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剛
(隴縣段家峽水電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 隴縣 721200)
改革開放以來,隴縣的水利建設事業(yè)在中央、省市的大力關心支持下蓬勃發(fā)展,先后投資數(shù)億元實施了蓄水、引水、提水、供水等一系列工程,促進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惠及了城鄉(xiāng)人民群眾。在工程項目的實施中,雖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但與此同時也顯現(xiàn)出了管理的漏洞與不足。現(xiàn)就隴縣農村供水工程建設運行管理工作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隴縣位于隴山東坂,千河之濱,渭北旱塬西端,總土地面積2418km2,轄12個鎮(zhèn)1個管委會、158個行政村,總人口26.52萬人,其中農村人口23.56萬人?!笆晃濉币詠?,隨著中央惠農政策不斷出臺,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問題,農村供水工程投資不斷加大。至“十一五”末累計完成工程建設總投資6335萬元,其中中省投資4820萬元,群眾自籌及投勞折資1515萬元,共解決隴縣農村13.16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隴縣農村供水工程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以建設解決自然村組為主的集中供水點式的人飲站,到目前建設以行政村、連村、跨鄉(xiāng)鎮(zhèn)進戶供水工程,單項工程投資從幾千元、幾萬元到目前幾十萬元乃至幾百萬元,工程投資規(guī)模不斷增加,工程質量、供水保證率、工程效益不斷提高。在農村先后實施的“甘露工程”、“人飲解困工程”、“以工代賑供水工程”、“扶貧開發(fā)供水工程”以及目前正在實施的“安全飲水工程”等多項工程,建成的供水站超過300處。由于年久失修、管網老化、滲漏阻塞、資金短缺難以維護,相當一部分供水站處于癱瘓或半癱瘓狀態(tài)。止目前,能正常運行的僅有135處,完好率不足45%。其中動力抽水站41處,跨村、跨鎮(zhèn)集中供水工程8處,其余為重力輸水供水。
(1)供水工程管理跟不上,收費不平衡。
據調查135處運行的供水工程中,目前有19處無人管理(均為重力輸水工程),運行出現(xiàn)問題后大多由村組出人出資修復,不計量不收費,用水相當浪費。已收水費的部分廠(站)賬目混亂,收支兩線不明確,不規(guī)范、不公開、不透明,沒有定期向村民公布水費收支情況等。
(2)村級供水站安全飲用水有償使用執(zhí)行差。
按要求實行了集中供水站(廠)的供水工程對用戶均要推行有償使用。隴縣135處供水工程中,由于供水工程運行成本高,水站(廠)自身難以按標準提取大修和折舊費,工程維護費難以籌措,且政府公共財政沒有列支維護費用,從而導致農村飲水安全供水工程維護費無處落實。現(xiàn)有的107處供水站雖采用了成本收費使用,卻并未收取工程維修費及折舊費,目前仍有28處村級供水站未收費。
(3)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情況較復雜。
據統(tǒng)計,135處鄉(xiāng)村供水站現(xiàn)有管理人員100余名,兼職管理人員多,年齡偏大,管理人員工資偏低(一般在300元/月~700元/月之間不等),沒有經過專業(yè)的崗位技術培訓,出現(xiàn)“五無”現(xiàn)象,即:無專門專業(yè)管理人員、無水質檢測、無相應規(guī)章制度、無日常維護保養(yǎng)(設備、管網、設施)、無按要求凈化、消毒等。其結果是無法保證供應合格水,無法保證為用水戶提供優(yōu)質、高效的服務。
(4)實行用水計量和收費的基礎條件不同。
從目前已用上安全飲用水的用戶來看:一是水費征收價格相對偏低,據調查目前抽水工程水費征收一般為1.2元/m3~1.5元/m3,自流工程水費征收為0.5元/m3~1.0元/m3。2007年前修建的,特別是自流供水工程,用戶基本上沒有安裝水表,收費只能按人頭收計;2007年以后修建的供水工程用戶基本上做到了一戶一表,可以計量收費。二是已安裝了水表的用戶由于各村收取的初裝費用不同,導致用水性質或收費價格的不同。三是供水運行成本的不同,自流供水的運行成本低,抽提供水的運行成本高,兩種供水方式的成本估算,抽提供水比自流供水成本要高一倍。四是村級供水站存在著低價水和福利水,產生了村與村之間、戶與戶之間的不公平,有的矛盾已經開始顯現(xiàn),特別是“吃福利水”的供水工程,已出現(xiàn)了工程無錢、無人管護、維修以至于停用,火燒寨上川村供水工程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2.5 安全飲用水達標足量供給存在隱患
