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鋒 朱宏儒 楊 坤
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 衛(wèi)生部寄生蟲病預防和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寄生蟲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寄生蟲病學重點學科,江蘇無錫 214064
藥物滅螺是利用對釘螺具有一定毒性的化學物質(zhì),通過適當方式達到殺滅釘螺的方法,具有省時、省力、見效快、可反復使用的特點,是我國目前主要的滅螺方法[1-2]。我國研制生產(chǎn)國產(chǎn)滅螺藥始于20世紀50 ~ 60年代,至今已從2000多種化合物和農(nóng)藥中篩選出多種有效殺螺藥,如殺蟲雙、溴乙酰胺、煙酰苯胺(浸螺殺)、殺蟲丁、四聚乙醛、硼礦粉等,并在國內(nèi)許多血吸蟲病流行區(qū)進行了應用和評估;但因多種原因未能得到全面推廣應用[3-6]。氯硝柳胺是WHO唯一推薦使用的化學殺螺藥,但在實際應用中該藥易沉淀且有釘螺上爬(逃避)現(xiàn)象,同時存在價格貴、對非靶水生物(魚類)毒性大等缺陷[7-9]。因此,篩選、研制和開發(fā)新的高效、低毒并使用方便的新型殺螺劑,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采集篩選了新型除草類10種農(nóng)藥(藥樣)并進行了室內(nèi)殺螺效果的實驗觀察研究。
依據(jù)高效、低毒、且對環(huán)境污染小為原則,并排除以往已經(jīng)篩選過的藥品(或化合物),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及相關農(nóng)藥信息,本次采集主要以農(nóng)藥除草劑類藥樣為主,10種藥樣中5種為粉劑或顆粒劑,5種為液體或乳油,分別采集于本省2個化工和生物農(nóng)藥廠。
實驗所用釘螺采自江蘇省南京市血吸蟲病流行區(qū)江灘,經(jīng)室內(nèi)作適應性飼養(yǎng)3~5d后挑選活力強,具有7~8個螺旋的成螺用于實驗。
1.3.1 篩選步驟與實驗分組 對5種粉劑或顆粒劑藥樣編為藥物代號 A-001、A-002、A-003、A-004和 A-005,5種液體或乳油藥樣編為 B-006、B-007、B-008、B-009和 B-010。實驗分為初篩和復篩2個階段。
1.3.2 初篩 按照各藥樣的實際有效含量確定1.0、10.0和30.0mg/L(g/m2)3個濃度組進行浸泡(燒杯)法初篩殺螺效果觀察。
1.3.3 復篩 對初篩殺螺率>80%的藥樣,根據(jù)藥樣實際有效含量等比稀釋并確定 0.5、1.0、2.0、4.0、8.0、16.0mg/L 和32.0mg/L(g/m2)7個組別,進行復篩浸泡、噴灑和撒粉殺螺效果觀察。
取100mL玻璃燒杯,每杯放入活螺30只,上蓋塑料紗網(wǎng)以防止釘螺爬出,加藥液100mL,浸泡24、48h和72h觀察釘螺存活情況。
在20cm×25cm的搪瓷盤內(nèi)鋪經(jīng)20孔/25.4mm金屬篩篩過的干燥泥土500g刮平并加水175mL濕潤泥土,使泥土含水量控制在35%左右,實驗前每盤投入活釘螺30只,自由爬動10~15min,然后將不同劑量藥液用澆花壺作均勻噴灑,藥液量為1000mL/m2,噴灑3、7d和15d后取出釘螺觀察死亡情況。
實驗環(huán)境與用藥量同噴灑法,本法實驗時將不同組別藥量直接撒粉于試驗盤內(nèi),于3、7d和15d后取出釘螺觀察死亡情況。3種方法均設清水空白對照組,統(tǒng)一置于空調(diào)恒溫(25±2)℃環(huán)境下進行實驗觀察。
實驗結束后取出釘螺用清水沖洗殘留于釘螺體表的藥液,采用敲擊法鑒定死活[10-11]。
計算不同方法、不同時間的釘螺死亡率和LC50及LD50[12]。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
濃度為1.0、10.0和30.0mg/L各觀察組中,10種新型農(nóng)藥除草劑藥物經(jīng)浸泡48h和72h后,A-004、B-008和B-0093種藥樣的殺螺效果較穩(wěn)定,殺螺率分別為30.0%~100.0%和56.7%~100.0%,16.7%~96.7%和26.7%~100.0%,30.0%~100.0%和30.0%~100.0%。其他藥樣的殺螺率則較低或一般。
2.2.1 浸泡法 A-004、B-008和B-009 3種藥樣在濃度0.5、1.0、2.0、4.0、8.0、16.0、32.0mg/L 時,浸泡 24、48h 和 72h的殺螺率、LC50值和95%可信區(qū)間,見表1。其中48h和72h的LC50值明顯低于24h的,顯示了較好的滅螺活性。
表1 A-004、B-008和B-009浸泡法復篩殺螺效果
2.2.2 噴灑法 A-004、B-008和 B-009劑量 0.5、1.0、2.0、4.0、8.0、16.0、32.0g/m2時,噴灑 3、7d 和 15d后,B-009殺螺率為3.3%~90.0%、13.3%~96.7%和20.0%~100.0%,但亦需4.0g/m2噴灑7d才能達50%以上的殺螺率。其LD50分別為 4.949g/m2、2.415g/m2和 1.701g/m2,95% 可信區(qū)間分別 在 3.614~ 6.884、1.544~ 3.522和 1.139~ 2.360。其他藥樣A-004和B-008噴灑殺螺效果較好的僅在16.0和32.0g/m2的高劑量組,其噴灑3、7d和15d的殺螺率分別為46.7%~83.3%、100.0%~100.0%、96.7%~100.0%和70.0%~93.3%、86.7%~96.7%、86.7%~93.3%。
2.2.3 撒粉法 A-001和A-002(粉劑和可粒劑)2種低含量藥樣的水溶性較差,但在用 0.5、1.0、2.0、4.0、8.0、16.0、32.0g/m2時,撒粉3、7d和15d后顯示了較好的殺螺效果,見表2。
表2 A-001和A-002撒粉法復篩殺螺效果
血吸蟲病是嚴重危害我國人民身體健康的五大寄生蟲病之一,而釘螺是日本血吸蟲唯一中間宿主,能在江河湖灘、內(nèi)陸溝渠以及丘陵山區(qū)各種環(huán)境孳生繁殖。實踐證明,釘螺與血吸蟲病流行有著密切的關系,凡有血吸蟲病流行的地方必有釘螺孳生[13-14]。因此,消滅釘螺即可切斷血吸蟲的傳播途徑,也是國際公認的控制血吸蟲病的重要措施[15-16],化學滅螺就是消滅或減少血吸蟲病流行和傳播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之一,迄今也是控制釘螺的主要手段。所以,加快研制和尋找高效、低毒的滅螺新藥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
