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霞,王 瑞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 外語系,山東 東營 257097)
教材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既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工具,也是保證教學改革、實現(xiàn)教學理念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還依托于課堂上老師和學生圍繞教材展開的一系列教學活動,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英語學習的主要媒介還是教材。因此,充分理解教材編寫理念,科學運用教材內(nèi)容,必將有助于大學生學習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
《新核心大學英語》教材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經(jīng)過四年的努力推出的大學英語系列教材,教材每級有《讀寫教程》、《泛讀教程》、《視聽說教程》和《詞匯手冊》。它將專業(yè)學習與英語語言學習結合起來,以內(nèi)容為依托,在課文選材上偏向?qū)W術性文章,旨在提高大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汲取信息的能力。與國內(nèi)眾多大學英語教材相比,《新核心大學英語》教材體現(xiàn)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全新的教學模式。它摒棄了傳統(tǒng)教材一味拷貝傳統(tǒng)語文教材或英語專業(yè)教材的做法,圍繞不同主題較為全面地反映了當代科學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新發(fā)展。教材力求將訓練學生一般聽說讀寫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學術口頭表達能力和學術書面表達能力相結合,并盡可能擴大學生詞匯量,尤其是擴大閱讀科普文獻中所需要的學術詞匯,新學詞匯累計達8000個,可以滿足學生更高層次的交際、學習需求。該套教材注重語塊的學習和記憶的規(guī)律,通過詞匯搭配和句型操練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得體和熟練的交際能力。
教育部2007年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提出,要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朝個性化學習、自主式學習方向發(fā)展。學者徐錦芬提出,在我國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應該包含五方面的內(nèi)容:1.了解教師的教學目的和要求;2.確立學習目標與制訂學習計劃;3.有效使用學習策略;4.監(jiān)控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5.監(jiān)控與評估學習的過程和效果。
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這套教材做出了較為全面和科學的嘗試。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貫穿教材的一條主線。這一特點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得以體現(xiàn)。
第一,在每一級的每單元都設有學習目標(Learning Objectives)。通過這一部分讓學生系統(tǒng)全面地了解這一單元圍繞展開的主題,需要掌握哪方面的相關詞匯、表達方式和句型,在聽、說、寫、譯等方面應該達到的目標,以及本單元涉及到的主要相關背景知識信息。
第二,教程中循序漸進的引入聽說策略(Listeningand Speaking Strategies)、閱讀策略(Reading Strategies)和寫作策略(Writing Strategies)的講解,由淺入深,逐步提高,配以難易適中的輔助訓練,讓學生系統(tǒng)的接受英語語言應用方面理論,在實踐中全面提高,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終身受用的英語學習技能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三,一改在課文注釋部分提供背景知識和術語的傳統(tǒng)做法,通過提供網(wǎng)站地址,精心挑選若干背景知識和術語讓學生在課前上網(wǎng)自己查找,然后在課上自己來介紹(Report/Presentation),旨在培養(yǎng)學生通過不同資源搜索信息和組織信息的能力。與此同時,教材特別提供BNC(英國國家語料庫)語料庫網(wǎng)址,力圖教會學生使用這個語料庫,以此來增強詞匯搭配能力。
第四,不再在每篇課文后提供生詞和短語注釋,而是把所有考察詞匯按照詞性進行分類列出,不給詞義解釋,旨在培養(yǎng)學生通過從已掌握的構詞法和課文上下文猜測詞義(Guessing Meaning from Context)的能力。為此,《新核心大學英語》編寫了一本獨立的詞匯手冊,把教程中的詞匯按課文學科主題歸類列出,并配以一定的詞匯練習,使詞匯手冊起到查和學的雙向功能,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詞匯。以積極的動手、動腦,代替以往被動機械的接受,讓學習成為一個積極創(chuàng)造的生動的過程。
第五,設有單元自我評估表(Self-Assessment Log),用以檢查對單元詞匯、短語、句型以及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情況。不同標記指示不同的掌握層次,如在詞匯自評部分,★表示I know the meaning and can use it correctly;▲表示I can spell it and know its meaning;√表示I only know its meaning。
教材的學習是很必要的,只有教師合理充分的利用,方能體現(xiàn)教材在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用性?!缎潞诵拇髮W英語》在整套教材結構的安排、語言材料的選擇、任務練習的設計等方面都強烈體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主能力的教學理念,教師使用這套教材的重點應是構建以學生為中心(Learner-centered)和基于主題(Theme-based)的教學模式。下面以《新核心大學英語》中具體內(nèi)容為例,談一下教材內(nèi)容學習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主的結合方式。
