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凝馨
(浙江師范大學 人文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0)
商丘位于河南東部,黃淮平原腹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方言歷來與官話差別不大,但其中不乏一些有著深刻表現(xiàn)力但為普通話所沒有的的語言形式。如“就那吧”。本文試深入揭示它獨特的語用意義。
“就那吧”語用效果可分為四類,分別記作表讓步、委曲求全義的“就那吧1”;用于應答的表敷衍、弱否定的“就那吧2”;表不耐煩不信任等否定評價義的“就那吧3”以及常用于句子開頭表建議的“就那吧4”。
“就那吧1”表讓步,“就”字重讀,“那”字輕讀,沒有具體的指代意義。三個字之間結合緊密。相當于普通話里的“算了、算了吧”。
1.恁倆別吵了,有啥大不了的,就那吧,都回家吧!
2.一斤一兩,你再拿兩毛錢?!パ剑瑳]零錢了,就那吧!
3.吃點虧就吃點虧吧,懶得跟他磨牙,就那吧!
4.我剛才多給你一塊錢,哎,別找了,就那吧!
李慧敏(2012)指出“話題結束是指言者通過話語標記來表達希望結束當前話題或行為的意圖”[1]68-73。又根據言者發(fā)話對象的不同,把話題結束功能分為兩類:一類以聽者為指向,是言者針對聽者來說的。具體表現(xiàn)為:言者否定聽者的提議或請求、言者勸止聽者的話語等。另一類話題結束功能是以言者為指向的,是言者針對自身的話語或行為而言的。
“就那吧1”的話題結束功能,表達了言者不希望繼續(xù)當前的行為或狀態(tài)。例1和例2都是以聽者為指向的,希望聽者退讓一步。例1是言者勸止聽者吵架這一行為的。例2是言者以“沒零錢”為借口,否定了聽者的“再拿兩毛錢”的提議和請求,常見于討價還價的情景中。例3和例4都是以言者自己為指向的,自己主動退讓一步來結束當前狀態(tài)的。例3自己主動放棄了自己應得的利益,寧愿吃虧也不想跟他吵,結束與他的糾纏。例4也是說話人主動放棄了多給人家的一塊錢。
“就那吧1”不含說話人對人或事的主觀評價。例1雖然是勸架,也是就事論事,沒有表達出對吵架的雙方的任一方的批評責怪等。例2多給人家一元錢是自己造成的,用一句“就那吧”結束了當前的交易,也沒有流露出對對方的不滿。
“就那吧2”所表達的是一種“難說好壞,不置可否”的一般中性或弱否定的評價?!熬湍恰焙汀鞍伞苯Y合得不太緊密。經常省略語氣詞“吧”。
5.電池能再備一塊就好了,其他就那(吧)。(手機評語)
6.你這回考試考得咋樣???——就那(吧)。
7.你覺得那個老師講課講得好不好?——就那(吧)。
8.這件衣服買得真好,既漂亮又便宜?!湍牵ò桑?。
“就那吧2”表達一般中性或弱否定的語用功能跟“還行”比較相似。孫利萍(2011)分析了“還行”表肯定、表敷衍和表否定的三類用法。并且用禮貌原則和交互主觀性理論對此三類語用功能進行了對比研究[2]130-131。我們認為“就那吧2”所表達的“敷衍、否定”程度要稍高于“還行”?!斑€行”可以用來表肯定,“就那吧2”不能表肯定。如例5和6是表弱否定義的。例7至8是表敷衍義的。
“就那吧2”傳達了言者不耐煩的、不想多做回答或解釋的情感態(tài)度,想用一句“就那吧”打發(fā)對方以結束話題。禮貌性及交互主觀性不及“還行”。Leech從語用學和人際修辭的角度提出了禮貌原則。即在交際中盡量避免或減輕一些交際行為給對方的面子帶來威脅?!斑€行”以其肯定的形式表達否定的意義,就會有效地維護了對方的面子。Sperber和Wilson(1986:158)提出的關聯(lián)原則:“每一個明示的交際行為都應設想為這個交際行為本身具備最佳的關聯(lián)性?!保?]93-107所謂最佳關聯(lián)就是聽話人在話語理解時付出最小的努力之后能獲得最大的信息量?!熬湍前?”用于評價或答語中,由于沒有明確的態(tài)度讓聽話者感覺沒有獲得想要的信息。如例6對方問考的怎么樣,回答的原型范疇應該是“好”或“不好”,“就那吧2”的原型性就不強,需要聽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陳忠在《信息語用學》從信息的角度,言語信息的功能可以分為認知功能、行為功能、情感功能、美學功能等?!扒楦泄δ苁侵溉藗冊谘哉Z交往中,從言語信息中流露出來的某種情緒(贊成、反感)和情感(喜愛、厭惡、憤怒)。”[4]38“就那吧3”的情感功能非常突出。它傳達了說話人主觀上強烈的消極否定的評價?!熬汀币刈x,讀音常常托長一點,以表現(xiàn)說話者“不屑”的態(tài)度。
9.讓我相信你呀,就那吧,我從來都不知道你哪句話是真的。
10.他?就那吧!叫他去我才不放心呢,沒一點責任心!