本次篩選的10種新型農(nóng)藥同屬除草劑類藥物,廣泛用于水、旱田以及土壤中害蟲的防治,均屬高效低毒類新農(nóng)藥。室內(nèi)殺螺篩選試驗表明,無論在浸泡法、噴灑法中均有一定殺滅釘螺的活性和效果;但擊倒力較弱,施藥后未見有釘螺逃避(上爬)現(xiàn)象。而在撒粉法殺螺實驗中,A-001和A-002 2種藥樣在撒粉3、7d和15d的殺螺率均顯著高于其他藥樣浸泡和噴灑法效果,但該2種藥樣均難溶于水,可能是直接影響其浸泡和噴灑殺螺效果的主要原因;而其他8種藥樣雖易溶于水,且無明顯的沉淀現(xiàn)象,但殺螺實驗顯示其滅螺效果并不理想,可能與其藥樣中有效殺螺成份低或?qū)β莸亩練⒆饔脵C制不同有關。
國內(nèi)對化學合成滅螺藥物的殺螺機制雖有探索但系統(tǒng)研究較少,所以至今真正具有廉價、低毒、高效且殺螺活性好并具有開發(fā)價值的新型滅螺劑尚未發(fā)現(xiàn)。因此,要想盡快尋找滅螺新藥目前仍主要采用傳統(tǒng)的方法,即通過篩選各種類型藥物(化合物或已知有效化合物衍生物),并根據(jù)其藥物對釘螺的不同作用、協(xié)同作用和是否具有提高滅螺效果等,以期從篩選藥樣中早日獲得線索并發(fā)現(xiàn)新藥,雖然這一方法是節(jié)省人、財、物和短平快的一種新模式并經(jīng)實踐證明比較有效,然而仍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費時、費力。隨著分子生物學方法的引入,無疑對尋找滅螺新藥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并針對特定的靶部位設計新藥,不但能節(jié)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所獲得的藥物選擇性強、不良反應少,是滅螺新藥研究的方向[3]。但要真正開發(fā)成功一種新的殺螺劑(藥物),可能需要幾年甚或10余年或更長的時間,故研究和發(fā)展滅螺新藥仍然是任重而道遠。
A-001和A-002兼有農(nóng)藥和化肥的功效并對環(huán)境安全,既可作為基肥使用,又能殺蟲、除草、改良土壤、促進植物生長。因此,對其殺螺效果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司.血吸蟲病防治手冊[M].第3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13,201-202.
[2] 周曉農(nóng).實用釘螺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266-270.
[3] 吳鋒.沙蠶毒系藥物滅螺研究進展[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07,19(6):484.
[4] 吳鋒,姜玉驥,梁松,等.新劑型殺螟丹對魚類急性毒性的實驗觀察[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08,20(3):217-218.
[5] 張科,劉寧,劉松懷,等.薄膜覆蓋法殺滅魚塘和溝渠釘螺的效果[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1,23(6):695-696.
[6] 朱丹,張儀,劉和香,等.HL殺滅湖北釘螺的效果觀察[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9,25(2):127-130.
[7] 戴建榮,梁幼生,李洪軍,等.氯硝柳胺懸浮劑的毒性評價[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07,19(6):45-47.
[8] 吳子松,張曉勝,徐亮,等.氯硝柳胺泥敷滅螺土壤殘留藥物對釘螺和魚類的毒性[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08,20(6):439-442.
[9] 祝紅慶,張貴榮,鐘波,等.氯硝柳胺加地膜覆蓋技術滅螺對魚毒性的觀察[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1,23(1):38-41.
[10] 李葉芳,王琳,神學慧,等.高濃度氯硝柳胺懸浮劑噴霧滅螺效果[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08,20(6):435-437.
[11] 李潔,錢萬紅.吡喃異黃酮Alpinumisoflavone的滅螺活性研究[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07,19(2):F0003.
[12] 張文彤,閆潔.SPSS統(tǒng)計分析基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02-324.
[13] 吳鋒,姜玉驥,奚偉萍,等.硼鎂石粉持效滅螺實驗研究[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2004,17(6):356-357.
[14] 李幼子,戴建榮.殺滅釘螺藥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1,27(7):653-656.
[15] 劉年猛,黃瓊瑤,彭飛,等.血水草生物堿聯(lián)合氯硝柳胺殺螺增效作用研究[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06,18(2):143-145.
[16] Yuan Y,Xu XJ,Dong HF,et al.Transmission control of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implemention and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snail control interventions[J].Acta Tropica,2005,96(2-3):19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