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新峰,蘇 英,劉 凌
(皖北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當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陶行知先生不但沒有直接批評學生,而且還從學生身上找到了許多閃光點,不斷地鼓勵與贊賞。正是陶先生的賞識引發(fā)了學生的愧疚感,從而使學生認識并改正了錯誤。陶先生的這種教育形式開創(chuàng)了我國賞識教育的先河,也證明了賞識教育是成功的教育形式。賞識從本質上說就是激勵,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 ~30%,而當他受到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
賞識教育就是期望進步教育,當教師期望學生進步時,教師就會用期待的目光注視學生,在教師充滿期待的目光下,學生的一舉一動都像是進步的樣子,就像是“疑鄰盜斧”的道理一樣,只不過是先入為主而已。這時教師看到的多是學生的優(yōu)點,哪怕學生取得點滴成績,教師會及時地贊揚他,鼓勵他,會把學生的進步跟自己對學生的期望進步教育聯(lián)系在一起,會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成就感。在賞識學生,給學生帶來愉快心情的同時,教師的心情也是愉快的。否則,當教師對學生不抱有任何希望時,會認為自己的心血白白浪費了,隨之而來的是心情沮喪。同樣,學生的心情也很沮喪,而且會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這就是賞識教育的雙重影響,既可以對學生有積極的意義,促使學生奮發(fā)向上,促進心理健康發(fā)育,也可以對教師有積極的影響,使教師樂于教學,勤奮育人。
賞識教育可以改善師生關系,因為沒有人希望得到別人的否定與批評,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所說的那樣:“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遍L期堅持賞識教育的教師,深受學生的愛戴與擁護,師生關系融洽,學生給教師的評價高,課堂氛圍活躍,學習效率高,學生對目標的達成度高。不過,就像沒有一種靈丹妙藥能包治百病一樣,賞識教育也不能解決教育中的所有難題。但是,它解決了否定、責備、批評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因此,在高職院校應大力提倡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具有對象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不受場合與時間限制的特點。在賞識教育中,常見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誤區(qū):
認為賞識教育只適合年齡較小的學生,對于年齡較大的高職學生不適合進行賞識教育。賞識教育的確從幼兒期就已經開始了,很多人在幼年期都曾受到過父母、老師的贊許、賞識,正是這種賞識教育促進了心理健康發(fā)育,打下了賞識教育的烙印。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賞識教育中成長的人善于包容、賞識別人,在責備聲中長大的人善于批評別人,這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高職階段的學生年齡一般在十八九歲,處在青春發(fā)育期,這正是人生中對外界刺激最敏感的時期,他們十分注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高職學生很適合進行賞識教育。
認為賞識教育主要適合于父母對子女在家庭中進行,依托某些物質作為載體,如改善子女的衣食住行等,而對學生不適合,因為教師給予不了這些有形的東西。其實不然,賞識教育本身不受對象限制,賞識者與被賞識者沒有特定的長幼關系。父母賞識孩子就是對孩子的行為施加積極的影響。同樣的,老師賞識學生,也是對學生的行為施加積極的影響,而不是教師的行為是給予學生有形的東西,還是無形的東西。相反,隨著學生年齡增長,心理發(fā)育不斷成熟,語言的賞識遠遠勝過物質上的獎賞。
認為目前的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成績較差,刻苦學習者相對較少,違紀違規(guī)者較多,批評、處分都解決不了問題,更不能去賞識了,以免學生得寸進尺,有失教師尊嚴。持這種觀點的人多認為批評的力量是強大的,似乎教師只要板起面孔,敢于嚴厲批評學生,什么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學生違紀了,出了問題是因為老師管理不嚴,或不夠嚴厲,批評不力。熟不知,高職年齡階段的學生獨立意識很強,并且有很強的自尊心及反叛心理,過多的批評不僅毫無益處,而且會適得其反,更何況教師賞識的是學生的閃光點而不是學生的缺點,哪個學生身上沒有閃光點呢!
最為普遍的錯誤認識是,只有那些出類拔萃的好學生才應該得到教師的賞識。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好學生的確得到教師的賞識最多,這是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而那些所謂的差生似乎理所當然地應該受到責備與批評,他們往往與賞識無緣。其實,他們之所以成為現(xiàn)在的所謂差生,就是因為他們的父母與老師對他們的批評過多,賞識不夠,以至于造成這種結果。因此,最需要賞識的是他們,而不是那些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在我國,由于計劃生育是一項基本國策,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計劃生育工作,人口增長得到了有效控制,再加上大學連年擴招,高職生源總量將會繼續(xù)萎縮。由于生源總量不足,生源質量將很難保證。面對近年來招收的高職學生,不少教師自己往往一開始就抱怨學生的基礎薄弱,違紀現(xiàn)象常見等。久而久之,對這些學生不抱太大的希望,甚至對他們失去信心,認為花費再多的心血也難見成效,其結果是學生補考現(xiàn)象越來越多。熟不知學生基礎越差,進步的空間越大。因此,這些所謂的差生正是開展賞識教育的最佳對象。因為,這些學生經常被老師訓斥和責罵,失去了自愛、自信和自尊。責備與批評聲中長大的學生更加渴望教師的認可與鼓勵。教師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經過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使學生獲得進步,促使他們全面達標。故欲行賞識教育,教師必先對學生充滿信心,并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要有博大的胸懷去包容學生,不吝贊許。否則,賞識教育則無從談起。
[1]張愛軍,李會利.賞識教育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30(3):140.
[2]李艷.大學生賞識教育的思考[J].河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19(2):73~75.
[3]張路霞,孟祥輝.淺析賞識教育在教學中的運用[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2,10(2):142~143.
[4]陸江發(fā).淺談中職生的賞識教育[J].哲理,200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