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明 周中元 賈秀華
(1.新沂市河海建筑工程公司,江蘇徐州 221400;2.新沂市水利局,江蘇徐州 221400)
新沂市尾水導流工程,是江蘇省南水北調(diào)東線徐州段尾水導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收集新沂市城南污水處理廠尾水通過本工程排入新沂河,是保障南水北調(diào)干線重要調(diào)蓄湖泊——駱馬湖水質(zhì)安全的一項重要工程。施工1標的施工內(nèi)容為:樁號D0-225~D12+725、總長 12.5 km 的雙排公稱直徑DN1200玻璃鋼主管道及DN600支管鋪設。
玻璃鋼管道鋪設的主要施工工序為:管道存放→測量放樣→溝槽開挖→管基墊層→管道敷設→接口連接→接口嚴密性試驗→固定支墩→管溝回填→水壓試驗。
由于施工管線沿河道布設,場內(nèi)多無施工道路,故根據(jù)現(xiàn)場具體情況在運輸車輛易進入的地段平整出較平坦的場地,用壓路機壓實,相對集中地存放管材,并用帆布覆蓋以防陽光照射導致管材分解,做好管壁及接頭的保護,待鋪設施工時用小型運輸車輛周轉(zhuǎn)運到鋪設現(xiàn)場。根據(jù)管材的管徑用枕木及木楔制作專用的管材堆放支架,如圖1所示。枕木間距小于1/2管長,公稱直徑大于DN1400的管道不得疊放,本工程管材堆放高度為1~2層。管材、管件自生產(chǎn)到鋪設不宜超過40個日歷日。
由于施工管線較長,故備1臺RTS-632型全站儀和若干臺J2經(jīng)緯儀、DS3水準儀進行本工程的放樣、測量工作。先測放出管道中心線位置,在轉(zhuǎn)彎、分支處設置施工控制樁并撒上石灰線,在開挖施工時架設水準儀進行跟蹤測量。
(1)溝槽斷面形式有矩形和梯形,按土質(zhì)及槽深的不同采用不同形式的斷面。當遇到土質(zhì)較密實或槽深較淺的地區(qū)時,可以采用矩形截面的溝槽,以便減少土方量;若遇到土質(zhì)較差、含水率較高或槽深較深的地區(qū),一般采用梯形截面。本工程槽深1~5 m,根據(jù)設計要求采用梯形截面。
圖1 玻璃鋼管道的堆放方式示意圖
(2)溝槽邊坡的坡度根據(jù)溝槽土質(zhì)確定,必要時在溝槽壁設置支撐,并編制應急預案。
(3)采用機械開挖,槽底預留20 cm由人工清底,開挖過程嚴禁超挖,以防擾動地基。
(4)溝槽的寬度應便于管道鋪設、夯實機具操作和地下水排出,如表1。溝槽的最小寬度按下式計算確定:
B≥D+2S式中:
B—溝槽的最小寬度,mm;
D—管外徑,mm;
S—管壁到溝槽壁的距離,mm。
(5)開挖過程中采用明溝結(jié)合集水井的降排水方案,集水井每隔100 m設置1眼,用水泵將溝槽內(nèi)的滲水抽排出基槽。
(1)當土壤承載力為8~100 kPa和非巖石時采用原狀土作為基礎;當土壤承載力為5~70 kPa時,采用經(jīng)夯實后的原土作為基礎,夯實密度應達到95%。溝槽底如遇淤泥、卵石、巖石、硬質(zhì)土、不規(guī)則碎石塊及浸泡土質(zhì)應挖除后作相應的管基處理。
表1 管壁到溝槽壁的距離
(2)本工程設計土基上回填30 cm的中粗砂作為管基墊層。回填砂采用水撼砂施工方法,先按35~40 cm虛鋪厚度鋪設中粗砂,然后用水泵從附近河道中抽水灌注至砂面,用振搗棒振搗2~3遍,需達90%以上的設計密實度,以保證管基的穩(wěn)固。
