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湩 汲
反腐倡廉,態(tài)度鮮明。群眾舉報,追究責任。國法家規(guī),秉公辦事。撫恤職工,情暖人心。書記振廷,清亮人格。
1994年7月,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對新疆乙烯48個單項工程,800多個點進行全面質量檢查,合格率達到100%。國家計委專家說:“計劃工期39個月,有效工期只用了25個月。這是一個瘋狂的速度,按常規(guī)至少要4年!”
慕名前來采訪的記者,在留言薄上寫道:“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冷峻的美,悲壯的美,緊張的美,英武的美,深沉的美,自然的美,純樸的美,看到了民族精神!”職工信任從新疆經委主任崗位上退下來,回獨山子乙烯任指揮部臨時黨委書記的原廠長段振廷。他沒有辜負大家的信任。
一天,段振廷收到一封沒有署名的舉報信,舉報獨山子某處長在烏魯木齊住華僑賓館,吃假日大酒店,一夜宿費200元,每頓吃掉7000多元。
段振廷把信看了幾遍,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氣得雙手不停地抖動:“人民公仆,竟然揮霍人民財產,不處理不能平民憤?!彼贿呄胫贿叴螂娫捊衼睃h委辦公室工作人員,親自布置查證此事。
很快,問題查清了,某處長吃喝玩樂情況屬實。但花的不是本廠的錢,是關系單位請的客。段振廷認為:“別人花的錢,也是公家的,決不會是個人的。不要以為別人掏腰包你就堂而皇之,你就干凈,同樣是腐敗行為!”他決定把這件事公布于眾讓更多的人受到教育。
1993年6月26日,段振廷給《獨煉工人報》寫了一封公開信。
獨煉工人報社:
昨天,我接到從烏魯木齊寄來的一封信,除信上寫的那位處長的姓名還需要查清外,請原文照登在《獨煉工人報》上,望獨山子廣大干部、工人、家屬同志們讀一讀。信上的尖銳批評說明群眾對公款吃喝、揮霍浪費行為是深惡痛絕的。我曾多次在領導層、在大會上嚴肅地講過,嚴厲地批評過鋪張、浪費、講排場比闊氣的惡劣行為,乙烯指揮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看來,有的干部還不以為然。殊不知,你在那里拿公家的錢肆意揮霍,自以為瀟灑,自以為得意,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不以為這是愚昧落后的表現,還以為是改革開放的必然,而群眾正在那里切齒憤慨地罵你!這就造成了群眾對黨、對領導的不滿。你也可能講:我花的錢是人家請客,并未回來報銷。但是,你想過沒有,人家為什么花這么多錢請你?這里的奧秘,群眾也是不言而喻的。倘若你明天不當這個處長,不當這個科長,不在你這個部門工作了,還有人花這么多的錢請你的客嗎?
我想,解決這一問題除組織上、領導上狠狠真抓外,還希望廣大群眾監(jiān)督,一旦發(fā)現新聞媒介堅決予以曝光。
獨山子乙烯指揮部臨時黨委書記 段振廷
●獨山子煉油廠領導向各方征求上催化項目的意見。左起:廠政治部主任劉騰(后為黨委書記)、副廠長伊明·卡德爾、廠長段振廷、團委書記趙德炯(后為副廠長)、副書記司馬義·托乎提、副總工程師張載欣(后為總工程師)。供圖/楊顏升 吳克強
《獨煉工人報》將群眾的舉報信和段振廷的公開信,同時登在1993年7月5日報紙的頭版顯要位置上,并加了“編者按”。那名處長因此受到了嚴厲的批評,并在單位公開做了檢討。
在不正之風、裙帶關系沒有絕跡的社會里,很多人認為“朝中有人好做官”、“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不少紈绔子弟就是靠著官老子,或攀援直上,或攬到肥缺、美差。
段振廷對這些不良風氣一律亮起“紅燈”。1969年,他的二女兒段志芬中學畢業(yè)。身為煉油廠廠長的父親,完全可以在廠里為女兒謀一份好點的差事。但是,他沒有這樣做。他說:“領導干部的孩子,應和職工的孩子一樣,不能因為是干部,自己的孩子就高人一等。”他默默地為女兒打好行裝,讓女兒和其他職工子女一同,到新源農場當農工,接受再教育,而且一去就是4年,直到下鄉(xiāng)知青都返廠后,才將女兒接回來。
