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鑫
武警新疆邊防總隊醫(yī)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6
子宮肌瘤主要表現(xiàn)為異常子宮出血和壓迫癥狀,異常子宮出血如月經(jīng)紊亂、經(jīng)量增多、繼發(fā)貧血是女性就診的主要原因,也是子宮切除的主要指征。半數(shù)以上的患者在子宮切除術后出現(xiàn)頭痛、乏力、潮熱、夜尿增多、張力性尿失禁和性欲減退等癥狀,絕經(jīng)前切除子宮者及時保留卵巢,也常引起更年期綜合征、冠心病及骨質疏松癥的提早出現(xiàn),這些癥狀統(tǒng)稱為“子宮切除術后綜合征”(posthysterectomy syndrome)[1]。
子宮肌瘤的發(fā)病機理:子宮平滑肌瘤是衍生自單個子宮肌層細胞的單克隆性增殖,發(fā)病機理最初可能歸因于染色體畸變和(或)特殊基因作用的結果[2],細胞遺傳學研究提供的證據(jù)表明,在平滑肌瘤細胞單一無性系平滑肌細胞的增殖,雖然起初的活動特征不清楚,但是卵巢類固醇激素在平滑肌瘤的生長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子宮肌瘤在婦女生育期生長而在絕經(jīng)后消退,而且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拮抗劑(GnRHa)治療后抑制了卵巢激素生成,導致了平滑肌瘤體積的減小,在GnRHa治療中止后平滑肌瘤體積恢復,這些發(fā)現(xiàn)認為肌瘤生長依賴于卵巢性激素。孕激素和孕激素受體在子宮肌瘤的生長中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孕激素可能刺激了平滑肌瘤的有絲分裂活性和增值,服用安宮黃體酮組較為用藥組增加了平滑肌瘤的有絲分裂活性,在用GnRHa加上孕激素來處理子宮肌瘤時,其子宮肌瘤縮小的發(fā)生頻率和縮小程度遠不如單用GnRHa更為有效,這就說明了孕激素與子宮肌瘤之間的關系。孕激素可增加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達,在月經(jīng)周期的分泌期Bcl-2表達最高,Bcl-2在肌瘤組織較正常子宮肌層表達高,孕激素還上調了Ki-67抗原的表達,其在肌瘤組織表達高于正常子宮肌層,平滑肌瘤細胞包含了免疫反應的表皮生長因子(EGF),在有雌激素無孕激素時,EGF基因表達并不增高;雌激素和孕激素同時存在時,EGF基因表達則增加,說明孕激素在調控子宮肌瘤EGF基因表達方面起了主要作用。此外孕激素通過下調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I的表達對平滑肌瘤的生長和存活還產(chǎn)生抑制作用。肌瘤生長的調節(jié)因素極其復雜,目前對孕激素如何促進子宮肌瘤組織生長尚不完全肯定。
孕激素受體(PR)人類孕激素受體PR由934個氨基酸組成,有A和B兩種亞型,以往的研究證實子宮肌瘤及周圍正常組織中的PR以A型為主,PR亞型PR-A和PR-B濃度在肌瘤組織高于鄰近的子宮肌層組織,肌瘤中PRmRNA及PR蛋白表達水平均高于正常肌組織,另外GnRHa下調了PR、PR-A and PR-B在平滑肌瘤的表達,從而縮小了子宮肌瘤的體積。同時PR表達增加與肌瘤組織中有絲分裂抗原Ki-67水平呈顯著正相關。
米非司酮的作用機理: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體水平抗孕酮藥物,它主要作用于孕酮受體,與孕酮競爭受體達到阻斷孕酮作用的目的,米非司酮使用后使孕激素水平下降,米非司酮與PR的親和力是孕酮的5倍,可優(yōu)先占據(jù)PR,對孕酮起競爭性抑制作用。此外米非司酮又通過非競爭性抗雌激素作用,破壞了下丘腦-垂體-靶嫻軸,促使子宮肌瘤退縮,并誘發(fā)閉經(jīng)。米非司酮進入人體后,在細胞色素P450酶3A4的催化下,發(fā)生去甲基化和羥基化作用,并最終代謝為單去甲基化物、雙去甲基化物及羥基化物,以上3種主要代謝產(chǎn)物對人孕酮體和糖皮質醇受體均有較大的親和力。
米非司酮對子宮肌瘤細胞凋亡的影響細胞凋亡的發(fā)生是部分由于抗凋亡基因(bcl-2)與凋亡誘導基因(bax)間的比率決定。Bax基因是一種與bcl-2同源的相關蛋白質,具有對抗bcl-2生物活性,促進細胞凋亡的作用。Bcl-2與bax形成細胞凋亡的正負調控,兩者間比率決定細胞是否走向凋亡。服米非司酮后子宮肌瘤細胞凋亡指數(shù)顯著升高,bax基因表達明顯上升,激活了bax基因,誘導瘤細胞凋亡,從而起到消減瘤體的作用。
子宮肌瘤為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用米非司酮治療可以使子宮肌瘤體積縮小,減少子宮血流,具有明顯的臨床療效,用藥后絕大多數(shù)病人當月就停經(jīng),使出血止住(停藥后后,一般在6周內恢復月經(jīng)),患巨大子宮肌瘤伴嚴重貧血者,手術前用此藥使肌瘤縮小,易于子宮手術切除,減少術中出血,但停藥后復發(fā)問題和基于安全前提下的合適劑量與療程有待研究解決。
1 Darlene C,Recker,Patricia M,Perry.Postsurgical pain syndromes:Chronic pain after hysterectomy and cesarean section[J].Techniques in Regional Anesthesia & Pain Management,2011,15(3):133-139.
2 吳潔麗.米非司酮在子宮肌瘤中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分冊),2008,27(3):189-192.