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代
(河南城建學院 體育教學部,河南 平頂山 467036)
隨著高校體育教改進一步實施,高校體育課程也不斷順應時代引入新的課程,體育拓展運動為其注入了新生命力.目前,拓展運動已成為一種集室內外為一體的,讓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到達提升身體素質、拓展個人潛能、完善個人品質,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新興體育項目,并以其獨特的游戲性、趣味性,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成為一種深受學生喜愛的時尚運動.而高校現(xiàn)今也開展了各種豐富多彩的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或以體育俱樂部為基礎開展學生體育課外活動.高校拓展體育俱樂部的建立是以學生為主體,依據(jù)學生的興趣、意向和高校的現(xiàn)實條件,以俱樂部的形式進行拓展運動教學,進而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因此,高校建立體育拓展俱樂部,將拓展運動融入于大學體育俱樂部的良性循環(huán)系統(tǒng)之中,為實現(xiàn)體育教育現(xiàn)代化作貢獻.
體育拓展運動起源于英國,二戰(zhàn)時期,英國成立了海上生存訓練的學校,針對年輕海員進行訓練,培養(yǎng)他們的身體素質、韌性、事業(yè)心等方面.戰(zhàn)后,這種帶有獨特創(chuàng)意的訓練模式逐步被推廣開來,訓練內容由單純的體能訓練拓展到心理、人格、管理等多方面.體育拓展運動是指通過設置一些具有針對性強的課程,利用各種典型的場景和活動方式,讓團隊和個人經(jīng)過一系列的鍛煉,提升心理素質、激活人生態(tài)度、增強團隊意識的一種體驗式教學模式.體育拓展運動依據(jù)不同的標準可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按活動地點劃分為野外、產地、室內運動模式;按照運動目的劃分為破冰類、溝通類、團隊合作類項目;按照參與人數(shù)劃分為個人、雙人、集體模式;此外還可以按照風險程度、空間高度、活動內容等劃分.綜合多種因素,按照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身心特征,現(xiàn)有高校開展體育拓展運動主要有包括個人破冰項目和團隊合作項目.破冰訓練又被稱之為融冰訓練,是拓展運動的最基本項目,其主要目的是去打破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的障礙,如同打破厚厚的冰層一般.破冰類拓展運動是提高人們樂于交往的意識,有利于促使人們相互之間的學習,打破人與人之間的種種隔膜.高校的破冰類拓展運動常設有串名字、紅黃牌、梅花朵朵等基本項目.團隊類拓展運動相對于其他拓展運動極具操作性,其主要側重于集體的力量及隊員的合作,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難度系數(shù)較高,對隊員的挑戰(zhàn)也比較大,進而迫使他們要求團隊的支持,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高校常見的團隊類拓展項目主要有畢業(yè)墻、信任背摔、抱團打天下等.
體育拓展運動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式教學模式,其之所以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主要在于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的束縛,對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創(chuàng)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都具有其獨特的教育價值.拓展運動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挑戰(zhàn)極限、親身體驗、自我教育三方面.首先,拓展運動具有挑戰(zhàn)極限的特征.體育拓展運動能夠讓人克服極限的心理恐懼,使得每個人都能夠發(fā)揮自身體能和心理潛力,經(jīng)過一定難度的訓練,最大限度的完成任務.比如,體育拓展運動中的“空中斷橋”項目,要求學生從8 m高的一塊木板跳向另一塊木板,學生在這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要積極調整心態(tài),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勇敢地邁出第一步.體育拓展運動挑戰(zhàn)了人們的身體和心理的極限,從而使學生能夠突破自我、重新認識自我,培養(yǎng)人們自信心、果斷行事的能力,使得學生在面對任何困難和危機都能夠迎刃而解.第二,拓展運動具有親身體驗的特征.體育拓展運動不同于傳統(tǒng)運動最明顯的特征是“先行而后知”的全新的親身體驗教學模式,其通過學生親身體驗的過程來來挖掘自身潛能,不斷提升實踐能力的水平,逐步培養(yǎng)自身的體育精神,自覺地將體育作為一種實現(xiàn)幸福生活的途徑,自覺地把體育作為一種維持與提升自我調整能力的手段.第三,拓展運動具有自我教育的特征.體育拓展運動具有自我教育的特征,教師一般在課前會將項目標準等內容向學生講授清楚,而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不再進行指導,也不會參與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課后回顧和總結,教師一般也只是做簡短的評價,主要由學生自己來進行總結與反思.學生通過拓展運動將能夠更加了解自我,并能夠正確評價自我.
隨著素質教育、健康教育、人本教育理念被人們所倡導,各個高校體育課堂開始逐步引入新興的、時尚的體育運動,體育拓展運動借此契機被引入體育課堂,其以體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學科為載體,針對高校當前的教學條件和學生的身心特征,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強化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體育拓展運動引入高校并建立一套可行的教學模式對高校體育建設極具積極的影響力.
