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晴
(黃淮學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受到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啟示,任務型教學方法產(chǎn)生于20世紀80年代。任務型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期望學生使用有意義的語言來進行交際,從而強化其學習效果。任務型教學方法的特點是教師提前設計好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體現(xiàn)出“在做中學”這一特點。Prabhu教授針對任務型教學方法做了一項強交際法實驗,實驗結(jié)果表明任務型教學中任務的重要價值是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真正有意義的課堂交流互動,使得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完成任務,從而提升其學習效果。自此實驗之后,任務型教學方法被眾多的語言學家所關(guān)注,針對任務型教學方法的研究也日趨成熟。
學者關(guān)于任務的定義,其共同點便是任務強調(diào)的是英語的實踐運用。在教學的過程中,授課教師首先設計出可操作的課堂任務活動,并給予事前的明示,然后讓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通過語言的實際運用來學習語言和掌握語言,帶著任務去學習,任務的完成過程也是英語的學習過程。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任務型教學中的任務類型也不盡相同,Prabhu(1987)任務英語教學中的任務分類為三:信息性任務、推理性任務和觀點性任務。Willis(1996)將任務型教學中的任務分為六種不同的類型,分別是列舉型任務,整理型任務,比較型任務,問題型任務,分享個人經(jīng)驗型任務和項目型任務,這六類任務的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按照排列的順序由簡單到復雜。教師在專門用途英語聽力授課過程中,可以根據(jù)聽力材料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任務類型訓練學生的專門用途英語語言應用技能。
教師在英語聽力訓練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闡述如下:
1.課堂師生互動原則。英語語言的學習需要通過交互活動來實現(xiàn),任務型教學方法在課堂實踐時需要強調(diào)使用英語來進行交際。
2.教師任務適量化原則。任務型教學需要授課前布置學生任務,但任務量應該適中,匹配學生的學習能力,使之力所能及。過量的任務會給學生帶來心理負擔,打擊其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從而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反而不好。
3.任務教學中選取的材料最好真實,符合本土文化。在英語聽力訓練中,教師應該采用原本的英語聽力材料,而不是由外國人講的英語,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直觀的獲得英語本土文化的真實體驗。
4.關(guān)注課堂教學過程,一般的英語聽力訓練課程忽視了學習的過程,教授按照教材來進行教授或者以教授自身體驗來進行教授,這樣的隨意性較大。而任務型教學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期望英語學習者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使用英語交流來解決問題,把聽力中的英語語言知識內(nèi)化,做到真正吸收。
從上可以看到,任務型教學原則基本闡述了任務型教學法的本質(zhì)特征,英語聽力教學側(cè)重點發(fā)生改變,由如何教轉(zhuǎn)向如何學,從關(guān)注語言本身轉(zhuǎn)到關(guān)注語言習得,這是外語教學史上的一次飛越。
追溯于20世紀60年代后期,作為一個新的學科領域——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的出現(xiàn)有其歷史背景。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世界經(jīng)濟與科技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各國的交流日益頻繁,作為全世界中使用最為普及的英語日漸流行。英語學習不再僅僅被看作是獲得良好教育的象征,而是與職業(yè)、學業(yè)和就業(yè)等各種需求聯(lián)系起來。為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各種學習需求,專門用途英語應運而生。
學者們對于專門用途英語的定義如下表所示:
表1 專門用途英語定義
從以上定義可以發(fā)現(xiàn)ESP是為滿足英語學習者的特定需求而設定的,ESP課程教學的內(nèi)容需要與學生所追求之特定學科、期望職業(yè)或者渴望實踐的活動密切相關(guān)。在教學的過程中,ESP主要是研究活動中關(guān)于英語語言的語法、詞匯、語意等,以幫助獲得英語的特定技能。ESP的關(guān)鍵是分析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進而根據(jù)需求來進行教學,把任務型教學方法用于專門用途英語的聽力課程,要求教師在制定英語聽力課程任務的時候,充分的考慮專門用途英語學習者的學習需求,根據(jù)其需求來制定英語聽力教學任務,選定適宜的英語聽力教學材料,合理的制定英語聽力任務量,以確保專門用途英語聽力課程的有效教學。
王曉農(nóng)(2011)認為專門用途英語聽力任務型教學模式可以分為理論教學模式和模擬教學模式。其中專門用途英語聽力任務型理論教學模式主要是基于教學理論假設的構(gòu)建,把任務型的教學特點融入到專門用途英語聽力課程中來,這是一種復合的教學方法,各采所長,又結(jié)合二者的特性來進行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專門用途英語聽力任務型模擬模式主要用于表現(xiàn)在特定語境下某事體、某原型或者某事物本體的相關(guān)特征,主要是以圖或表的形式表現(xiàn)的,在專門用途英語聽力課程中,改變傳統(tǒng)的聽力訓練的套路,不再給學生播放聽力訓練題目,而是本土化的英語視頻,帶著教授制定的一系列教學任務完成視頻的聽力學習。
專門用途英語聽力課程的教學對象是學習專門用途英語以為今后職業(yè)發(fā)展提供幫助的學員,他們學習英語的動機非常明確。在英語聽力訓練中,教師需要選取相當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材料以適應其學習需求。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取上,教師不必僅僅局限于英語聽力訓練題目,可以采用向?qū)W生播放原版的英語影片,讓學生在觀賞中學習英語語言文化。若是商務專門用途英語,教師可以播放英語商務談判電影,供學生觀摩學習;若是旅游專門用途英語,教師可以采用播放原版的英語導游詞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導游們的英語語言溝通技巧;若是戲劇專門用途英語,教師可以播放英語戲曲電影,讓學生參與英語配音實踐。在專門用途英語聽力課程的訓練中,教師要重視教學的過程,真正關(guān)注事先設定好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參與到英語聽力訓練的實踐中,而不是采用傳統(tǒng)的放音——聽音——對答案的形式進行。教學形式可以靈活多變,但所有的課程程序需要圍繞事先設定好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練習專門用途英語聽力,發(fā)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專門用途英語學習興趣,從而掌握專門用途英語相關(guān)技能。在專門用途英語聽力課程授課之前,教師需要制定相應的課程教學任務,主要應考慮以下方面的要素:
1.專門用途英語學習者現(xiàn)有英語聽力水平如何?