(1)下管。用人工配合汽車起重機進行,可采取一個支撐點或兩個支撐點起吊管道,起吊繩使用柔韌性好的、較寬的皮帶、吊帶或繩索,嚴禁用鋼絲繩或鐵鏈起吊,嚴禁用繩子貫穿管道兩端起吊。下管時注意保持承口方向與管道安裝方向一致。
(2)安管。如圖2所示,在各接口處掏挖工作坑,以便于整個管身底部落在墊層上,受力均勻。
圖2 管道安裝各連接口處示意圖
(1)管間連接采用雙“O”形膠圈承插連接方式,如圖3。安裝前徹底清潔管端、凹槽和橡膠圈,確保無油污、灰塵,并在承口端管壁上預先開好試壓孔,試壓孔位于兩道橡膠圈中間,孔徑應與試壓專用螺栓匹配。
(2)在膠圈及承口內(nèi)表面均勻涂上液體潤滑劑,將兩條“O”形膠圈分別套裝在插口預設的凹槽內(nèi),并用手壓實,確保各個部位不翹不扭。然后將插口對承口找正,試壓孔朝上,套帆布繩,調(diào)整起吊機械,將插口端推入承口,使雙橡膠圈與承口內(nèi)壁和插口外壁緊密接合,在接口處形成密封區(qū)域,并確保承口端試壓螺栓安裝到位。
(3)用探尺插入承插口間隙中檢查橡膠圈位置是否正確,經(jīng)檢查確認接口安裝符合要求后,用砂袋固定管道。
管道安裝后螺栓連接手動試壓泵,向接口內(nèi)灌水,將水從試壓螺桿內(nèi)小孔灌入兩個橡膠圈與管壁形成的密閉空間中,同時打開設在最高點的排氣閥,然后緩慢分級加壓,先將水壓逐步升高到工作壓力,檢查接口有無滲漏,如無滲漏再提高到試驗壓力,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觀察10 min,壓力保持不變,且外觀檢查無滲漏為合格。試壓合格后將密閉空間內(nèi)的水排干,然后封閉試壓孔、泄水孔。
因管道采用柔性的橡膠圈接頭,當管線加壓后,在管線兩頭、彎頭、三通、變徑等處會產(chǎn)生不平衡的應力以致發(fā)生管線偏移等現(xiàn)象,所以,必須采取措施來約束這種不平衡的應力,預防管線的損壞,實際采用的方法就是用混凝土支墩固定。支墩通常設在彎頭、變徑、三通等處,支墩的受力一邊應支承在原狀土層上,并保證和土體緊密接觸。
(1)回填前將溝槽內(nèi)的雜物清除干凈,并排除積水。
(2)回填時,從管道兩側(cè)均勻下料,兩側(cè)對稱分區(qū)回填[1],每次鋪料厚度為15~20 cm。
(3)沿溝槽壁設置的溜板下料、鋪料。
(4)主管區(qū)回填砂采用水撼砂施工方法,管腋下人工用鋼釬搗實后再用振搗器振搗,次管區(qū)回填土用蛙夯進行夯實,非管區(qū)土方回填用拖拉機進行壓實。如圖4。
圖3 玻璃鋼管接口示意圖
圖4 雙排主管分區(qū)回填示意圖
(1)水壓試驗前,必須保證管線的支墩已達到設計強度,并將試壓段管道兩側(cè)至管頂以上50 cm內(nèi)的回填料分層夯實,接頭處的局部范圍先不回填,待水壓檢驗合格后再回填。
(2)玻璃鋼管道的水壓試驗應全段進行,以不大于1 km長度為一個試壓段,中間設有附件管段的分段長度應不大于500 m,對系統(tǒng)中不同材質(zhì)管道應分別進行試壓。
(3)清洗管線,去除管內(nèi)雜物;用封堵材料堵嚴試壓管段,以頂住試驗壓力;試壓時不許關閉閥門,打開排泥閥和主管道上的檢修閥,并用盲法蘭堵死。
(4)將試壓泵和壓力表設置在試驗管段最低點,壓力表在使用前需進行標定。從下游緩慢向管道灌水,在試壓管段上游管頂及管段中的最高點設排氣閥,將管道內(nèi)的氣體排除。管道內(nèi)注滿水浸潤24 h后,方可進行水壓試驗。
