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躍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對話"是閱讀教學的一道亮麗風景。應當強調的是,在閱讀教學的多重對話中,各種對話并不是并列的關系,而是以每個學生個體作為閱讀主體,對話的中心是學生,各種對話都在給學生的個體閱讀營造一種良好的對話環(huán)境,提供某種對話的便利條件.任何一種閱讀也不能代替學生自己的閱讀。因此,生本對話就成為閱讀教學多重對話關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么,如何讓閱讀的枝頭綴滿個性的花朵呢?我在閱讀教學實踐中采取的策略如下:
1.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而對話的中心則是每個學生的個體。由于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結構、學習方式、情感需求、生活經(jīng)驗等不同,對文本的理解也是千差萬別的。對此,教師要構建安全、民主、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參與思考、交流,使課堂教學成為多邊交流、多向流動的過程。教師應走下講臺,與學生的目光平視,做學生的伙伴朋友,走到學生中去,走進學生的心靈,與學生平等對話平等交流。熱情鼓勵學生敢于說,敢為人先,標新立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他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師還要善做一個"引導"者,認真傾聽學生的"蕓蕓眾聲",善于覺察他們獨特新穎的視覺,捕捉有價值的問題,再為學生搭建一個合作交流的平臺,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他們相互切磋相互啟發(fā),如《丑小鴨》一文描寫了丑小鴨可憐的遭遇,再寫它變成天鵝的經(jīng)歷。不同生活經(jīng)驗、不同個性的學生,其情感體驗也有差別。如我讓學生談談丑小鴨的最可憐的地方,有一個同學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他說丑小鴨太可憐了,沒有爸爸媽媽的照顧;另一個同學認為,丑小鴨在蘆葦叢中過冬,最可憐了,因為她平時最怕冷了。性格內向的學生堅持丑小鴨沒有兄弟姐妹疼,沒有小伙伴玩才可憐;易動感情的學生看到丑小鴨昏倒的圖片淚眼朦朧 ……每人境況的差異,體驗也因人而異,真是真心流露,個性飛揚!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需要教師熱情洋溢,富有啟迪智慧的語言來點燃和引導。如"說出你獨特的感受"、"你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你的發(fā)現(xiàn)真是與眾不同"等等。教師也不妨成為學習的一員:"我也來說說我的感覺",讓和諧寬松的氣氛感染學生,孕育出個性思維的火花。
2.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重視學生的閱讀成果
在閱讀教學中,我往往讓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的自我展示,因為開放的成果能充分體現(xiàn)閱讀的個性化,要讓學生向文章敞開心扉,把自身體驗融注到對文章的生活表達中,學生通過對這種"他人世界"的理解和解釋過程中,擴展自己的世界,理解和探尋作品的我思,獲得對自己有益的異己世界的意義。課本劇、朗誦會、故事會、話題討論等就成了最常見的形式。而課本劇則成了學生與文本對話的升華。如學習《皇帝的新裝》時,我將同學分為幾個大組,自己創(chuàng)造、準備服裝、道具,自編自演,從中選出一組對課本內容理解最透徹,對人物特點把握最到位,而且改編最新穎的一組參加學校的課本劇大賽,拿了個第一名,從此,學生對改編課本劇更感興趣,也更大膽了
3.指導學生用科學的閱讀方法
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理念,一定要體現(xiàn)學生的自讀和自悟;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教師先要傳授學生閱讀的方法,要求學生采取批注法閱讀。學生在獨立閱讀過程中,對課文的語言文字進行感知,用圈點勾畫符號或作簡潔文字標記。學生通過有感而發(fā),有疑而注,有得而寫,滿足了自己學習的需要,教師也可適當點撥和引申。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是無止境的,有時教師的某些點撥會讓學生少走彎路,而引申則會帶領學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
以上是我在閱讀教學中的一點心得與體會,現(xiàn)總結出來,以期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