我國教育一直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校教育也將傳授學生知識放在首要位置,重視學生智力發(fā)展,而忽視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即使高校體育教學也帶有應試教育的影子,更側重于向學生講授體育運動技能,忽視了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隨著教育大力實施素質教育,高校體育課堂引入拓展運動并建立體育拓展俱樂部,是以提供學生的身心素質為核心,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體育拓展運動如空中檔桿、速降等活動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嚴峻的考驗,挑戰(zhàn)學生的極限,激活大學生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的精神,進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陶冶學生情操.因此,高校建立體育拓展俱樂部,以俱樂部的形式進行體育教學是實現(xiàn)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將體育拓展運動對人良好素質的培育正好可移植到我們大學欣欣向榮的大教育環(huán)境中,更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當代大學生的體育價值觀除了包含強身健體、促進德、智發(fā)展等內容,還將提交社會能力水平、培養(yǎng)競爭意識、樹立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等作為主導要求,而高校體育拓展俱樂部的建立恰恰符合當代大學生體育價值觀,其豐富多彩的拓展運動內容,靈活多樣的模式,并融合了趣味性與人文資源,成為了豐富大學生體育價值觀的良好載體.同時,當代大學生渴望接受新事物、新理念,高校體育俱樂部的建立,以其全新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講授為主的局面,帶給大學生一種全新的體驗.
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目標中包括心理目標和社會適應能力目標,這些目標與體育拓展運動的最終目標是相輔相成的,都是通過開展體育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高校建立體育拓展運動俱樂部的目標與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殊途同歸,體育拓展運動追求對人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也是高校體育教學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同時,高校體育教學正在積極探索新的“體驗”教學模式,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這些也正是拓展運動的指導理念,拓展運動通過富有思想性、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的新型項目,讓大學生親自經(jīng)歷一系列的考驗,使得大學生能夠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高校積極建立體育拓展俱樂部,不僅順應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趨勢,也符合當代大學生的體育價值觀,更深入地實踐了高校體育教學新理念.高校建立體育拓展俱樂部的建立要吸納社會拓展運動的精華,同時也要考慮到高校自身的情況和大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征,構建一套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案.
首先,高校在建立體育拓展俱樂部之前,要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拓展運動文化氛圍,產生其積極的推動效應.高校組織一些師生去拓展訓練公司接受拓展培訓,了解體育拓展培訓的流程.同時,高校也可以到一些已經(jīng)開展拓展運動的高校學習取經(jīng).高校還可以采用與拓展訓練公司合作的模式,讓拓展訓練公司在高校中試行一些簡易的拓展運動項目,讓大學生們了解拓展運動是一門很有意義的課程,在校園中掀起一陣“學拓展、話拓展”的熱潮.這種良好的宣傳,為今后建立拓展俱樂部奠定了基礎,提高了拓展俱樂部建立的動力.
高校建立體育拓展俱樂部,準備好場地和拓展運動設備是首要條件.拓展運動項目種類繁多,開發(fā)程度高低不同,設備和場地選擇也有所不同.高校要依據(jù)自身情況,盡量利用自有資源為拓展運動服務.比如,高校要開展一些簡單的溝通類和團體合作類拓展運動,其場地可以選擇在學校體育館內進行,并準備一些室內拓展運動設施.另外,學??梢栽趯W校的公園和操場上搭建運動場地,購置一些基本的體育拓展設備包括畢業(yè)墻、斷橋、生死電網(wǎng)、巨人梯等,水上項目可以利用校園內的天然河流或高校的游泳館作為場地.總之,建立體育拓展俱樂部基地要充分挖掘校內資源進行優(yōu)化組合,多樣化開展體育拓展運動.
高校建立體育拓展俱樂部需要專業(yè)的人才來針對高校學生的特點,指導大學生進行體育拓展運動,因此,優(yōu)良的師資在建立體育拓展俱樂部中起支柱作用.高校要積極鼓勵和組織認同拓展運動理念的教師到一些專業(yè)的拓展訓練公司進行培訓,讓體育教師了解和掌握拓展運動的項目內容、訓練流程和組織方法,能夠將社會拓展俱樂部的教學模式與高校體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為高校體育拓展俱樂部健康有序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
體育拓展俱樂部通常有三種模式,即社團協(xié)會型體育拓展俱樂部、綜合型體育育拓展俱樂部、聯(lián)姻式體育拓展俱樂部.高校建立體育拓展俱樂部應依據(jù)自身條件和開發(fā)體育拓展運動的梯次,將三種模式結合起來,建立“三位一體”的體育拓展俱樂部,采用社團協(xié)會型模式來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豐富學生的業(yè)余文化生活;采用綜合型模式將高校的體育教學、學生的課余體育活動與業(yè)余訓練結合起來,實現(xiàn)課內外一體化,促進學生積極學習和參與體育拓展運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拓展運動的意識;采用聯(lián)姻式模式為學生融入社會提供契機,將高校體育與社會培訓有機整合起來,實現(xiàn)資源共享,帶動全民體育拓展運動.
高校建立體育拓展俱樂部是十分必要的,其建立能夠為傳統(tǒng)體育教學做出相關補充,豐富了高校體育教學體系,更新了高校體育教學理念.同時,建立高校體育拓展俱樂部能夠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意識,增加學生體魄,為社會輸送更加優(yōu)秀的人才.
[1]胡仲秋,沈綱.高校體育教學引入拓展訓練模式的探討[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2004(3):111-113.
[2]于振峰,王晨宇.關于將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的理論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03):57-58.
[3]韓莎莎,樂玉忠.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俱樂部式教學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4):35-37.
[4]吳杰.體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的理論依據(jù)及教學模式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6,(27):88-89.
[5]顧長海.高校體育開設拓展訓練課程的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7(02):78-79.
[6]錢俊偉.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課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
[7]李忠俊.我國高校體育拓展訓練研究綜述[J].體育文化導刊,2008(7):102-103.
[8]韓莎莎.高校中體育拓展俱樂部的建立及其運作模式[J].湖北體育科技,2011(0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