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學 陳 慧
(1.2.湖北師范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2)
統一戰(zhàn)線,作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十八大報告指出,“統一戰(zhàn)線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級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重要法寶”[1]。董必武在新中國的民主建政工作中,注重貫徹黨的統戰(zhàn)方針,系統闡發(fā)了關于政權建設的統戰(zhàn)思想。這其中所蘊含的智慧,對于今天處理好政黨關系、整合各種社會力量,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范式和啟示。
一
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中國革命勝利后,建立新政權被提上重要議程。如何在政權建設中貫徹黨的統一戰(zhàn)線精神,成為當時黨中央必須慎重思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董必武作為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憑借著建國前夕華北建政的實踐經驗,著眼于各種階級力量對比的變化,在新中國的民主建政中全面地貫徹和靈活運用黨的統一戰(zhàn)線政策,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關于政權建設的統戰(zhàn)思想。
(一)糾正認識上的偏差,要求黨內樹立正確的統戰(zhàn)意識
新中國成立伊始,黨內一部分黨員和干部對民主建政工作中的統一戰(zhàn)線沒有形成一個統一和完整的認識,對此存在著一定的偏差。董必武從黨的事業(yè)的大局和共產黨員的黨性高度出發(fā),對黨內這些認識上的偏差認真進行了糾正。他指出,統戰(zhàn)工作不單是統戰(zhàn)部門的事,對統戰(zhàn)工作“一般贊成,具體反對”的思想也是不正確的;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不懼怕壞分子混進來進行破壞;要從人民的整體利益出發(fā),從國家的大局出發(fā),正確看待民主人士參加政權問題。他還嚴厲批評了那種“打天下不坐,坐天下不打”的想法?!耙溃覀児伯a黨員是無條件為人民服務的,如果為人民服務夾雜著個人的地位、待遇等要求,就成為有條件了,那就是黨性不純的表現?!盵2](P264)董必武的這些論述,為糾正黨內對統一戰(zhàn)線工作認識上的偏見和錯誤,為統一黨內的思想認識和掃除統戰(zhàn)工作的思想障礙,為做好新中國的民主建政工作,作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
(二)要做好人民代表會議的統戰(zhàn)工作
董必武首先從人民代表會議的性質出發(fā),強調政權建設中要做好統戰(zhàn)工作。他指出,各屆人民代表會議是我國國家政權的主要形式,是人民民主統一戰(zhàn)線的組織形式。為了強調人民代表會議的統一戰(zhàn)線性,他還對人民代表會議的來龍去脈作了追溯?!拔覀內嗣翊頃h的萌芽是各界人民座談會。這種座談會我們各地人民政府成立后就召集過。把各屆人民座談會加以擴充,就成為建議性質的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這種建議性質的代表會議,既易于召開,又便于聯系各階層人民群眾。”[3](P184)因此,從人民代表會議的源頭和性質看,在民主建政中理所當然的要做好統一戰(zhàn)線工作。
其次,他主持起草了有關各級人民代表會議的規(guī)章制度,為落實黨的統戰(zhàn)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董必武領導并制定修改了省、市、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并在1949年12月2日由政務院頒布實施。從代表的產生看,體現了人民代表會議中統一戰(zhàn)線的精神。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的產生“以縣市為單位,由縣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或市協商委員會推選之;在尚未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之縣市,則由縣市人民政府召集各該縣市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及有關的各界人士舉行聯席會議推選之。”[4](P103)在各級人民代表會議休會期間,設立協商委員會或常務委員會,其重要職能之一就是“負責本地的民主統一戰(zhàn)線工作”。組織通則的這些規(guī)定,無疑從法制層面上保障了政權建設中統一戰(zhàn)線政策的貫徹實施。
再次,開好人民代表會議要選好代表,人民代表要有廣泛性和代表性,真正體現人民代表會議的統戰(zhàn)性質。董必武尖銳地批評那種在人民代表中黨員和干部占極大多數,把人民代表會議開成黨員大會或干部會議的現象。他十分強調人民代表會議中必須有各階級各階層的代表,必須有充分數量的沒有脫離生產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代表,必須有各民族的代表,必須有婦女代表。這樣更有利于統戰(zhàn)工作的展開。
