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文
(中共湖北省委統戰(zhàn)部,湖北 武漢 430071)
“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的同心思想是胡錦濤同志在2011年中共中央召開的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上提出來的。一年來,我們學習理解宣傳這一重要思想都是根據和圍繞黨的十七大精神進行的?,F在,我們全國各族人民都集中學習、貫徹、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從總體上講,十八大對十七大精神有重要的新的發(fā)展:一是主題中把科學發(fā)展觀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提為指導思想;精神面貌從“繼續(xù)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推進為“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增進“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把“全面建設小康”目標,提升為“全面建成小康”目標。二是總體建設,從“四位一體”發(fā)展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五位一體”。三是把“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正式列入鞏固和發(fā)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zhàn)線重要內容之一。其政治地位提高到空前高度。因此,我們統一戰(zhàn)線方面學習、宣傳、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應該把“同心思想”作為一項重點,從高度上理解其“新義”,于現實中宣傳其作用,并在行動上落到實處。
根據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關于鞏固和發(fā)展愛國統一戰(zhàn)線要求,我們如何理解“同心思想”的新義呢?本人談一點學習體會:
這里“德”,就是“同心思想”的思想政治基礎,就是要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要不斷與共產黨一道“凝聚思想共識”。十八大主題首先提到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這同中共中央給民革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賀詞提到十八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是同一個含義。這是中國共產黨建立90多年來一直堅持和不斷發(fā)展的重要旗幟。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主張“主義譬如一面旗幟,旗幟豎起來了,大家才有指望,才知新趨赴”。黨一成立就確立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自己的指導思想;黨的七大確定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壓在中華民族頭上的三座大山,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徹底解放;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繼承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確立了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正確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重大課題;黨的十六大又把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正確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的,怎樣建設黨”的重要問題;現在黨的十八大又把科學發(fā)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正確指明了“實現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1]我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自成立起,始終在中國共產黨高舉的旗幟下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同心同德,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斗爭中并肩作戰(zhàn),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進程中攜手前行,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親密合作,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作出了重要貢獻。[2]在當今的形勢下,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應當發(fā)揚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合作的優(yōu)良傳統,共同舉起科學發(fā)展觀的大旗,同心協力奮勇向前。這就是“同心同德”的新義。
我們之所以要求整個中華民族、中華兒女都來團結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旗幟下,其一,是因為我們正處于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的發(fā)展進入關鍵時期,各種社會矛盾集中顯現,相互交織,科學發(fā)展觀是總結我國發(fā)展實踐,借鑒國外發(fā)展經驗,適應新的發(fā)展要求而提出來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思想上新的解放,實踐上新的創(chuàng)造,理論上新的發(fā)展,它是涵蓋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的科學理論,是一個系統的科學理論,能適應緩解各種難題的新的世界觀與方法論。[1]其二,科學發(fā)展觀的內容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觀,做到統籌城鄉(xiāng)發(fā)展、統籌區(qū)域發(fā)展、統籌經濟社會發(fā)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統籌國內發(fā)展和對外開放,是協調各種關系的重要思想武器。[3]其三,從科學發(fā)展提出至今十年來我國發(fā)展出現了一個新的面貌,我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躍升到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000多美元增加到5000多美元;貨物出口總量從世界第六位躍居第二位;外匯儲備占世界第一位。中國這十年的發(fā)展成就,英國用58年,美國用47年,日本用34年。這是舉世矚目的成就??梢灶A見,我們共同高舉科學發(fā)展觀的大旗,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十八大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這里講的“向”就是“方向”、“目標”、“道路”,三者是一個意思。十八大主題的落腳點就是“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習總書記講,“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那么,我們民族、國家、人民現在要走的正確道路是什么呢?十八大報告指出,“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為之而奮斗的夢想,我們中華民族從徹底解放到全面復興而找到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既不是“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是“改旗易幟的邪路”,是我們民族、我們人民一百多年來從夢想到現實的正確道路,也是要求我們黨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同心”又“同向”的道路。
如何理解這條共同的道路,達到共同目標?
