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黎
(沈陽音樂學院 音樂教育系,遼寧 沈陽 110004)
鋼琴在我國的傳播與發(fā)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如今我國的鋼琴事業(yè)蓬勃發(fā)展,許多鋼琴演奏家高超的演奏水平得到世界肯定,在國際鋼琴大賽中獲得眾多獎項,社會各界學習鋼琴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面對這種鋼琴學習的需求,國內關于鋼琴教學的理論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缺少鋼琴教學法的學科體系,專業(yè)院校的鋼琴教師也只能靠自己的經(jīng)驗,一點一點地在教學過程中探索。這對鋼琴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影響,既浪費了時間,又消耗了學生和老師的精力。雖然多年來我國鋼琴演奏和鋼琴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們也撰寫了大量的鋼琴演奏和教學方面的文章,但目前還沒有建立起切合我國鋼琴教育實際的完整鋼琴教學法理論體系。
本文將通過對鋼琴教學法學科性質和構成的探討,探索鋼琴教學法的內在規(guī)律和方法,以便更好指導鋼琴教學實踐,提高現(xiàn)有鋼琴教師的教學水平。
鋼琴教學法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旨在研究鋼琴教學理論,揭示鋼琴教學的內在規(guī)律。從理論上來看,鋼琴教學法是研究鋼琴教學的一門科學[1]。它不僅指鋼琴演奏和教學,還包括了鋼琴演奏與教學的內在規(guī)律及與其他交叉學科的關系;鋼琴教學法主要是從演奏技術和音樂表現(xiàn)出發(fā),從長期的教學實踐入手,對鋼琴演奏一些基本理論的歸納和總結[2]。
(1)鋼琴教學法具有專門性。從研究范圍上看,鋼琴教學法研究范圍涉及一切和鋼琴有關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包括一切和鋼琴有關的教學活動。從研究對象上看,鋼琴教學法的研究對象由三部分構成:人(作曲家、鋼琴演奏家、鋼琴教師、鋼琴學生),琴(鍵盤樂器的發(fā)展、演奏方法),樂(音樂作品);從師資來源上看,我國鋼琴教學法專業(yè)主要設置在各地音樂學院的音樂教育系和普通大學音樂學院的研究生學習階段(個別學校除外),這就決定了師資培養(yǎng)的高度專業(yè)性和系統(tǒng)性;從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上看,主要是培養(yǎng)面向我國社會各個鋼琴水平和層次的鋼琴教育人才,他們是未來的鋼琴教師、鋼琴文化傳播者、鋼琴教育家,是我國鋼琴事業(yè)發(fā)展的主力和關鍵;從研究內容上看,主要由鋼琴演奏(實踐)、鋼琴教學(實踐)、鋼琴理論研究(理論)三部分組成。
(2)鋼琴教學法具有綜合性。從教師的角度來講,要求鋼琴教師具備技能的多樣性和理論知識的廣闊性。要求教師除了具備一定的鋼琴演奏技術和水平,還要有合理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和運用教育心理學知識指導教學活動;理論知識的廣闊性主要指在教學內容上對鋼琴作品的熟悉性、對演奏風格和處理的把握、演奏技巧和方法的多樣性、相關交叉學科理論在教學中的運用。
(3)鋼琴教學法具有交叉性。要求研究者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入手,從實踐上看,作為該專業(yè)的研究者和教師,除了掌握一定程度的鋼琴演奏技能,還要探究演奏技術形成的內在規(guī)律、演奏者的生理條件和心理特征;從理論上講,除了鋼琴專業(yè)理論,還要對聲學、運動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哲學、美學、文學等交叉學科有所了解,才能更深入地指導教學,所以說鋼琴教學法具有交叉性學科性質。
(4)鋼琴教學法的概括性體現(xiàn)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性。要求教師能夠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進行有條理的、有邏輯的、系統(tǒng)性的教學,并且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能夠運用自身的知識積累指出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和有效化。鋼琴教學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鋼琴教學法的概括性特征。