(三)在政權建設中要處理好同民主人士的關系
新中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四個階級聯盟的國家。因此,在政權建設中正確處理同民主人士的關系,是國家性質的必然要求和題中之義。所以,董必武特別指出:“我們從中央到地方,特別是縣以上的地方,所要建立的政府,一定是人民民主聯合政府,一定要包括民主人士在內?!盵3](P59)
首先,要爭取一切可能爭取到的民主人士歸向革命。董必武在《關于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及團結民主人士問題》講話中首先指明了民主人士的定義域,“我們所說的民主人士是指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分子及民主愛國人士”[3](P59)。接著,他指出爭取民主人士要注意講求方法,要有原則有步驟地去爭取一切民主人士。
其次,在政權機關中要正確處理同民主人士的關系。第一,在政權機關中要使民主人士有職有權。董必武著重強調了這一點:“中國新的政權機構中,必須包括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及愛國民主人士。在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代表會議及政府中,特別是在縣以上的政權機構中,都應該有他們的代表參加,并且有職有權?!盵3](P57)在政權機關的具體工作中,應該做到有商有量。第二,在同民主人士建立統一戰(zhàn)線中要掌握好又團結又斗爭的藝術。董必武分析了同民主人士合作的困難,主要是“黨員干部不善于掌握又團結又斗爭的藝術”,缺點是“黨員同志和民主人士之間只有政治上的團結,而在生活上和他們接近不夠”。鑒于此,他指出:“要把統戰(zhàn)工作做好,除了政治原則上的團結外,還須和他們交朋友,建立感情和友誼?!盵3](P252-253)但是,團結的同時也要注意斗爭。在做必要的斗爭時還需掌握分別對待的原則,“要詳細了解分析不同對象的社會經歷、社會關系、生活環(huán)境和個人特性等,分別對待而不是一律對待,才容易達到團結的效果”[3](P252)。第三,要尊重民主人士的意見。董必武要求共產黨員在政權機關中遇到困難問題,必須提到正式會議上與民主人士商量研究,“民主人士負責領導的單位,黨員同志一定要尊重和服從民主人士的領導。有的問題意見一致了可以解決;有的問題意見不一致,現在不能解決,應當繼續(xù)研究考慮,將來解決”[3](P121),以做到很好地“尊重民主人士的意見”。
(四)正確處理黨政關系,做好統戰(zhàn)工作
我們的人民民主專政是共產黨領導下統一戰(zhàn)線的政權。建國初期,各級人民代表會議或人民代表大會以及協商機構容納著各階級、各階層的代表,區(qū)級以上的國家機關行政人員有240萬人,大概至少有半數是非黨員,[5](P174)他們是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各階層、各條戰(zhàn)線上的先進分子和代表人物。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在國家政權中處于領導和核心地位,必須重視人民民主統一戰(zhàn)線的作用,而不能“一黨包辦”、以黨代政。正如董必武所指出的那樣:“黨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不應把黨的機關的職能和國家機關的職能混同起來。黨不能因領導政權機關就包辦代替政權機關的工作?!盵3](P191)因此,他認為,黨對國家政權機關的正確關系應當是:“一、對政權機關工作的性質和方向應給與確定的指示;二、通過政權機關及其工作部門實施黨的政策,并對他們的活動實施監(jiān)督;三、挑選和提拔忠誠而有能力的干部(黨與非黨的)到政權機關中工作?!盵4](P191-192)
二
與建國初期相比,當前中國所面臨的國際形勢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當前為了更好貫徹統戰(zhàn)政策,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2]。所以,建國之初,董必武在政權建設中的統戰(zhàn)思想在60年后推進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今天,仍蘊含著相當重要的現實啟示。
(一)要加強人民民主專政的統一戰(zhàn)線性
進入新時期,深度改革所產生的利益多元、公民社會等要求逐漸加強,公眾的政治參與意識和熱情顯著提高,國家和社會之間的權力關系已超越簡單的分權與集權的問題,轉變?yōu)閲胰绾闻c社會各種力量逐漸建立新的關系問題。其實質也就是如何在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里與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以及各條戰(zhàn)線的代表人士強化統一戰(zhàn)線問題。因為我國的國家政權主要體現在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作為行政機關的各級人民政府。所以,簡單地說,這一問題就轉化為如何在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中落實黨的統戰(zhàn)政策,進一步做好統戰(zhàn)工作的問題。我們可以嘗試著從這些方面做起:
第一,調整人大代表的結構?!坝捎谌舜蟠砉猸h(huán)很好看,使許多各級領導都紛紛爭當人大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干部身份的代表達到41.6%,有的地方則可能超過50%?!盵6](P14)這樣做,既影響會議的效率,又不利于發(fā)揮人民代表大會的統戰(zhàn)職能。董必武在建國之初就批評了當時那種把“人民代表會議開成干部會”的做法。所以,為了體現廣泛的代表性,開好人民代表大會,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大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在各級的人民代表大會中可以嘗試調整人大代表的結構,“提高基層人大代表特別是一線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代表比例,降低黨政領導干部比例”[1]。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黨外人士補充進來,以更好地發(fā)揮人民代表大會聚焦民意、代表人民的本職作用。
第二,適當增加人大和政府中黨外人士的數量?!吨泄仓醒腙P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要求充分發(fā)揮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在國家政權中的參政作用,“要保證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在各級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中占有適當比例,在各級人大領導班子成員中有適當數量”[7](P676-677)。同 時,適當增加政府機構中黨外人士的數量。十八大要求,要“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選拔和推薦更多優(yōu)秀黨外人士擔任各級國家機關領導職務”[1]。
第三,理順黨政關系。20世紀50年代,董必武提出“黨和政府要建立正確的關系”,發(fā)起了建國后“理順黨政關系”的開端。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由于當時人民代表大會在全國還沒有普遍建立起來,董必武只做了“理順黨政關系”的一半工作,因為黨政關系不僅包括黨與政府的關系,也包括黨與人大的關系,我們還必須把他未能做的另一半工作做好。要按照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工作制度和執(zhí)政方式,規(guī)范黨委和人大的關系,實現黨委和人大、政府關系的法治化,善于將黨的主張通過人大及其常委會上升為國家意志。
(二)要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
“統一戰(zhàn)線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政治基礎和理論基礎,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統一戰(zhàn)線的組織形式和制度形式,統一戰(zhàn)線、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之間的辯證統一,構成了中國政治協商的政治生活?!盵8](P19)所以,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1、從共產黨方面來說,要重視民主黨派政治參與的作用。憲法規(guī)定,民主黨派享有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地位平等的權利,我們除了在法律上尊重和保障民主黨派的自主地位和合法權益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從思想和具體行動上重視民主黨派的作用。
在思想上,進一步樹立同民主黨派實行多黨合作的統戰(zhàn)思想,破除“左”的意識。在中國共產黨近90年的歷史中,“左”的錯誤影響時間最長,危害最大,根深蒂固,貽害無窮,至今仍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同民主黨派的關系上尤其體現了這一點。在新世紀新形勢下,有相當多的黨員對多黨合作和統戰(zhàn)工作仍不大了解和重視,更不大會做,在理論認識上仍存在誤區(qū)。有些認為戰(zhàn)爭年代統一戰(zhàn)線是個法寶,現在共產黨是一個長期執(zhí)政的大黨、老黨,多黨合作、統一戰(zhàn)線不重要了;有的干部把統戰(zhàn)部門看成是閑職,是安置老、弱、病等干部的地方,一位地方的統戰(zhàn)部長寫了一幅對聯:“無錢無權無人找,無憂無慮無煩惱”,橫批是“呆著挺好”;有的對民主黨派擔任政府要職不放心、不放手,有的把與民主黨派同志的交友、雙月座談、政治協商變成空洞的“形式”等等,[9](P218-219)這些都說明,今天仍 很有必要在 黨內宣講黨的統戰(zhàn)政策,加強黨的領導和多黨合作的理論教育,使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增強與民主黨派合作共事的意識,破除思想認識上的“左”的意識。