一是中國特色的經濟發(fā)展道路,這是一條強國之路。黨的十八大指明,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廣泛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這是一條民權、民主之路。正如錦濤同志說的“以人為本”,“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關鍵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核心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
三是中國特色的文化發(fā)展之路,這是一條繁榮文化的文明之路。即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雙百”方針,增強全民族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邁進。
四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建設道路,這是一條實現科學管理、保障民生、創(chuàng)建社會和諧之路。即以保障改善民生為重點,使“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同時,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管理體系,加快建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系,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tài)管理、應急處理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以創(chuàng)建和諧的社會形態(tài)。
五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發(fā)展道路,這是一條建設美麗中國之路。突出的是“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把生態(tài)文明融入其他四大建設的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
以上十八大提出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五位一體”之路是“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勝利之路”,是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乃至整個中華兒女共同奮斗的目標、同心同向的關鍵。[1]
黨的十八大主題強調要以“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的精神狀態(tài),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中共黨組織對全國各族人民走向新征途的要求也是中共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同心同行,踐行十八大精神的基本要求。為什么?因為今后的道路與形勢發(fā)展息息相關: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正在發(fā)生深刻復雜變化,和平和發(fā)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皣H力量對比朝著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方向發(fā)展”。但是“世界仍然很不安寧。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增長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全球發(fā)展不平衡加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有所上升,局部動蕩頻繁發(fā)生,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網絡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就國內形勢看,改革開放以來成績輝煌,但還存在許多不足,新的情況中又出現許多新問題、新困難、新難關。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會出現種種阻力和難關,這就急需我們做好各種準備,每向前邁進一步都需要攻克阻力和難關。作為執(zhí)政黨和領導黨的中國共產黨對前進路上的各種困難都作了科學的估計。十八大指明“新形勢下,黨面臨的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為了解決新出現的問題,中共十八大重新制定了黨規(guī)、政規(guī)、軍規(guī)、行規(guī);模范執(zhí)行黨紀、國法,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下定決心“堅持實干富民、實干興邦”,改進黨風、政風、軍風、行風、文風、會風。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剛閉幕即帶領中央領導同志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講話中引用毛主席詩句:“雄關漫道真如鐵”形容我們前進路上可能遇到種種難關;以“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深圳開發(fā)成功經驗,勉勵大家迎難而上;又以“人間正道是滄?!?、“長風破浪會有時”來展現我們的光明前景。[4]實際行動上,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要求非常嚴格,規(guī)定領導視察時,一般情況下不封路,不清場閉館。軍委規(guī)定更嚴,控制使用警車,不隨意使用警燈、警報器;接待高級軍官的歡迎活動,不喝酒,不安排宴請,不鋪設迎賓地毯,不專門擺放花草,不張貼懸掛標語口號等。[5]
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也希望參政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發(fā)揚長期以來與中共團結合作的優(yōu)良傳統,不斷凝聚思想共識,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進一步增強履行參政黨職能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動員和組織廣大成員為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建言獻策、建功立業(yè)。[6]這里所指的“使命”和“責任”就是要求參政黨與執(zhí)政黨一道,不僅同心同德,同心同向,還要同心同行,至始至終。
各民主黨派也莊嚴地挑起參政黨的重要歷史“使命和責任”。緊接中共十八大的勝利閉幕,八個民主黨派、工商聯都舉行了新的全國代表大會,選舉了新的領導班子,實現了政治交接,一致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精神,進一步深化政治交接,建設適應時代要求的參政黨,參政議政,以更加飽滿的政治熱情投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建設。同時,發(fā)揮各自黨派、團體的優(yōu)勢,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團結奮斗!
以上是新形勢下同心思想的新義。據此,各民主黨派為適應新時期參政黨使命和責任的要求,必須全面加強自身建設,認真組織廣大的成員學習中共十八大的精神,準確掌握大會主題,深刻領會科學發(fā)展觀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豐富內涵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深刻領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和“五位一體”建設的重大部署[7],聯系各自黨派的實際,“進一步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參政議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夯實基礎,健全機制,不斷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yè)健康發(fā)展”。[6]
[1]十八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Z].北京:學習出版社,2012.14.
[2]中共中央致民革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賀詞[EB/OL].http://www.gov.cn/jrzg/2012-12/12/content_2289098.htm,2012-12-12.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科學發(fā)展觀重要論述摘編[Z].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4]習近平強調:空談誤國 實干興邦[N].楚天都市報,2012-11-30(29).
[5]習近平嚴例治軍引熱議[N].參考消息,2012-12-24(16).
[6]中共中央致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賀詞[N].人民日報,2012-12-17.
[7]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N].中國青年報,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