11.你就那吧,還沒說向你借錢呢,你就跟我哭窮了。
例9中,表達了言者對對方的“說話不真實、不靠譜”的消極評價。例10“就那吧”否定了讓他去的意見,是基于對“他沒一點責任心”的認識和評價。例11透露出了說話者“不耐煩甚至是諷刺”的語氣和態(tài)度。
“就那吧3”不具有結束話題的功能,其后常有小句解釋說話者的理由依據。是為說話人的這一主觀評價提供支撐。如例9,“我不相信你”是因為“我從來都不知道你哪句話是真的”。
從不含說話人對人或事主觀評價的“就那吧1”到表一般中性或弱否定的評價的“就那吧2”再到表強烈的主觀上消極否定評價的“就那吧3”,語用意義的主觀性是依次加強的。
“就那吧4”表建議也是河南方言中比較獨特的用法,多用于句子開頭表示建議、商量的語氣。先用它引起聽話人的注意,緩和了語氣,讓聽話人有思想的準備,又增強聽話人對具體內容的期待?!熬汀弊钟蒙{輕讀,“那”字重讀。
“就那吧4”這一格式在形式上已經固化,其基本詞匯義也漸趨虛化,其功能也更多的在語用層面。其動因就在于語言表達的“交互主觀性”。吳福祥(2004)“交互主觀性指的是說話人/作者用明確的語言形式表達對聽話人/讀者‘自我’的關注?!保?]22“就那吧4”就是通過把聽者的注意力和興趣點集中在他要講述的內容上來進行互動。如:
12.想做點小生意沒本錢?!湍前桑蹅z一人對兩千塊錢作本錢,到時候不管賺了還是賠了咱倆都均攤,你看咋樣兒?
13.你說你做的對,我說我做的對,就那吧,咱去找老師評評理吧。
14.你說俺倆誰勁大?——就那吧,你倆搬個手腕比比看。
例12是在給對方建議,也是在跟對方商量這件事,為了緩和語氣,給對方思想準備以及吸引對方注意就先用了“就那吧4”,句末又用“你看咋樣兒”進一步詢問對方的意見。充分地貫徹了交際過程中的禮貌原則。例14就對方的問題,提出來一個可行的比較方案,在句子開頭依然用了“就那吧4”,如果去掉,就是祈使的比較強硬的語氣,聽話人的心理就會感覺到壓力,禮貌性就不強了。
話語標記是一種逐漸失去其語義獨立性的話語,但是作為“標記”本身可能是一個詞,也可能是一個短語,它在使用和演變過程中已經凝固化了,承擔著一定的語用功能。鄭娟曼、張先亮總結的“話語標記”的基本特征:1.語音上具有可識別性,可以通過停頓、語氣詞等來識別;2.句法上具有獨立性,經常出現(xiàn)在句首,不與相鄰成分構成任何語法單位,刪除它們不會導致句子不合語法;3.語義上具有非真值條件性,即話語標記的有無不影響我們對句子的理解,但不排除它是理解句子的重要線索;4.功能上具有連接性[6]203。
“就那吧4”在語音上具有可識別性,常有標點將其與前后成分分隔開來,很獨立。結尾有語氣詞“吧”。在句法上也具有獨立性,從上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刪除它不會導致句子的不合語法。只是在語用上有細微的差別。在語義上,它的有無也不影響我們對句子的理解。如例14,“你倆搬個手腕比比看。”不用“就那吧4”來引進這一建議,聽話人也理解這是說話人所給的“比試誰的勁兒大”的建議。但有“就那吧4”其建議商量類的語義更加明顯。在功能上也具有連接性,是連接前一話題和后一話題的橋梁。如例13:“你說你做的對,我說我做的對”,這個爭執(zhí)難以解決,由“就那吧”來引出解決方案——“咱去找老師評評理吧。”據此,我們認為“就那吧4”已經虛化成一個話語標記。
“就那吧”以其簡短的形式負載著多種語用功能,贏得了商丘人的青睞。具體分析“就那吧”的語用意義對言語交際有著重要的意義。楊愛嬌(2005)“三音詞突破了漢民族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與審美傾向,形式上化嚴整為參差,變穩(wěn)定為錯落,更適合口語交際不拘一格,輕松活潑的言語風格,成為偶化音節(jié)造句潮流中的變奏?!保?]199這也是“就那吧”在商丘方言口語里高頻出現(xiàn)的語音上的優(yōu)勢。
[1]李慧敏.“算了”的話語功能及其生成機制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2012(3).
[2]孫利萍.應答語“還行“的運用[J].語言研究,2011(3)(下半月).
[3]何自然.關聯(lián)理論——認知語用學基礎[J]現(xiàn)代外語,1998(3).
[4]陳 忠.信息語用學[M].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5]吳福祥.近年來語法化研究的進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36(1).
[6]鄭娟曼,張先亮.“責怪”式話語標記“你看你”[J].世界漢語教學,2009,23(2).
[7]楊愛嬌.近代漢語三音詞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