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郝莉,朱韻譞
(華東理工大學 外語學院,上海 200000)
弗蘭克.R.斯塔頓((Frank·R.Stockton)美國著名的幽默故事作家。他曾發(fā)表過許多優(yōu)秀的小說,例如《雷克斯太太與阿雷申太太的流亡記》、《松鼠客?!?、《船長歷險記》以及《克理夫太太的游艇》,然而他最讓人不能忘懷的還是他1882年在世紀雜志上發(fā)表的短篇小說《美女,還是老虎?》(The Lady or the Tiger)。在這篇小說里聰明的弗蘭克留給大家一個開放式的結尾,到死也沒有告訴讀者故事的結局,以至于故事到現在還那么吸引人,讓人不斷地揣摩作者的意圖猜測其結尾。
《美女,還是老虎?》自出版后也有一些學者對此進行研究,傅芳[1]在《解析 The Lady, or the Tiger結局》里分析描述了多種結局的可能性,而劉建梅[2]則探討了弗蘭克.R.斯塔頓敘事效果。鮮有人從父權制理論的角度來探討這篇小說。結合弗蘭克的這篇小說,本文將對《美女,還是老虎?》中的父權制進行研究。
父權制(男權制)表示一種男性占據統(tǒng)治地位的兩性不平等的制度。這是一個系統(tǒng)的、結構化的、不公正的男性統(tǒng)治女性的制度。父權制包括這樣一些制度(如政策、實踐、地位、機構、角色和期望)和行為,它們?yōu)槟行允谟杼貦啵ㄝ^高的身份、價值和特權)。這些制度和行為構成了性別主義的概念框架,后者反過來維護前者,將前者合理化。男權制的核心是對男性特權和權力的維護和將其合理化[3],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以男性為中心的權力。從廣義上講,父權制是一種用來解釋女性從屬內容的概念,它包括了一系列的社會、家庭秩序和系統(tǒng)[4]。
男性中心主義是父權文化的本質特征。隨著父權文化的影響,西方心理學家尊重傳統(tǒng)科學方法論的自然科學觀,追求被男性認同的客觀性和價值中立,忽視和扭曲女性經驗,反映了心理學的偏見。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父權制被界定為女人不如男人的系統(tǒng)機制。盡管父權制是來自男性的主導地位,其內涵已經擴展到所有不公平的社會制度。
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背景本身都是在一個自以為民主其實還沒有開化的國王統(tǒng)治的父權社會。小說里的這個國家的統(tǒng)治者、權力者是國王,他野蠻和殘忍地對待別人。有一天,他建造了一個公審場——競技場,用來審判犯人。作為審判的一部分,在犯人被帶到競技場,準備審判的那一天,人們會聚集在這個競技場里,看著這個可憐的人被這樣對待。在競技場里,有兩個完全相同和并排的門。他可以隨意打開任意一扇門。如果他打開一扇門,出現了一只饑餓的老虎,他將被認為有罪,并且作為對他罪行的懲罰,老虎會立即撲向他并把他撕成碎片。但是,如果犯人打開另一扇門,從這扇門后面走出來的是一個美女,他會被認為是無辜的,這個美女會和他馬上結婚,以作為他是無辜的回報。這就是國王維護正義的方法,其公正性看上去似乎無懈可擊。
很明顯,在這個以男性權力主導的社會——父權社會,國王的權力就是一切。他有權決定用什么樣的方式審判一個人,用什么樣的方法維護正義,他是這個法庭的法官和主宰者。
(1)公主情人的父權。
在這部小說中也有一些其他的父權導致悲劇的例子。公主的情人是國王權力的犧牲品,因為他和公主相愛,所以他必須去競技場面對可怕的選擇。表面上他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但是他全然不知下一刻自己的命運是慘死還是與他人成婚。他的意愿其實已經被國王的權利強奸了,他無權選擇審判的方式、無權為自己做無罪辯護。如果他選擇了后面有老虎的門,老虎將把他撕成碎片;如果打開的是專門為其挑選的美女的門,那么,為了慶賀被告獲得“清白”,即使被告已有家室或已選定結婚對象,他也得立刻和這女子成婚。因為國王不容許自己這個“偉大的”賞善懲惡方式受到任何阻礙,不允許他的權威受到挑戰(zhàn)。雖然她是貌若天仙的美女,但他真心相愛的人是公主,在他無權選擇自己的生死之時,更加無權選擇跟誰結婚。跟自己不愛的人結婚,他是不會覺得快樂的。