在行動上,要做足做實同民主黨派的統戰(zhàn)工作。黨的十八大指出:“加強同民主黨派的政治協商。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增強民主協商時效性?!奔哟髮γ裰鼽h派成員的選拔任用力度,增強民主黨派在各級人大和政府中的政治力量,尊重民主黨派成員的意見和建議,真正使民主黨派“有職有權”。要從多方面支持和幫助參政黨進行建設,要增加對社會主義學院尤其是地方各級社會主義學院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幫助民主黨派加強參政黨理論方面的研究。同時,還應該建立更加詳實的,更加有針對性的制度,對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給予制度上的保障。最后,還要落實各項統戰(zhàn)政策,照顧同盟者的物質利益。統戰(zhàn)部門應樹立為黨外朋友服務的意識,盡可能地解決民主黨派組織和成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2、對民主黨派來說,首先民主黨派要提高政治參與的主動性,避免民主黨派在政治活動中扮演“被參與”的角色。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時要有更多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要充滿活力,發(fā)揮民主黨派特有的政治整合力和穩(wěn)定力。在參與國家政權建設時,作為政府或政府部門的民主黨派官員應該在憲法和法律允許范圍內,大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有了這個職位就要行使好這個權力,發(fā)揮自己應有的作用,而不是因為自己是黨外干部就小心謹慎,只做花瓶一樣的擺設。政治協商時,要能協商到本質問題上,少發(fā)表一些表態(tài)性、體會式、經驗型和希望性的發(fā)言,要在平時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做一些調查研究,立足于實地情況,多給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多發(fā)表一些建設性的真知灼見,盡量提高議政的水平。在民主監(jiān)督時,增強“剛性監(jiān)督”的力量?!皠傂员O(jiān)督”是相對于“柔性監(jiān)督”而言的?!懊裰鼽h派的民主監(jiān)督是柔性監(jiān)督而不是剛性監(jiān)督,因而更多是非權力監(jiān)督而不是權力監(jiān)督,直接結果就是民主黨派監(jiān)督的不確定性和軟性?!盵10](P141)正像一位民主黨派領導人 所說:“共產黨的肚量就是我的膽量?!盵11](P230)這就使得民主監(jiān)督缺乏監(jiān)督的魄力和有效性。所以,民主黨派應該強化“剛性監(jiān)督”??梢钥紤]建立民主監(jiān)督的橫向合作制度,將民主監(jiān)督同人大的權力監(jiān)督、政府的行政監(jiān)督、“兩院”的司法監(jiān)督、媒體的輿論監(jiān)督和社會的公眾監(jiān)督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監(jiān)督的合力,從而增強民主監(jiān)督的剛性。[10](P 141-142)
其次,民主黨派要加強自身建設。在新世紀新階段,民主黨派在領導班子和地方基層組織建設,在民主黨派成員的政治意識教育、政黨意識、民主黨派內的代溝隔閡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另外,民主黨派的發(fā)展還出現了趨同化的現象,這既包括同共產黨的趨同,又包括民主黨派之間的趨同,這些都必須引起民主黨派的重視。所以,在新形勢下,在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大框架下,在寬松和諧的政黨建設環(huán)境下,民主黨派應該著眼于激發(fā)參政黨的組織活力,在整合領導集體、夯實參政基礎、培養(yǎng)參政骨干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方面下功夫;要加強理論學習,重視民主黨派的政治意識教育,提高民主黨派的合作意識和政治意識;作為一個政黨,要有自己的政治主張、政治觀點、政治實踐和強烈的政黨責任感,強化參政黨的政黨主體意識,為深化中國特色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和推進中國政治體制改革作出應有的貢獻。
[1]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18.
[2]董必武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4]人民民主政權建設工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5]周恩來統一戰(zhàn)線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蔡定劍.論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4,(6).
[7]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8]林尚立.協商政治:對中國民主政治發(fā)展的一種思考[J].新華文摘,2004,(1).
[9]孫瑞華.中國參政黨建設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10]曾慶軍.合作和協商的政治:中國民主黨派參政方略研究[J].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11]楊愛珍.當代中國政黨制度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