從學科內部結構的角度探討鋼琴教學法,其學科構成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鋼琴教學法的基礎性學科構成和鋼琴教學法的交叉性學科構成。
鋼琴教學法學科的基礎性在于這一學科是鋼琴教育與教學領域,一切從事與專業(yè)相關研究的研究者和教師所必須掌握的學科。鋼琴教學法的基礎性學科構成包括鋼琴演奏與教學實踐和鋼琴藝術理論兩個方面:
(1)鋼琴演奏與教學實踐。鋼琴演奏是鋼琴教師的基礎技能,也是教師鋼琴教學水平的重要體現(xiàn)。鋼琴教師的演奏水平和專業(yè)技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演奏水平。鋼琴演奏技能是鋼琴教學的根本。
在鋼琴演奏中,經(jīng)常會提到“技術”和“音樂”兩個詞,好的鋼琴教學應該做到技術與音樂并重,也就是在教鋼琴演奏技術的同時,要對音樂進行講解,使學生的手指功夫和音樂思維在鋼琴演奏中得到統(tǒng)一發(fā)展,發(fā)揮學生最大的潛力。
①鋼琴演奏技術的訓練。鋼琴演奏技術是鋼琴演奏者為了達到表現(xiàn)音樂的目的所使用的一切手段[3]。鋼琴教學演奏技巧的訓練主要包括三方面:身體各部位技術訓練,演奏方法的訓練,鋼琴演奏方法及觸鍵方法訓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指導學生用合理的技術手段去表現(xiàn)音樂,根據(jù)不同的鋼琴作品進行相關技術的拓展訓練。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豐富藝術修養(yǎng),運用演奏技術的合理原則指導教學活動。
②鋼琴教學法的掌握。鋼琴教學是一種專門的學問[4]。鋼琴教學法的主要目標是:指導學生學習鋼琴的技巧、音樂理論等知識;提高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鼓勵學生自覺學習,并獲得理想的鋼琴演奏水平;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鋼琴人才[5]。
常用的鋼琴教學方法包括講解法、研討法、示范法和實踐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為了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找到適合學生個體發(fā)展的教學方法,也可以將多種教學法結合使用,形成自己別具一格的教學風格。
(2)鋼琴藝術理論。鋼琴教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圍繞著鋼琴這一樂器展開的教與學的活動。鋼琴教學不僅要掌握鋼琴演奏技術和鋼琴教學手段,還要對鋼琴藝術理論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這樣才能使鋼琴教學內容更加全面、講解更加透徹。鋼琴藝術理論的教學可從以下幾門課程入手:
①鋼琴藝術史。鋼琴藝術史即鋼琴藝術發(fā)展的歷史,學習鋼琴藝術史對于全面理解和演奏西方鋼琴音樂是非常必要的。西方鋼琴藝術的發(fā)展是由人、琴和樂三方面構成,這三者既有獨自的演進過程,又在歷史的發(fā)展中形成了相輔相成、交匯融合的密切關系。而不同時期樂器的演進與發(fā)展直接影響了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和演奏家的演奏風格,這就導致不同演奏技巧和方法的產(chǎn)生。學習鋼琴藝術史,能夠更加清楚西方鋼琴音樂各個時期的美學特征,理解各個時期鋼琴作品不同的演奏技術和音樂處理的方法。從藝術史中尋找鋼琴文化的根源,會讓我們更加明確鋼琴音樂史的發(fā)展線索,從根本上學透西方的鋼琴文化。
②鋼琴文獻研究。鋼琴文獻是鋼琴學習者的必修課。它的主要內容是對鋼琴藝術史上各個時期作曲家的鋼琴作品進行具體的講解,鋼琴文獻可以說是對鋼琴藝術史課程的一個的補充。對鋼琴文獻的學習,能夠有效避免在鋼琴教學中“對作品知之甚少”的尷尬狀態(tài);能夠有效改善在鋼琴教學中僅憑經(jīng)驗去講解或憑感覺去摸索的現(xiàn)象;能夠充分了解每一位鋼琴史上重要的作曲家和他們的創(chuàng)作背景、特征;能夠擴大鋼琴曲目量的積累,實現(xiàn)對未彈過的鋼琴作品進行初步的掌握;有助于正確的理解和詮釋鋼琴作品,從根本上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③鋼琴教學理論。鋼琴教學理論學習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和實用,其中探討的問題在鋼琴教學中會經(jīng)常遇到,可以作為實際鋼琴教學的理論依據(jù)和指導,給予教師明確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幫助教師更快找到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