(2)公主的父權。
公主也是父親權威的受害者。第一在社會群體里她是一個女性,在父權制的社會里女性是沒有地位的。第二在家里父權文化的體現就是以父親為首的家長制。她雖然貴為公主,但并不快樂,因為她不能按照自己意愿選擇嫁給一個她愛的人,在這樣一個父權社會的家庭里女性是完全沒有地位沒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命運,即使貴為公主也不能捍衛(wèi)自己婚姻自由的權利。對父權制除了服從還是服從。對于婚姻,她是完全沒有選擇權的。公主愛上平民百姓,卻遭到國王——父權制度的權力者和也是家庭父權制度權利者的粗暴干涉,把年輕人關在監(jiān)獄里,完全忽視公主的感覺,被剝奪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權利,父權決定了女性的命運,可見公主也是父權制的悲劇產物。
(3)門后美女的父權。
至于故事的配角,等待在門后面的美女,同樣是父權制影響的受害者,她站在門的后面完全被忽視了。當她站在門的后面,等待著公主情人的選擇和擔心自己的未來時她有著什么感受?無人知曉。她的生活甚至比公主和年輕人更糟,至少他們可以做一個選擇,而她所能做的只是站在那里等待。因為如果年輕人打開了她的門,她就必須嫁給這個陌生人,不管他長得丑陋還是英俊,不管他是風燭殘年還是風華正茂,不管他是否已有家室,因為國王不容許自己這個“偉大的”賞善懲惡方式受到任何質疑和妨礙。而如果年輕人打開了關有老虎的大門,她就得等待下一次的被選擇,至于下一次什么時候到來,誰來做她丈夫,一無所知。
(4)老虎和觀眾的父權。
小說中一些其他角色如老虎、觀眾也受到了父權制的強烈影響。如前所說父權制的核心是對男性特權和權力的維護和將其合理化[5]。表面上看如果犯人選擇了老虎,那它則是最大的受益者,可以飽餐一頓,但是在此之前,它沒有權利選擇何時進食,吃多少,它受盡虐待,必須餓上好幾天,才能在犯人選擇了關它的這扇門之后立即撲向他,把他撕咬個粉碎,作為對其罪行的懲罰,從而維護了這個父權制國家的所謂正義。
至于坐在觀眾席上的民眾,他們同樣也成了父權制是犧牲品。當審判日到來時,王國里的老百姓,從四面八方紛紛聚集在競技場里的,塞滿了公審場的里里外外。他們對于這種審判制度的公正性沒有任何發(fā)言權,他們所能做的只是當犯人打開了關有老虎的門,大家則垂頭傷心,緩步而歸,為這么一個帥氣小伙或那么一位可敬長者如此慘死而悲痛萬分;反之,觀眾則歡呼雀躍,為被告和美女舉行婚禮。對于這樣殘酷的審判,他們只能旁觀,對于審判的結果,他們也只能被動地接受。
《美女,還是老虎?》一書中所有角色命運悲劇的根源都在于這個以父權制為統(tǒng)治者的社會。在父權制的社會環(huán)境中,不僅女性的行為被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嚴格束縛,她們的真實想法和感受被忽視,她們的本色被偏見所掩蓋,最終難逃淪為社會犧牲品的悲劇命運,男性同樣也難逃此命運。公主,美女她們沒有話語權,只有被迫接受命運的安排。公主的情人,老虎以及觀眾雖然他們并非是女性,但是我們知道父權制是來自男性的主導地位,其內涵已經擴展到所有不公平的社會制度。所以在這國王統(tǒng)治的君主制的父權社會里,他們同樣也只能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1] 傅芳.解析 The Lady or the Tiger結局[J].大眾文藝,2011,(11):92.
[2] 劉建梅.小故事中的大世界——《美女,還是老虎?》的敘事效果[J].名作欣賞,2008,(18).
[3] 李銀河.女性主義[M].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5.
[4] [5]白路,杜芳琴.一個觀察世界的新視角——女性主義男權制理論在中國的傳播與運用[J].江西社會科學,2009,(4):17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