者的應嚴密觀察其各種癥狀及體征表現,如患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難、肺部哮鳴音不同步的呼吸受阻時,應考慮氣胸情況,及時進行影像學檢查,或者穿刺,確認病情。
1.2.2 加強組患者護理方法
(1)咳嗽咳痰護理: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或有反復咳嗽咳痰的癥狀,如果咳嗽激烈,并出現咳痰的現象,則患者在用力呼吸時會消耗掉許多水分,加上劇烈咳嗽時會大量出汗等,水分流失嚴重,患者在該情況下主觀意識上對水的需求量小,水分攝入量大幅度降低,因此應鼓勵患者多飲水。還需要配合醫(yī)生囑咐,給予消炎化痰藥,以免在劇烈咳嗽時胸腔內壓力升高,肺部受到進一步的損害[3]。
(2)氧療護理: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氣胸患者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則是對患者進行氧氣支持?;颊邞3至髁吭?L/min~2L/min的低流量吸氧狀態(tài)。在進行氧氣支持后,患者的動脈二氧化碳分壓應保持在50mm Hg以內,而血氧分壓則應超過60mm Hg?;颊叩奈鯐r,醫(yī)護人員應定時檢查患者氣道是否為通暢的狀態(tài),出現咯痰時,應及時將其排出,另外還需要注意氧氣的濕化。
(3)胸腔閉式引流術患者的護理:在進行胸腔閉式引流術之前,先分析患者的病情、體形各方面因素,合理選擇引流管、引流瓶等器材,并將消毒物品、相關手術物品及患者近期的全胸片等準備齊全,全胸片的作用在于醫(yī)生可以根據其確認氣胸的部位。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進行固定引流瓶等工作。固定引流瓶的流程為先打結,在把用于固定的先反復纏繞在引流管上,其作用在于不僅能夠將引流管的位置牢牢固定住,拔管時也能直接使用引流管線打結,較為方便,且引流的切口處皮膚恢復效果較為良好[4]。
(4)心理護理:該疾病的癥狀一般有呼吸困難、激烈的疼痛等,患者在呼吸困難時的瀕死感會使之出現嚴重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對病情的改善有一定的影響,也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因此對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是十分有必要的?;颊咴诔霈F癥狀時不僅需要在生理上進行救治,給予相關藥物,還需要心理上的安慰,醫(yī)護人員或者家屬盡量處于患者周圍,使之有足夠的安全感,減少恐懼;并配合鼓勵患者盡量放輕松,減輕其呼吸困難的程度。如果患者疼痛較為劇烈,則需要盡量分散其注意力,向患者闡述出現疼痛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對該疾病有進一步的了解,對于痛感有正確的認識。
1.3 觀察指標:對于該類患者實施的護理措施是否有效,需要對患者的各項癥狀及其他狀態(tài)進行觀察,相關指標包括護理進行48小時后,咳嗽基本停止,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解除,患者較為清醒,且精神狀態(tài)較好。進行胸腔閉式引流術的患者在24小時內,引流管水柱的波動停止,沒有繼續(xù)出現氣體液體的排出,病情恢復良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將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數據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數據使用卡方值檢驗,對比數據計算出P值進行檢驗,當P<0.05是,顯示有顯著差異。
常規(guī)組25例的患者中,15例患者病情好轉,占總數的60%;加強組的25例患者中,23例患者病情好轉,占總數的92%,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fā)自發(fā)性氣胸的護理結果數據表
計算出卡方值為7.02,P<0.05,顯示兩組數據有顯著差異。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fā)自發(fā)性氣胸的患者一般年齡分布較大,患者病情較長,抵抗力較差,病情嚴重,變化快且反復,因此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是有必要的,如嚴密觀察患者體征、保障日常休息、營養(yǎng)攝入、圍手術護理并配合心理護理,對于緩解病情,減輕患者痛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段紅萍,陳少娟,江月娥,盧甲姊,盧小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fā)自發(fā)性氣胸的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9,7(09):32-33
[2] 張麗萍,滕玉豐,梁艷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fā)自發(fā)性氣胸53例治療體會[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05):542-543
[3] 吳欣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自發(fā)性氣胸46例觀察體會[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09):174
[4] 李鳳梅,劉平蘭,岳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自發(fā)性氣胸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0):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