一是水質問題。目前,農村安全飲用的源頭水,約30%左右取自于河道、溪流,水源水容易出現(xiàn)大腸菌群數(shù)超標。二是村級供水站消毒工藝簡單,管理員規(guī)范操作技術掌握差,加之少數(shù)管理員責任心不強,出產水不能完全保證達標。三是沒有應急水源供水方案。一旦缺水,容易造成季節(jié)性斷水。四是設計供水規(guī)模偏大,增加了良性運行成本。在工程建設之初,設計方案充分考慮了農村用水的長遠發(fā)展需求,因而設計供水規(guī)模較大,而實際上農村勞力外出務工多,用水的人群只有老人和留守兒童,用水量不足設計量的60%。使合格的產品水供不出去,造成固定資產投資浪費、設施閑置、設備低效率運行。折舊費及運行管理費高,勢必造成水價高,進一步造成農民不用或少用水,產品水出售率低,形成供水站運行的惡性循環(huán),最終將導致供水站無法維系正常運轉。
(1)提高認識,強化組織領導責任。
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是一項關系民生的公益性工程。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社會的進步,文明程度的提高,社會事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飲水工程。近幾年國家投入大量的財力和人力,實施農村供水工程,解決了群眾吃水困難,改善和提高了生活質量。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應進一步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建立和健全長效管理機制,落實各項運行管理措施。在經營上,實現(xiàn)有償供水、計量收費,獨立經營、自負盈虧。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嚴格考核和獎評制度,切實加強指導和引導,促進這項利國利民工作的順利開展。
(2)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體制。
農村飲水實行規(guī)范化統(tǒng)一管理,可以說是一項新型工作,必然會出現(xiàn)許多矛盾和問題。為了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建議成立農村供水管理總站,負責全縣村鎮(zhèn)供水工程的運行管理,并定期培訓村鎮(zhèn)工程管理人員;對于供水規(guī)模較大的鎮(zhèn)村級集中供水工程,設立供水站(廠),實行縣、鎮(zhèn)分級管理,管理人員在社會上招聘,工資和報酬在水費中列支,實行單站核算,自負盈虧;對明顯不具備市場化運作條件和推向市場沒有成功的供水站,以行政村為單位,建立管水協(xié)會,落實專職管理人員,專職人員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且身體素質好、責任意識強、服務態(tài)度優(yōu),經專業(yè)培訓持證上崗。專業(yè)技能培訓的組織及發(fā)證工作由縣水利部門負責,各行政村要與專職人員簽訂聘用合同,而且要在明確報酬的基礎上落實一定的安全保險。從而逐步建立和培養(yǎng)起一支相對穩(wěn)定又能適應崗位的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管理員隊伍。
(3)全面實行農村安全飲用水的有償使用。
農村供水工程國家投資大,實施線長面廣,若不實行統(tǒng)一管理、有償使用則勢必會出現(xiàn)只修不管、不能永續(xù)使用的現(xiàn)象。建議所有自流供水廠(站)全部實行收費,取消“福利水”,使農村安全飲用水在農村群眾中的使用實現(xiàn)公平、合理、一致性。各村飲用水價格,由縣物價局根據不同類別提供指導價,在此基礎上再由村委會通過民主程序確定各村水價,以鄉(xiāng)鎮(zhèn)為單位審核匯總,后報縣物價局、縣水利局備案。各村各戶要在自來水改造中及時安裝計量裝置,推行有償用水、以水養(yǎng)水,使農村自來水改造和管理步入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
(4)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yǎng)護基金制度。
