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雪芳
(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兒科 浙江杭州 310009)
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綜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簡稱SSSS)系由凝固酶陽性的第II噬菌體金黃色葡萄球菌(尤其是71型)引起的一種嚴重皮膚病,以全身泛發(fā)型紅斑、松弛型大庖、大片表皮剝脫及皮膚觸痛為特征,是有潛在生命危險但又可以治愈的主要發(fā)生于新生兒和嬰幼兒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1]?,F(xiàn)將本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所收治的30例SSSS總結分析如下:
1.一般資料:30例患兒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20d ~7歲,其中新生兒2例,1月 ~1歲5例,1~3歲14例,4~7歲9例。有上呼吸道感染史10例,余20例無明顯誘因。30例均住院治療,病愈出院。
2.臨床表現(xiàn):30例均有不同程度發(fā)熱,僅5例體溫高于39℃,熱程3-6天。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兩型:①全身型21例。發(fā)病后有不同程度的煩躁、哭鬧、食欲減退、睡眠差、神萎、無力等全身癥狀。初始皮疹為紅斑,始于面部,尤其是在口周、眼周及頸部,局部皮膚潮紅,迅速向周圍擴展,2~3d內迅速蔓延全身,全身皮膚發(fā)紅,在紅斑基底上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水皰,觸痛明顯,皰壁薄、松弛易破,尼氏征陽性,表皮極易剝脫,露出鮮紅色濕潤面,頗似燙傷樣。經(jīng)頭孢曲松鈉(羅氏芬)靜滴治療2~3天后熱退,5~7天后無全身不適,隨著水皰干涸結痂,糜爛處愈合伴有明顯糠狀脫屑。除皮疹外15例有眼結膜充血。②頓挫型9例。僅有紅斑,皮膚觸痛,尼氏征陽性,沒有水皰及大皰。頭孢曲松鈉(羅氏芬)靜滴治療2~3天后皮膚脫屑,自面部擴散至全身,7~9天痊愈。30例患兒口周均可見放射狀軼裂,均沒有明顯內臟損害。
3.實驗性檢查:30例中有25例血WBC升高(10.0~25.2)×109/L,30例中僅5例咽拭子培養(yǎng)金黃色葡萄球菌陽性,2例血培養(yǎng)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大皰內液體培養(yǎng)均陰性。30例患兒肝腎功能均正常。
4.診斷及治療:診斷基本明確:根據(jù)患兒起病急驟,皮膚廣泛性紅斑,松弛性大皰,表皮剝脫,尼氏征陽性,多發(fā)生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以及特征性的口周放射狀皸裂等特點可以診斷[2]。30例中有20例發(fā)病3天后來我院,之前曾在其他醫(yī)院就診,予以青霉素或者二代頭孢靜滴治療,效果不佳,病情繼續(xù)發(fā)展,來我院后予以羅氏芬靜滴治療2~3天病情明顯好轉,5天左右病愈出院。10例發(fā)病1~2天來我院,早期診斷,早期予以羅氏芬靜滴治療,2~3天內病情仍有進展,3天后病情開始好轉,7~9天病愈出院。另外予以對癥治療:發(fā)熱時給予退熱藥口服;加強營養(yǎng),有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者及時糾正;在合理保暖的前提下盡可能暴露皮損處,預防皮膚感染;保持病室清潔衛(wèi)生,患兒的衣服、床單每天換洗,煮沸消毒。30例患兒均未用激素。
30例患兒均予以羅氏芬靜滴抗感染治療,其中20例患兒用藥3~5天病愈出院,余10例6~9天病愈出院。
金黃色葡萄球菌樣皮膚燙傷樣綜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簡稱SSSS)曾稱新生兒剝脫樣皮炎(Dermatitis Exfoliativa Neonatorum)、金黃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癥(Staphylococcal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本病主要是由凝固酶陽性的噬菌體I組71型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種嚴重皮膚感染,該型葡萄球菌可產(chǎn)生表皮松懈毒素A和B[2-3],造成皮膚損害。現(xiàn)又發(fā)現(xiàn)Ⅰ組或Ⅲ組某些葡萄球菌也可產(chǎn)生表皮松解毒素。試驗證明表皮松解毒素主要由腎臟排出。嬰、幼兒排泄很緩慢,此毒素在血清中含量增高而引起皮膚損害和剝脫[2,4]。新生兒膿皰病某些臨床表現(xiàn)與本病類似,有人認為可能是同病異型。但新生兒膿皰病以膿皰為主,不形成全身紅皮癥,尼氏征陰性,無表皮松解,常于出生半月內發(fā)病。SSSS頓挫型須與猩紅熱鑒別,SSSS有皮膚觸痛,無楊梅舌及腭部粘膜疹。上世紀認為SSSS有自愈傾向,只需對癥處理,對是否應用抗生素有爭議。但2l世紀認為SSSS有潛在的生命危險[1],故應早期使用足量抗生素,以清除存在體內的金葡菌感染灶,終止細菌毒素產(chǎn)生。臨床上常用新青II,二代或三代頭孢。本組30例均用羅氏芬(頭孢曲松鈉)靜滴抗感染,見效快,預后好,30例均痊愈。治療結束1個月后門診隨訪,均無復發(fā),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對于局部皮損未給予藥物治療,只是加強護理,預防局部感染。文獻主張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4],本組30例均未使用激素治療,均獲痊愈。
1 Harper J,Oranje A,Prose N.Text book of pediatric dermatology[M].1sted.Oxford:Black well,Science Ltd,2000:376 -377.
2 羅漢超,陳德宇.使用皮膚性病學手冊[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87
3 趙辨,張振楷,倪容之,等.臨床皮膚病學[M].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2001:338.
4 樊翌明,吳志華.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2002,28(1):2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