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碧 郎麗華 王宏
寧夏中寧縣人民醫(yī)院 751200
臨床資料: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30例患兒中,男18例,女12例;最大的5歲零3個月,最小的1歲零6個月;T 36℃ -37.2℃ 24 例,T 37.3℃ -38.9℃ 5 例,T 39℃以上1 例;患口腔皰疹的30例,四肢及臀部有皮疹的19例;全部病例均符合手足口病的臨床診斷標準[1]。
治療方法:手足口病目前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以對癥治療為主。一般患兒多采用利巴韋林或阿昔洛韋靜滴,合并細菌感染給予抗生素治療??谇话捳钐幫馔烤S生素B2粉劑,皮膚損害多用爐甘石洗劑和阿昔洛韋軟膏外用。
護理方法:①消毒隔離:首先應將患兒及時隔離?;純河眠^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用500mg/L健之素徹底消毒。每日可用紫外線進行空氣消毒。確保病房清潔,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定期開窗通風。聽診器聽診后放入熏箱消毒。②觀察病情變化:由于手足口病多發(fā)生于嬰幼兒和兒童。護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耐心、細致地觀察患兒的病情,注意患兒生命體征的變化??谇粷兊某潭取⑵ふ钕饲闆r及有無并發(fā)癥發(fā)生等,認真及時的做好病情記錄,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③皮疹的護理:患兒衣物、被褥要清潔,衣著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床鋪平整干燥。剪短患兒指甲。臀部有皮疹的患兒,及時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的清潔干燥。皰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抗菌素軟膏。④口腔護理:患兒因口腔潰瘍而拒食、流涎、哭鬧,要保持患兒口腔清潔,以減輕疼痛。每次餐后用溫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患兒,可用棉簽蘸溫開水輕輕的清潔口腔,以減輕疼痛。⑤發(fā)熱的護理: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度熱,可讓患兒多飲水。體溫超過38.5℃,可頭部冷敷、枕冰袋,溫水擦浴等物理降溫措施。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應少量多餐。⑥心理護理:接診護士在做好防護的同時,加強對患兒及家屬的關懷與溝通,指導就醫(yī)流程。鼓勵家長積極配合,增強戰(zhàn)勝手足口病的信心。⑦健康教育:指導家長做好嬰幼兒衛(wèi)生保健,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际肿憧诓『?周內勿送患兒到幼兒園或公共場所游玩。
經醫(yī)護人員的治療,細心的護理及加強預防控制措施。無1例患兒死亡,無院內交叉感染發(fā)生,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
手足口病的病原體為腸道柯薩奇病毒A16。近年來經研究證明,引發(fā)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9、10 型,B 組的 2、5 型,以及腸道病毒 71 型均為手足口病較常見的病原體,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最為常見。傳染性較強,主要感染嬰幼兒,并延及年長兒,還可伴發(fā)無菌性腹膜炎、腦炎及病毒性肌炎、肺出血、肺水腫等嚴重并發(fā)癥,嚴重者可引起死亡。盡管近年來發(fā)病有增多的趨勢,但如無并發(fā)癥,一般預后良好,多在1個月內痊愈。一旦確診,首先將患兒及時隔離,避免和周圍人群接觸,保護易感人群。若體溫超過38.5℃的每4小時測體溫1次,同時密切觀察患兒的面色、脈博、呼吸、有無驚厥先兆。皮疹患兒應剪短指甲,對煩躁不安的患兒應包裹雙手,以防抓破皮疹造成感染??谇话捳畹幕純簯3挚谇磺鍧?,預防口腔感染,用生理鹽水漱口,以增進患兒食欲。應嚴密細致地觀察患兒病情變化,發(fā)現(xiàn)患兒有高熱、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哭鬧不安或嗜睡應立即報告醫(yī)生,可降低手足口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治愈率,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途徑。我院30例手足口病患兒療程4-7天均治愈出院,無并發(fā)癥發(fā)生值得借鑒。
1 國家衛(wèi)生部.腸道病毒(Ev71)感染診斷指南[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