在明晰工程產權、合理確定水價及水費收繳方式的基礎上,以縣為單位,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yǎng)護基金,用于解決工程的維修和更新改造,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能夠正常維護、安全運行、長惠民生。
農村供水工程的維修基金實行“專戶儲存、集中管理、專款專用”,歸口管理,分級負責。由縣村鎮(zhèn)供水工程管理總站設立專戶儲蓄賬戶,實行多交多補,不交自修的原則。主要用于水源、水廠、水池、管網及設備維修,戶內供水點工程維修費由用水戶承擔。各水廠要建立固定資產管理卡片和技術檔案,編制和執(zhí)行固定資產的維護檢修、更新改造、大修理計劃,維修基金不足部分由財政補貼,從而保證村鎮(zhèn)供水工程的正常維護與運行。
(5)加強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的綜合保護。
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的保護涉及社會方方面面:一是要對各村級供水站每年不少于2次的水質檢測(檢測費由各級財政負責補貼),并報告結果,要加強消毒技術的培訓和相關業(yè)務指導。二是要制定農村安全飲用水源保護規(guī)定,對所有行政村的水源地實行依法保護,樹立標志牌等。三是各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要建立健全相關規(guī)章制度,做好水源地周邊的環(huán)境保護工作,杜絕水源水養(yǎng)魚現(xiàn)象,限制民間的無序取水;對已造成水污染的廠礦企業(yè),必須責成其整改,并繳納一定的補償金用于污染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四是有關部門要從實際出發(fā),站在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的高度,積極主動地參與、配合,形成實施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建設和保護的合力。
(6)積極推行以市場化為主體的運作方式。
對于供水規(guī)模較大的村級供水站,采用拍賣經營權、產權和股份制經營的形式,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發(fā)展相適應市場化管理運作方式。
對已建成的固關、咸宜關等集中供水工程,本著精簡高效的原則,合理配置人力資源,以事設崗、以崗定人、持證上崗,保證在崗人員各負其責,各盡其能逐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時集中供水廠作為直接為用水戶服務的窗口,要不斷提高在崗人員的綜合素質,做到管理專業(yè)化、服務社會化、工作規(guī)范化,確保農村供水工程長期安全運行,廣大農民群眾長期飲用安全水。同時,樹立水市場開拓意識,在保證群眾生活用水的同時,利用自身的資源和設施優(yōu)勢,千方百計拓寬供水市場,向工礦企業(yè)、養(yǎng)殖業(yè)、服務業(yè)供水,一水多用,提高工程利用率,擴大供水效益。通過拓寬水市場,真正實現(xiàn)供水工程在生活上解困、經濟上致富的作用。
農村供水工程實施至今,農民對政府此項“民心工程”所取得的成果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同時對于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寄予新的希望:一是居住在隴縣北部山區(qū),偏、遠、散的老百姓仍然存在吃水難的問題,每天要行走數(shù)公里到溝底挑水、馱水吃,巴望著政府加大投入,早日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二是2007年前修建的的農村供水工程,相對設計標準低,建設質量不夠高,用戶無水表等,都面臨著提升與完善。三是“十一五”、“十二五”規(guī)劃只解決了農村供水問題,而沒有解決排水問題,有一些地方生活污水漫街流,臭氣熏天。因此,實行農村安全飲用水供排的全覆蓋成了農村群眾的共同愿望,是農村群眾共享品質生活的基本需求。解決遺留難點,進一步加大投入和擴改建力度,繼續(xù)開展農村安全飲用水的提升工作,成為今后工作新的著力點,確保全民共享,是實現(xiàn)農村安全飲用水建設的最終目標。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