段振廷常說:“國要有國法,家要有家規(guī)?!彼募乙?guī)很奇特,是他自己與傳統觀念訣別后做出的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我在機關,誰也不準進機關工作。段志芬從農場回來后,在運輸站當了一名工人。她踏實肯干,業(yè)績突出,常常受到表揚。有一位處室領導,接受別人推薦,想把段志芬調到自己主管的部門工作。段振廷知道后,不但不同意,還把這位領導批評了一頓。
為此,段志芬哭了,哭得很傷心。她沖著父親喊道:“你太自私!沒看見你這樣的父親。你當廠長,我們都倒霉了!”段振廷撫摸著女兒的頭說:“爸爸當廠長就要以身作則,叫別人不做的事,自己首先不要做。你調機關了,群眾就會以為是因為你爸爸當廠長才調的呢!爸爸不是自私,就是我把你調到機關,也撤不了我的職。但爸爸是黨員,是黨的干部,群眾會說共產黨的干部以權謀私,影響黨的形象……”
父親的話,入情入理,融洽了兩代人的情感。女兒理解了,抹掉臉上的淚珠,一頭撲向父親的懷抱。
段振廷的另兩個子女,跟段志芬一樣,都是工廠里普普通通的職工。段振廷的女婿劉康生,在廠里整整倒班13個年頭,后來是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畢業(yè)后才重新調了工作。
獨山子是段振廷的第三個故鄉(xiāng)。他l955年進疆到獨山子,i981年底離開,整整在這里工作了26個春秋。
1962年,段振廷任獨山子煉油廠總調度長。當時的生活供應相當緊張,營養(yǎng)跟不上,他和一些同志得了浮腫病。但同志們的精神狀態(tài)非常好。當班的事不干完不下班,今天的事絕不推到明天。礦區(qū)黨委號召勞逸結合,晚上不準加班作為一條規(guī)定,并在夜里派人到辦公室和車間去檢查,許多同志還是主動到辦公室、到車間加班。一天晚上,他和調度室的幾個同志在辦公室加班,礦區(qū)工會主席吳允庚帶了幾個人去檢查。聽到檢查組來了,他們便躲藏起來,檢查組一走又出來接著干。
那時候調度室是什么都管。一天,段振廷來到化工車間,會戰(zhàn)職工正在加緊制作再生器。只見一名焊工,對接完焊縫,放下手中焊槍,隨手拿起一個飯盒,打開飯盒蓋正要吃飯,猛然看見他走來,便放下飯盒和他打招呼。他上前一看,飯盒里只有兩個又涼又硬的窩窩頭,不禁眼睛一濕,心想我們的工人師傅干的是千斤重的活,可吃的卻這樣差,如果再不關心他們的生活,那可是我們當領導的失職了。
晚上9點,在廠調度會上,段振廷講了工人吃涼窩窩頭和晚上會戰(zhàn)孩子沒人看鎖在家里的事,隨后做了兩條決定:第一,明天起,生活辦公室派出汽車,一日三餐將熱菜、熱飯準時送到工地。夜間加班的做好統計,由食堂統一安排送飯到崗。第二,后勤系統要抓好托兒所,阿姨24小時值班。職工什么時間送孩子,阿姨什么時間接孩子,寧可自己千辛萬苦,也要解決職工后顧之憂。
供排水車間一位老工人病危。一個隆冬的星期日,他想吃點西瓜,事情反映到調度室。時值嚴冬季節(jié),又是星期天,到哪里去找西瓜呢?調度室當即給奎屯打電話,奎屯又把電話轉到團場,再轉到連隊,終于在一個連隊的菜窖里找到了西瓜。調度室馬上派值班車去拉了一個西瓜送到醫(yī)院。那個老工人吃上了西瓜很滿意,但沒過一天就去世了。聽說這事的人都很感動,對調度室的工作很佩服。
這樣做工作,大大增強了煉油廠的凝聚力,廣大職工更加安心扎根獨山子,原來想調走的也不愿走了。
點 評
身正身凈為民興企
打鐵還需自身硬?!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卑褭嗔﹃P進制度的籠子里。干部形象連著黨的生命力和戰(zhàn)斗力。只想當官,不會做人,依仗職權為所欲為,不僅影響自身形象,而且破壞黨的光輝形象。
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只有嘴不饞、手不摸、腳不懶,公私分明、奉公守法,清廉從政,才能身子正、腰桿直、腳步穩(wěn)、企業(yè)興。推進科學發(fā)展,領軍人責任重,絲毫不可懈怠。
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干凈做官,實在為民,心無旁騖做事情,扎扎實實干工作,擲地有聲抓落實,以良好黨風帶動政風民風,咬定目標不放松,才能產生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