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中運用小組學習的方法,通過學生們的共同活動,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個人以及他人的學習。實踐證明,大學英語課堂充分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讀寫教程第一冊第六單元《New Gadgets in the New Era》的Approaching the Topic部分共提出了4項任務,其中第二項任務Surfing and Reporting要求學生利用網(wǎng)絡資源來了解八個與移動通信技術相關的新詞匯,其中不乏像4G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這樣的新生詞匯,并向?qū)W生提供了幾個可供參考查詢的網(wǎng)址。新穎的主題加上時尚的學習方式——網(wǎng)絡查詢必然會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較多,難度也較大,這時,采用合作小組的學習模式將會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
面對較為復雜的大量學習任務,學生們可以自由組成3~5人的小組,由組長組織和負責,組員進行分工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1)明確學習任務和學習策略
首先,教師向?qū)W生講解清楚所要求完成的學習任務,并推薦一些可取的學習方法和策略,規(guī)定相應的任務要求和完成時間。
(2)自主學習過程
組長負責組織小組成員開展任務分工,開展相關資料的搜集和查閱工作。
小組成員把各自收集的資料匯總在一起,形成完備的資料庫。
小組成員通過互相交流,把資料進行歸納總結,由組長進行最終的整理和修訂。
(3)測試效果
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代表向全班同學用Power Point的形式進行匯報,教師根據(jù)各個小組的表現(xiàn),采取鼓勵為主的方式集中進行講評,保護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大部分工作將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只需做好邊緣的輔助工作即可。這種形式不僅限于資料查找的范疇,只要合理調(diào)整任務和方式,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使用。如引導小組自己學習課文部分的知識,提出獨特的想法和疑難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可能的途徑和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包容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錯誤,保護和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著力發(fā)展其潛能。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就是在教學中教師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鼓勵學生獨立鉆研,要求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和探究知識。Understanding the Text的第一項任務是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上下文猜測詞義(Guessing Meaning from Context),不再在每篇課文后提供生詞和短語注釋。第四部分Integrated Exercises的練習一要求學生自己通過詞典或網(wǎng)絡資料庫完成對新詞以及詞語搭配的學習。這些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可以徹底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教學模式,能夠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積極充分地利用這些輔導練習,引導和指導學生獨立完成對新知識的鉆研和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通常情況下,學生都認為測評都是老師負責的工作,如期中、期末考試,或平時的單元測驗等。學生們從老師那里獲得測評成績,才是對自身水平和學習效果的一種回饋信息。殊不知,通過某些其他方式的自我測評,更能幫助他們獲得及時合理的回饋信息,取得發(fā)展進步。
《新核心大學英語》讀寫教程每單元的詞匯預習(Vocabulary Preview),供學生在課文內(nèi)容講解前對課文中將出現(xiàn)的重點單詞、詞組自行檢測掌握程度。每單元最后部分也設置了自我評估表(Self-Assessment Log),用以檢查對單元詞匯、短語、句型以及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情況。這些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所學單元的詞匯、句型、搭配和學習技能進行自我評估與反思的好習慣。教師應鼓勵并監(jiān)督學生利用這兩部分對自我水平和學習效果進行測評。對自身水平的正確評估可以幫助學生正確定位,確定適當?shù)膶W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對學習效果的及時評測和反饋可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提升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動意識。
《新核心大學英語》系列教材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可圈可點的地方有很多,可供教師開發(fā)利用的教學潛能也極大。教師應該最大限度發(fā)揮教材的優(yōu)點,整合多種資源,使教材所秉持的各種理念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思想,貫徹在教學過程中,并靈活運用相關的教學策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們應該意識到,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但它又是一個漫長而又循序漸進的過程。教材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手段和資源的一種。在實際教學中應該結合課程設計,對教材進行必要的補充、調(diào)整,讓其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蔡基剛.新核心大學英語[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3]徐錦芬,彭仁忠,吳衛(wèi)平.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調(diào)查與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