鋼琴教學理論包含的內容主要有:不同鋼琴作品體裁的教學和訓練方法(練習曲的教學、復調作品的教學、大型鋼琴作品的教學、中國鋼琴作品的教學)、鋼琴演奏與教學中的誤區(qū)和解決方法(鋼琴彈奏方法的誤區(qū)、鋼琴訓練的誤區(qū))、鋼琴教學中教材的選擇、鋼琴教學計劃的制定、鋼琴教學的基本方法、鋼琴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不同類型人群的教學(啟蒙鋼琴教學、兒童鋼琴教學、專業(yè)鋼琴教學、成人鋼琴教學、老年人鋼琴教學、特殊人群鋼琴教學)、鋼琴聲學基本原理、鋼琴教學中常見的問題(速度、節(jié)奏、裝飾音、踏板、讀譜、背譜)、鋼琴作品的指導與處理、鋼琴演奏心理探究、鋼琴教學評價。
鋼琴教學法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科學。它不僅關涉鋼琴教學法本身,還涉及到與鋼琴實踐活動相關的許多交叉性學科。
與鋼琴教學法相關的交叉性學科非常廣泛,主要學科有:哲學、美學、除音樂之外的其他藝術(文學、戲劇、繪畫、詩歌、建筑、雕塑)、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方法論、運動學(運動心理學、運動醫(yī)學)、音樂聲學、生理學、思維學、邏輯學。
這些學科看似與鋼琴教學法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實際上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和支持了鋼琴教學法這一學科。比如,鋼琴的觸鍵問題和聲音發(fā)出所產(chǎn)生的音色問題,離不開鋼琴聲音產(chǎn)生的物理學知識,而我們要懂得鋼琴內部結構的發(fā)音裝置原理,才能從本質上探尋不同觸鍵方式產(chǎn)生的音色,通過對音色的聆聽與辨別來選擇合適的觸鍵方式;在音樂廳或演奏廳里舉行鋼琴獨奏會之前,要尋找一個合適鋼琴擺放的最佳聲音傳播位置,使鋼琴發(fā)出的樂音更能引起共鳴、聲音更加通透,這就需要耳朵的聽辨和懂得一些音樂聲學的基本常識;在處理不同時期作曲家及其鋼琴作品時,應該掌握特定時期的音樂特點、音樂文化和音樂美學特征;鋼琴教師應該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用辯證法去看待鋼琴演奏與教學中問題的矛盾性、兩面性與特殊性;在鋼琴教學中,如能夠運用心理學去解釋學生鋼琴演奏中的心理特征、客觀的分析演奏前的緊張狀態(tài),有助于在教學中找到正確的方法,有效的緩解演奏過程中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鋼琴演奏中的技術(如八度、雙音、大跳、和弦等彈奏法)從身體動作上來講,離不開運動學的支持,所以了解與鋼琴演奏有關的運動學的科學規(guī)律,有助于從根本上認識鋼琴演奏技術的合理性原則,提高鋼琴教學水平。
鋼琴教學法的探索是一個長期、廣泛、深入的研究過程,交叉性學科研究對于鋼琴教學研究者來說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鋼琴教學法是一門具有綜合性又相對獨立的學科,鋼琴教學法的學科性質要求鋼琴教育及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要明確學科性質和結構,做到實踐和理論并重,在提高其學科基礎性水平的同時,關注相關交叉學科的研究,不斷探索鋼琴教學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1] 應詩真.鋼琴教學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1.
[2] 樊禾心.鋼琴教學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1-4.
[3] 張佳林.鋼琴演奏與伴奏技巧[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1.
[4] 黃大崗.周廣仁鋼琴教學藝術[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7:181.
[5] 梁劍英.鋼琴教學問與答[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