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燕
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是形成優(yōu)良思想品德的基礎(chǔ),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種老師有意識的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讓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消除教學過程中一切不利于學生健康的不利因素,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學習。
人們常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主要表現(xiàn): 第一,逆反心理嚴重。表現(xiàn)為不聽家長和教師的勸導,故意對著干;當?shù)貌坏浇處熀图w的重視時,用惡作劇來顯示自己,常常表現(xiàn)出自己年齡、身份能力極不相稱的幼稚行為,對別人的議論十分敏感,少言寡語,不愿與同學交往。第二,不同年級均存在著厭學、依賴、困惑等學習心理障礙。表現(xiàn)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害怕作業(yè)多,做作業(yè)依賴家長,考試時顧慮重重,致使大腦呈抑制狀態(tài)。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是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因此,我們不是怎樣設(shè)法減少孩子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境,而是幫助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和心態(tài)去對待困難和挫折。所以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挫折的承受能。作為一名老師,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很多的事情學生都受到老師的行為舉止所影響,一個老師心理健康,情緒穩(wěn)定,就會給學生以沉著的感覺,讓學生能夠靜下心來學習,一句鼓勵的話語則可以改變一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記得二年級的時候我班轉(zhuǎn)來一位新同學,當時在班上是中下水平,無意中我對他進行了表揚,我也沒有在意,可是在后來的學習中進步很大,到現(xiàn)在四年級了,這孩子每天都是第一個完成數(shù)學作業(yè),在我沒講新課之前已經(jīng)把例題看得差不多,還學會了自己思考,數(shù)學算法的多樣化,每次講完他都會問我他的做法對不對,在上期的數(shù)學期末考試中取得了滿分,每天第一個改完作業(yè)。當然一個老師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會給課堂帶來緊張氣氛,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一個心理健康的老師,具有良好的修養(yǎng),尊重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
關(guān)愛學生是我們常掛嘴邊的話語,可是怎么樣關(guān)愛學生呢?
首先,了解和信任學生。學生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每個學生都有與眾不同的一面,也許對于老師我家長來說,看重的是學生的成績,其實,仔細觀察,即使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也有好的一面,比如:我們班有一孩子,每天不寫作業(yè),雖然老師經(jīng)常會批評他,但是他每次見到老師是最有禮貌的,拋開學習成績,他很多方面都很優(yōu)異,如果老師不了解和信任學生,就不可能有對學生真正的愛,也談不上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教育。為了教書育人,老師不僅要了解學生的過去和現(xiàn)在,又要了解學生的家庭,了解學生的優(yōu)點和特長,和內(nèi)心世界。只有了解和信任學生才能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教育,這樣才能收到良好 的教育效果,使學生得到充分 的發(fā)展。
其次,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往往會把自己的心事和秘密隱藏起來,不對家長和老師說,因此,一位老師應當主動 與學生做知己,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老師才會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學生。
老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的影響。老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成績,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學生的隱私。
如果我們在課堂上給學生以信任,用幽默的語言、甜蜜的微笑、會說話的眼睛給學生講課的話,相信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F(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師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動過程。學生是否樂于接受教師所傳授的信息,關(guān)鍵在于這些信息能否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課堂教學中要使師生雙方的意圖、觀點和情感聯(lián)結(jié)起來,使教師傳授的知識、提供的信息能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的思維活動和強烈的內(nèi)心體驗,教師就必須增加情感投入,給知識、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實施情感性教學,以教師自身的情感體驗營造良好和諧的課堂心理效應。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傾注積極的情感和真誠的愛心,用情感和愛心去感染和打動學生,讓他們伴隨著豐富而快樂的情感體驗參與教學過程。教師要常常拍拍學生的肩膀,給學生一個會心的微笑、眼神,這雖然是舉手之勞,但給學生帶來的心理觸動將是巨大的,因為滿足了學生的愛和尊重的需要。教師應實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學生的信息,切忌一葉障目,僅憑對學生的點滴了解而對學生作出的評價往往與學生的實際不相符。不管學生的成績好壞,聰明或愚笨,聽話或頑皮,都是可愛的,都要教育他們進步,低分并不意味著低能。沒有十全十美的學生,也沒有一無是處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