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寶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另一個男生,校長陶行知發(fā)現(xiàn)后及時制止,并讓他放學后到校長室。放學后,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發(fā)現(xiàn)那男生早已等著了。陶行知笑著掏出一顆糖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你按時來到這里,我卻遲到了。"男生驚疑地接過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放到他的手里,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更驚疑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塞到男生手里,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而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后悔地喊道:"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遞了過去,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最后一塊糖,我們的談話可以結束了。"這個故事反映出陶校長尊重他人,善于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他以一種溫和的態(tài)度使男孩知道了他自己的錯誤,這體現(xiàn)了教育學生的一種智慧。
學生都是活生生的人,是鮮活的生命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需要老師的肯定、鼓勵與尊重。我的一般做法是: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問題和想法,再讓他談談如果他是老師該怎么辦,并適時地提提學生的優(yōu)點,給予鼓勵、表揚,學生就會主動聊很多事,最后我再說出我的觀點和處理結果,這樣就能得到學生的理解和認可。
記得在我們班曾經(jīng)發(fā)生過這么一件事,那天檢查學生的家庭作業(yè),**和往常一樣又沒有做完。但我沒有在班上說什么,只是叫她放學到辦公室來。我回到辦公室叫來班干部了解了一些**的情況,知道她父母離異,母親又在外打工,平時她還要照顧弟弟,自己做飯,時間比較緊。放學了,**來到了辦公室。我笑著對她說:"你很了不起呀!聽說你能照顧弟弟,自己做飯,比起我當年優(yōu)秀多了。"聽到這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我接著說:"你的家庭沒做完,可能是這些事太多了吧?"說到這,她歉意的說:"其實不是沒時間,周末我和同學一起去玩了。"我說:"你還小么,有玩的天性很正常。我記得你上學期還獲得了咱們班的學習進步獎,看來你很聰明!"聽到這,**的頭更低了,小聲地說:"老師,我錯了,我不該沒有完成家庭作業(yè)就去玩。"最后,**說:"老師,我再也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你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第二天早自習下,當我檢查前一天的家庭作業(yè)時,她全部做完。真是一個驚喜??!
真沒想到幾句鼓勵的話竟然有怎么大的魔力!但是我覺得這魔力來自于老師對學生的理解、尊重和肯定。每個人都期待得到表揚與肯定,尤其是學生。即使老師眼中最差的學生身上也存在著許多優(yōu)點,如果能適度地、適時地提提學生的優(yōu)點,并給予鼓勵、表揚,學生就會向我們期望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