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是新課改引導學生探究知識、促進發(fā)展、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而要提高課堂教學互動的有效性,就要研究、分析這種互動的實施途徑和運用方法。本文從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氣氛,選用恰當?shù)男问胶瓦m時恰當?shù)恼{(diào)控等三個方面,分析了實現(xiàn)這種有效互動的途徑和方法問題。
【關鍵詞】課堂;教學;有效;互動;途徑;方法
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打破了過去傳統(tǒng)固有的課堂教學模式。今天,教室不再是教師獨自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互動的舞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不僅是新的教學觀的要求,而且是新課改引導學生探究知識、促進發(fā)展、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為此,研究、分析課堂教學有效互動的實施途徑和運用方法,是有意義的。
一、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氣氛,是課堂教學有效互動的堅實基礎
課堂教學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的。這種情境性的特點,決定了有效的課堂教學互動必須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氣氛。所謂教學氣氛,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由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構成的一種教學情境。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心理相容,關系融洽和諧,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學氣氛。有了這種適宜的教學氣氛,課堂教學互動才能形成堅實的基礎,互動才能順利有效地開展。反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關系不融洽,情緒對立,就很難形成良好的教學氣氛。課堂教學沒有這種堅實的基礎,互動是很難啟動和開展的,當然也就談不上什么有效性了。
要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氣氛,應該抓好五點。其一,教師要關愛學生,使之能“親其師,信其道,”樂于接受教學信息的傳遞。其二,實行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給學生提供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和條件,使他們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展示。其三,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使他們形成參與課堂教學互動的內(nèi)在需要,變“要我動”為“我要動”,自覺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其四,教師要改革教學方法,堅決廢止注入式,善于啟發(fā)誘導,指導學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動積極性。其五,教師要協(xié)調(diào)好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及時化解矛盾沖突,以形成團結合作的和諧關系。如果我們做好了這五個方面的工作,那么,就能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氣氛,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就能形成堅實的基礎。
二、選用恰當?shù)男问?,是課堂教學有效互動必備的條件
課堂教學互動是多向的,有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有學生之間的互動。這種多向性的特點,決定了有效的課堂教學互動必須選用恰當?shù)男问?。概括起來,課堂教學互動具有兩類五種形式。
1、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有兩種形式:
(1)教師個體與學生群體的互動。教師面向全班學生組織教學、講授教學內(nèi)容、開展課堂討論、指導課堂練習和答疑解惑等活動以及全班學生接受教學信息、參與課堂討論、進行練習操作和問難求解等活動,都屬于這種互動形式。課堂教學中的大部分時間和內(nèi)容,都表現(xiàn)為這種師生之間的互動。這種師生之間基本的互動形式,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統(tǒng)一教學要求。因此,教師要精心進行課堂設計,并不斷提高組織教學、講授、討論、練習和答疑等方面相應的教學技能,才能有效實現(xiàn)這種互動。
(2)教師個體與學生個體的互動。教師對個別學生的提問與應答、輔導答疑解惑、示以微笑和目光等教學活動,都屬于這種互動。這種師生之間輔助性的互動形式,有利于照顧個別差異,實施因材施教。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了解學生的各別情況,并不斷提高提問、因材施教和運用體態(tài)語言等方面相應的教學技能,才能有效實現(xiàn)這種互動。
2、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有三種形式:
(1)學生群體與學生群體的互動。課堂教學中小組之間的各種競賽、討論交流和相互檢查等活動,都屬于這種互動。這種學生群體之間的互動,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集體競爭的意識和團隊精神以及組織群體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師要進行精心編組設計,善于組織和指導,才能有效實現(xiàn)這種互動。
(2)學生群體與學生個體的互動。課堂教學中,學生個體面對全班或小組學生的講練示范、發(fā)表意見和回答問題以及全班或小組學生對學生個體的提問、解難、評價和其他幫助等活動,都屬于這種互動。這種互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參與課堂的意識,而且有利于學生個體學會接受群體的規(guī)范和要求,并形成相互之間善于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師要精心組織,善于指導,才能有效實現(xiàn)這種互動。
(3)學生個體與學生個體的互動。課堂教學中,相鄰座位學生之間對教學內(nèi)容、討論題目、作業(yè)練習中有關問題的探究、交流、問疑、解難和檢查等活動,都屬于這種互動。這種互動,也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以及培養(yǎng)其團結合作的精神。因此,教師也要善于指導,才能有效實現(xiàn)這種互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恰當選用上述五種互動形式,靈活化裁,才能創(chuàng)成課堂教學互動的必備條件,從而求得課堂教學互動的有效性。
三、適時、恰當?shù)恼{(diào)控,是課堂教學有效互動的重要手段
課堂教學互動設有固定不變的程式,它是變化的、動態(tài)的。這種動態(tài)性的特點,決定了有效的課堂教學互動必須采用適時、恰當?shù)恼{(diào)控手段。為此,應該抓好四個方面:
1、互動內(nèi)容的調(diào)控。課堂教學互動的五種形式都包含了一定的互動內(nèi)容。如果互動的效果是因互動的內(nèi)容——比如,講授的、討論的、競賽的、問答的、作業(yè)的等內(nèi)容的難易所致,就要酌情對這些內(nèi)容進行調(diào)控,或者減少難度,或者增大難度。
2、互動節(jié)奏的調(diào)控。課堂互動要講究一定的節(jié)奏。如果互動的效果不難,是因互動速度的快慢所致,就要酌情對互動的節(jié)奏進行調(diào)控。比如,在互動的難點和重點處,互動的節(jié)奏宜慢;在互動的淺易處,互動的節(jié)奏宜快。與此同時,當學生互動感到吃力時,便應該放慢互動節(jié)奏,而學生互動過分輕松時,則應該加快互動節(jié)奏。
3、互動時間的調(diào)控。課堂教學互動要講究一定的時效性。如果互動的效果不佳,是因互動的時間安排不當所致,就要酌情對互動的時間進行調(diào)控。比如,互動的進展緩慢,遲遲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就要適當增加互動的時間;反之,互動的進展迅速,很快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就要適當減少互動的時間。
4、互動人員的調(diào)控。課堂教學互動是學生參與的人員之間的互動。如果互動的效果不佳,是因人員搭配的失衡所致,就要酌情對互動的人員進行調(diào)控。比如,學生群體與群體的互動,如果小組之間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程度、男女生比例出現(xiàn)失衡,就可能影響雙方競賽、交流和檢查的結果,以致達不到預期的互動目標,這就必須適當?shù)剡M行人員調(diào)控,使之達成均衡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保證互動順利而有效的開展。
調(diào)控的“適時”是指要不失時機,切勿蛇過打棒,水過三秋;調(diào)控的“恰當”是指要選用正確的方法,切勿盲目應對,不講章法。我們?nèi)缒茏龊眠@兩方面的工作,那么,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就具備了重要的手段。
綜上所述,筆者從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氣氛、選用恰當?shù)男问胶瓦m時、恰當?shù)恼{(diào)控等三個方面,分析了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有效互動的途徑和相應的方法。如果我們認識了這些途徑和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又能全面、正確地加以實施和運用,那么,課堂教學的互動就會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1]張大均主編.教學心理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P498.
作者簡介:
徐玉玲(1975.7-),女,重慶市北碚區(qū)人,重慶市徐悲鴻中學教務處副主任、江北區(qū)骨干教師、北碚區(qū)十佳班主任、中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課堂教學、班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