2.專門用途英語學習者學習該課程的主要需求是什么?
3.專門用途英語學習者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有哪些?
4.專門用途英語學習者對完成教學任務相關(guān)的自然與社會環(huán)境的熟悉程度如何?
5.專門用途英語聽力課程任務的組成部分、任務的步驟、任務實用性、任務量是否安排合理?
6.是否充分的考慮專門用途英語學習者不能勝任任務后的措施?
7.是否充分的考慮到影響專門用途英語學習者不能完成任務的外界因素?
8.是否會對專門用途英語學習者良好完成任務后進行激勵?其激勵機制如何設定?
把任務型教學方法實踐于專門用途英語聽力,需要密切關(guān)注聽力訓練的教學過程,該教學方法的最主要任務是通過學生完成教師事先設定好的任務來提高專門用途英語學習者的英語技能,以實現(xiàn)其學習需求。任務型專門用途英語聽力課程教學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專門用途英語聽力教學任務導入階段、專門用途英語聽力教學任務的安排階段、專門用途英語聽力教學任務的實施階段和專門用途英語聽力教學任務的反饋階段。具體的過程闡述如下:
1.專門用途英語任務型教學導入階段
在導入階段,授課教師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讓學生大膽的預測即將要訓練的聽力材料的意境與語意,激發(fā)學生的探索好奇心,調(diào)動起學習專門用途英語的熱忱。適當?shù)模谡n教授也可以針對本次授課任務進行提示或者是聽力材料的背景知識的闡述,幫助學生更好的預測即將可能發(fā)生的情景。授課教授根據(jù)預先設定好的教學任務,可以先給學生一部分信息,例如:材料的標題亦或副標題或者是材料表述的相關(guān)背景知識,讓學生根據(jù)這已有的一些信息來預測即將要聽到的材料,讓學生帶著問題繼續(xù)后續(xù)的聽力訓練。
2.專門用途英語任務型教學任務布置階段
當專門用途英語學習者對已有的信息進行充分的準備與預測后,授課教師應根據(jù)任務教學程序向?qū)W生布置有針對性的任務。專門用途英語學習者的學習目標明確,學習需求清晰,授課教授應根據(jù)此特點,針對課程的內(nèi)容安排符合需求的、適量的課程任務,讓學生的聽力更加具有目的性。若不能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聽力訓練,可能授課教師把聽力材料放完了,學生也就只是聽完了,在腦海中并無任何遺留??扇绻麑W生是帶著問題去進行聽力訓練,而這些任務正好是他們急切的想要知道解決方案的,那么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學生會非常關(guān)注每一個聽力細節(jié),期望能夠通過聽把問題解決。當有些問題通過學生的努力聽之后得到解決,學生會有一種欣喜與成就感,進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進一步自學學習。
3.專門用途英語任務型教學任務實施階段
在授課教師布置聽力任務之后,進行英語聽力訓練。任務型聽力教學是專門用途英語任務型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否能夠完成,完成的程度與質(zhì)量如何直接的反應了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在聽的過程中,授課教師應實時的觀察學生的聽力反應,及時的調(diào)整播放聽力的進度。此外,授課教師也可以適當?shù)呐c學生進行聽力互動,互相提示,互相問答,以確保任務的完美完成。
4.專門用途英語任務型教學任務匯報反饋階段專門用途英語聽力訓練結(jié)束,教授根據(jù)布置的任務對學生進行現(xiàn)場提問,反饋任務的完成情況。在學生回答之后,授課教師應針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質(zhì)量進行評述并給予相應的激勵,以鼓勵學生積極的完成教學任務,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1]王曉農(nóng).基于認知語言學的語篇翻譯研究-側(cè)重逆向漢英語篇翻譯的模式構(gòu)建及應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2]賈志高.有關(guān)任務型教學法的幾個核心問題的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05,(1):53~54.
[3]李震.中國本土化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建構(gòu)[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