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萍莉
(嵩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河南 嵩山 471000)
硬膜外麻醉是目前臨床上剖宮產最常用的麻醉方式,雖然該麻醉方式的安全性較高、可控性較強,但是亦有一定的缺點,如起效速度緩慢,術中鎮(zhèn)痛效果不佳,由于局麻藥用量過大易導致不良反應等[1]。諸多研究表明局麻藥與阿片類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顯著提高硬膜外麻醉在剖宮產術中的麻醉效果[2]。本研究即旨在探討利多卡因復合芬太尼在剖宮產手術中的麻醉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2月~1012年4月,在嵩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行剖宮產手術的21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剖宮產手術的手術指征。②簽署知情同意書,服從本研究相關安排。排除標準:①對利多卡因或芬太尼過敏的產婦。②合并Ⅱ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雙束支傳導組織、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等心律失常疾病的產婦。③合并休克、血壓過低的產婦。④合并肝、腎功能不全的產婦。⑤合并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產婦。將上述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2組產婦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孕次、產次、孕周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觀察組產婦接受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旭東海普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4856,規(guī)格為10 ml:0.2 g)復合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國藥準字 H20003688,規(guī)格為 10 ml:500 μg)硬膜外麻醉,具體方法如下:在產婦L2~3腰椎間隙穿刺,穿刺成功后向頭側置入硬膜外導管3~4 cm,監(jiān)測產婦的呼吸、血壓、心電圖、脈搏、體溫、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在麻醉前靜脈輸注復方乳酸鈉500 ml,麻醉藥物首劑量為4 ml利多卡因+1 ml芬太尼,維持藥物為利多卡因。對照組接受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硬膜外麻醉,麻醉藥物首劑量4 ml利多卡因,維持藥物亦為利多卡因。
1.3 VAS疼痛評分標準 0分表示無痛。0~3分表示能忍受的輕微疼痛。4~6分表示尚能忍受的疼痛,但對睡眠有一定的影響。7~10分表示逐漸強烈的疼痛,疼痛難忍,食欲、睡眠受影響。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均值的比較采用成組設計t檢驗,組間偏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均值的比較采用兩個獨立樣本比較的Wilcoxon秩和檢驗;雙側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產婦麻醉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阻滯起效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阻滯持續(xù)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全程局麻藥用量顯著少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在切皮、牽拉腹膜、分娩新生兒、關腹時的VAS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表2。
表1 阻滯起效時間等指標比較(±s,n=105)
表1 阻滯起效時間等指標比較(±s,n=105)
組別 阻滯起效時間(t/min)阻滯持續(xù)時間(t/min)全程局麻藥用量(v/ml)觀察組3.7 ±0.9 53.4 ±4.2 10.1 ±2.2對照組5.5 ±1.2 37.3 ±3.9 14.5 ±2.9
表2 不同時間點VAS疼痛評分比較(±s,n=105)
表2 不同時間點VAS疼痛評分比較(±s,n=105)
組別 切皮 牽拉腹膜 分娩新生兒 關腹觀察組0000 0.3 ±0.9 0.7 ±1.1 0.9 ±1.3 1.3 ±1.9對照組
2.2 2組產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有5例出現惡心,4例出現嘔吐,7例出現皮膚瘙癢,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2%。對照組產婦有5例出現惡心,2例出現嘔吐,6例出現皮膚瘙癢,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4%。2組產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利多卡因與芬太尼發(fā)揮麻醉作用的機制各不相同,前者主要通過抑制神經細胞膜的鈉離子通道從而發(fā)揮阻斷神經細胞的興奮、傳導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利多卡因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興奮以及抑制的雙向作用,血藥濃度低時,利多卡因可使患者鎮(zhèn)靜、痛閾提高、抑制咳嗽反射等,但是當血藥濃度達到5 μg/ml時,患者即表現出中毒癥狀,出現驚厥等表現[3]。芬太尼則屬于阿片類受體激動劑類藥物,它具有強效的麻醉學鎮(zhèn)痛作用,但是其作用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確,可能是通過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的阿片受體而發(fā)揮麻醉作用。此外,還有研究表明芬太尼具有選擇性地抑制某些興奮性神經的沖動傳遞作用,通過該抑制作用從而發(fā)揮麻醉效果[4]。
在本研究中,筆者將205例產婦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產婦接受利多卡因復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對照組產婦僅接受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阻滯起效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阻滯持續(xù)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全程局麻藥用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在切皮、牽拉腹膜、分娩新生兒、關腹時的VAS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利多卡因復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剖宮產手術中具有麻醉起效快、持續(xù)時間長、麻醉效果好等優(yōu)點,其原因主要就是局麻藥與阿片類藥物聯(lián)合應用在硬膜外麻醉過程中具有協(xié)同作用所致。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2組產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利多卡因復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是剖宮產的理想麻醉方式之一。
[1]Mori K,Mizuno J,Nagaoka T,et al.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 in a parturient with myotonic dystrophy[J].Masui,2010 ,59(8):1 000-1 003.
[2]Kocum A,Sener M,Calskan E,et al.Epidur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severe mitral stenosis and pulmonary hypertension[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10 ,24(6):1 022-1 023.
[3]El-Tahan MR,Warda OM,Diab DG,et al.A randomized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perioperative i.v.lidocaine on hemodynamic and hormonal responses for cesarean section[J].J Anesth,2009,23(2):215-221.
[4]Karaman S,Günüsen I,Uyar M,et al.The effects of morphine and fentanyl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added to intrathecal bupivacaine in spin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J].Agri,2011 ,23(2):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