(5)試驗壓力采用1.5倍工作壓力,即:0.9 MPa。緩慢地對管道加壓,先將管道內(nèi)壓力逐步升高到工作壓力,檢查管道和接口,如無滲漏再提高到試驗壓力,觀察10 min,壓力降不超過0.05 MPa為合格,即可進行滲水試驗。
在新沂市尾水工程施工1標玻璃鋼管道施工過程中遇到了如漂管[2]、接口處滲水等一些常見問題,通對這些問題的分析研究以及處理,總結(jié)出了控制玻璃鋼管道施工質(zhì)量的一些主要措施,對以后的玻璃鋼管道施工可起到很好的借鑒作用。
(1)機械開挖時預留20 cm采用人工清挖,同時測量人員隨挖隨測,確保溝槽中心線、溝底設計高程、溝底寬度及附屬構(gòu)筑物位置正確;如有超挖,采用粗砂填實;做好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并將流入到溝槽內(nèi)的水及時排出。
(2)嚴格保證管道基礎墊層的施工質(zhì)量,防止因發(fā)生不均勻沉陷,造成管道接口處滲水。
(3)接口工作坑須隨管道敷設進程,隨鋪隨挖,以確保管道底部充分著床,嚴禁架空。
(4)管道承口內(nèi)、插口外側(cè),特別是安裝“O”型圈的環(huán)型凹槽必須清理干凈、光潔;插口與承口變徑處應留有一定間隙,一般控制在5~15mm。
(5)接口嚴密性檢驗,須隨管道鋪設進程逐個進行,并做好標記及記錄;在土壤或地下水對橡膠圈有腐蝕作用的地段,要在回填前用瀝青膠泥或瀝青麻絲等材料封閉橡膠圈接口。
(6)管道連接后,為避免管道長期外露,必須盡快進行回填和水壓試驗,以防止漂管和熱變形對管道和管接頭造成破壞。
(7)回填時,嚴禁單側(cè)回填或?qū)⒒靥盍蠌囊粋?cè)向溝內(nèi)堆埋,每次鋪料厚度為15~20 cm,兩側(cè)回填高度差不應超過一層填筑厚度;不要在高于管道上方0.6 m處向下傾倒回填料,以防導致管道軸線位移和接口變形。
(8)不同回填區(qū)的回填要求為:主管區(qū)每層虛填厚度≤20 cm,壓實度≥95%;次管區(qū)每層虛填厚度≤300 mm,壓實度≥90%。
(9)回填到管道的起拱線時,為避免管道受到外來夯擊荷載的作用,所有夯實都應從管溝壁開始逐漸向管道靠近。管頂上方既不能過分用力夯實,以免引起管道局部凹凸不平,而且必須保證管道頂上的覆土達到密實度要求,不能疏松。
(10)水壓試驗不能在雨天進行;測壓表直徑至少為150mm,最大量程為試驗壓力的1.3~1.5倍。
玻璃鋼管道相比于傳統(tǒng)的鋼筋混凝土管道[3],管壁光滑、摩阻系數(shù)小、水力流體特性好、水力學性能優(yōu)異;相比于鋼管道,耐腐蝕、輕質(zhì)高強、安裝方便;單根管道長,接口數(shù)量小;施工效率高、勞動強度低、節(jié)省工期、綜合施工成本低。綜合以上諸多優(yōu)點,玻璃鋼管道將會在管道施工中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
[1] 劉自翔,王合存.淺談玻璃鋼管道工程施工技術.科技資訊,2008(8):44~45.
[2] 劉勝強.玻璃鋼管道現(xiàn)場施工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及解決措施.中國科技博覽,2012(15):137.
[3] 孫惠蘭.玻璃鋼管的性能分析.水力水電技術,2007,38(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